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经穴体表温度反应月经来潮及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08:41

  本文选题:相关经穴 切入点:体表温度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正常月经来潮时和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发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观察正常女大学生和原发性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以及月经结束后第3天3个时间点足三阴经原穴、郄穴、交会穴、非相关经穴以及非经非穴穴位温度变化,以同名穴位温差作为结局指标,旨在探索胞宫相关经脉经穴体表温度反应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在河北中医学院(杏苑校区)进行,受试者均为在校女大学生,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招募痛经受试者(痛经组)和正常受试者(正常组)各90例。测试仪器选用经络穴位动态特性(温度)体表监测系统,所选探测穴位为与胞宫相关的足三阴经经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和郄穴、足三阴经交会穴以及非特定穴);非相关经脉经穴(足少阳胆经悬钟穴);非经非穴(指与悬钟、三阴交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在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之间)。两组各受试者均在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进行穴位温度探测,且每位受试者3次探测的时辰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探测时要求受试者平卧,平卧15min后安静状态下测量其体温,每穴探测30min,同时记录室温、湿度和大气压。以同名穴位温差作为本研究的结局指标。结果:1基线资料穴位体表温度探测时,比较正常组和痛经组的年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测量时体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Table1)2穴位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分析2.1正常组经穴体表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分析经穴温差与室内温度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以及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室内温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穴温差与室内湿度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室内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穴温差与室外温度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室外温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穴温差与室外湿度度相关性:月经来潮第1天中都穴温差与室外湿度低度相关(r=-0.360,P=0.00);月经结束后第3天太白穴温差与室外湿度低度相关(r=-0.306,P=0.00)。经穴温差与大气压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大气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2.2痛经组经穴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分析经穴温差与室内温度相关性:月经结束后第3天太白穴温差与室内温度低度相关(r=0.338,P=0.00)。经穴温差与室内湿度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室内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穴温差与室外温度相关性:月经来潮第1天血海穴穴温差与室外温度低度相关(r=0.357,P=0.00);月经结束后第3天血海穴温差与室外温度低度相关(r=0.386,P=0.00)。经穴温差与室外湿度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三天各经穴温差与室内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经穴温差与大气压相关性: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与大气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3经穴温差比较结果3.1正常组和痛经组各经穴温差比较:月经来潮前,正常组和痛经组经穴温差比较地机穴(P=0.03)、血海穴(P=0.05)、悬钟穴(P=0.04)存在显著性差异,余穴均无差异;月经来潮第1天两组各穴位温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月经结束后第3天两组各穴位温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3.2正常组各经穴温差在月经前、经期第1天、经后第3天比较:正常组月经来潮前和月经来潮第1天经穴温差比较太溪穴(P=0.04)存在显著性差异,余穴两时点比较均无差异;正常组月经来潮前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正常组月经来潮第1天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经穴温差比较三阴交穴(P=0.04)存在显著性差异,余穴两时点比较均无差异。3.3痛经组各经穴温差在月经前、经期第1天、经后第3天比较:痛经组月经来潮前和月经来潮第1天各经穴温差比较均无差异;痛经组月经来潮前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经穴温差比较水泉穴(P=0.03)、太冲穴(P=0.00)存在显著性差异,余穴两时点比较均无差异;痛经组月经来潮第1天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经穴温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推测从经穴体表温度来看特异性反应正常女性月经来潮时的穴位是太溪穴、三阴交穴。2推测从经穴体表温度来看特异性反应原发性痛经月经来潮前的穴位是地机穴、血海穴、悬钟穴。3推测从经穴体表温度来看特异性反应原发性痛经患者发病时的穴位是水泉穴、太冲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海霞,王采文,岑幻仙,周俊;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1年01期

2 王光辉,李兰玉,赵立平,孟祥水,展广勇,于新艳,何太清,聂兆伟;便携式微电脑痛经防治仪治疗原发性痛经86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10期

3 张琴,万朝霞;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4 耿庆娥;针、罐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5 朱兰英;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2年08期

6 林时田;鹿茴汤治疗原发性痛经[J];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7 刘宪鸣;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34例[J];福建中医药;2003年01期

8 苏洁;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治疗[J];光明中医;2003年05期

9 孙萍,刘晨光;综合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9期

10 程勇鹏,丁树栋;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15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祁;佘延芬;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朱江;;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调查[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莫愁;;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11例疗效观察[A];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维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6例[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娜;;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病理及护理对策的探讨[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5 苏程果;周友龙;;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宓伟毅;;二乌蠲痛饮治疗原发性痛经54例临床观察[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7 李春蓉;;多元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玉祁;佘延芬;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苑鸿雯;朱江;;基于女大学生问卷调查的中重度原发性痛经中医病因病机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王荣国;;针刀结合骨盆矫正治疗原发性痛经3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0 王鹭霞;仇华;吴小云;吴m㈡,

本文编号:1600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00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