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浅谈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发布时间:2018-03-30 20:33

  本文选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切入点:病因病机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全身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破坏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根据绝经后妇女"多虚多瘀"的特点,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脾虚、肝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减少骨量丢失,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钙吸收,并改善疼痛症状,在防治PMOP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将根据PMOP肾虚、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总结临床常用单味中药(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骨碎补等)及中药复方(仙灵骨葆胶囊、六味地黄丸、骨疏康颗粒、骨灵丸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PMOP防治率。
[Abstract]: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 is a common disea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haracterized by the reduction of bone mass, the destruction of bon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declin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more deficiency and more blood stas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iders the disease as th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kidney deficiency, spleen deficiency, liver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turbid.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sex hormone like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bone loss, increase bone density, promote calcium absorption, and improve pain symptoms. It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MOP.According to the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s of kidney deficiency, spleen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of PMOP,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psoralen, Epimedium, Cuscuta, BMD, etc.) and its compound (Xianling Gubao capsule, Liuwei Dihuang Pill, Gushukang granule).The mechanism of anti-osteoporosis and its clinical efficacy are expected to guide the clinical formulation of individualized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ate of PMOP.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730)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强省专项资金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分类号】:R271.1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龄;略谈中药复方的特色[J];重庆医药;1986年02期

2 周锡鹏;;论中药复方药理与“证”的辨证统一观[J];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03期

3 贾波;;日本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1993年01期

4 李英松,初军,何宏,庞小平;中药复方在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学报;2000年01期

5 许建阳,王海燕,崔佳,邱德文;关于中药复方现代化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2年01期

6 李大可;王伟芹;;中药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机制研究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2008年06期

7 刘星元;;中药的发展方向[J];兰州医学院学报;1964年01期

8 黄正良 ,崔祝梅;关于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初步思索[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9 李钟英;日本在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方面的进展[J];北京中医;1987年01期

10 刘树民;;论中药复方药理与“证”的辩证统一观[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爱琴;廖品正;段俊国;郑燕林;;中药复方优糖明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抗氧化作用[A];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全国第六次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张存钧;周萍;蒋振明;徐国缨;孙瑾;蒋勇;;中药复方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疗效[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荆鲁;王阶;衷敬柏;王永炎;马丽红;;中药复方拆方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黎明;朱丽青;;中药复方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药理学研究[A];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王鲁文;宋仕玲;张全荣;陈国忠;童仕伦;杨丽华;龚作炯;;中药复方“金三莪”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金燕;华茜;;中药复方通络救脑治疗老年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7 王耀光;黄文政;;疏利少阳法及中药复方肾疏宁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疗效评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8年

8 吴维海;刘清池;武大勇;冯新旺;牛景月;夏素萍;;中药再生方治疗治疗低危MDS疗效观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潇;高天舒;周喜玉;曲金桥;徐佳;;中药复方对碘致NOD.H-2h4小鼠甲状腺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周喜玉;高天舒;杨潇;曲金桥;徐佳;;富碘中药复方与碘过量对碘缺乏NOD.H-2h4小鼠甲状腺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慧芬 通讯员 汪敏;中药复方治白血病获重大突破[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梅;中药现代化要尊重中药本性[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柴玉 通讯员 汪敏;用中药复方原理设计联合治疗方案的成功范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巩婷;中药现代化从自身质量做起[N];健康报;2011年

5 陈科茂;对中药特色的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临床中药教研室常章富;预防“非典”如何使用中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岱翰;中药抗肿瘤研究评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张德英 陈振山 王培芝;中药科研要植根于临床实践[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吴俊青;药理和化学结合 研究中药复方[N];科技日报;2006年

10 王小平;中药复方降压好[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美纯;中药单体与中药复方抑制前列腺癌生长与转移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家平;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和人牙周膜细胞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杨宇峰;中药复方益糖康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胡耀昌;前胡等八味中药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蔡三郎;中药复方对SHR血管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治未病效应[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证素和中药分布规律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燕利;中药复方对TAO患者RFs中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唐权亚;中药复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和肾小球电荷屏障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张敏;中药复方结合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允;中药复方对人眼球后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李莉;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对肾阳虚大鼠听力下降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陈务华;中药复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8 杨国旺;中药固本消瘤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杨海俊;中药复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吴百灵;中药复方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687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87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