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湿热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0 21:02

  本文选题:湿热体质 切入点:表达谱测序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湿热体质是否存在表达量或种类相异于其他体质类型的基因,从微观水平了解湿热质的本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王琦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在健康人群中收集湿热质人和平和质人各8例,空腹抽血,利用表达谱测序技术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的湿热相关基因并初步分析其主要功能路径。结果:共筛选得湿热相关的显著性差异基因共27个,5条富集的信号通路。它们主要与免疫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T1DM、AITD、SLE,肿瘤,类固醇、叶酸代谢,编码结合蛋白与核小体结构蛋白,细胞外基质裂解等相关。结论:湿热质人群的基因表达特点主要体现在免疫防御机能较强,物质代谢紊乱等。因此它对某些自身免疫性及代谢性疾病可能存在患病倾向,也与炎症相关性疾病如肾病等的全程及预后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对湿热偏颇体质及早调摄对于疾病预防显得极其重要。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are genes in damp-heat constitution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hysique types, and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amp-hea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sease at microcosmic level.Methods: according to Wang Qi's classification and criterion of 9 kinds of TCM constitution, 8 healthy people with moisture and heat and 8 healthy people were collected, and blood was drawn on an empty stomach.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damp-heat related genes were screened by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their main functional pathways were preliminarily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27 significan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screened and 5 enriched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obtained.They are mainly related to immune defense,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T1DMN AITD SLEs, tumors, steroids, folate metabolism, coding binding proteins and nucleosome structural proteins, extracellular matrix cleavage, and so on.Conclu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 expression in hygrothermic popul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immune defense function and disorder of substance metabolism.Therefore, it may have a tendency to fall ill with some autoimmu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whole course and prognosis of inflammatory 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nephropathy.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s to adjust early to damp and heat biased physique.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
【基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2015KT1644)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资助项目(YN2014WB08)
【分类号】:R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朱燕;陈云山;谢文娇;蔡新伦;王庆淑;;302例昆明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研究;2016年01期

2 吴小秋;罗玉韵;徐进华;丁萍;王丹;;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及与胰岛素抵抗、分泌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陈锦芳;徐韶连;;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结肠黏膜病理免疫特点研究[J];光明中医;2011年10期

4 李妮矫;王君;姚树坤;;湿热证与肝脏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5 闫镛;朱璞;张芳;顾娟娟;陈永强;苏惠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指标关系的分析[J];中医学报;2010年06期

6 谭愈昱;林健;黄干;唐炜立;Saikiran K Sedimbi;Carani B Sanjeevi;周智广;;湖南汉族1型糖尿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基因多态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7 窦梅;马爱国;;胰岛素抵抗主要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年03期

8 阮丹杰;王伟;;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04期

9 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的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5期

10 桑艳梅,颜纯,朱逞,倪桂臣;HLA-DRB1和DQ基因与I型糖尿病遗传易感相关性的联合研究(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俊祥;甲功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及相关指标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韩文坛;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凌志;龙峥嵘;;Cys-C、hs-CRP和Hcy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7年12期

2 郑利星;;加减乌梅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年23期

3 卢海阔;;加味藿朴夏苓汤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年12期

4 王元雪;陈泽涛;;Ⅲ-Ⅴ期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及变化特点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年11期

5 孙悦;刘燕;;参芪降糖颗粒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年12期

6 沈艳;唐红;周端;;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年10期

7 黄强;王文锐;谈健飞;陈康;叶淑菁;钱婷娴;李先东;徐文浩;张宇岚;;2型糖尿病不同脑卒中风险患者中医体质学观察[J];浙江医学教育;2017年05期

8 黄秀芳;陶彦谷;张茹兰;黄启辉;;黄连解毒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年05期

9 周珊珊;卢晓君;冯流畅;张海林;郑小丰;范焕坚;韦芳宁;;湿热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9期

10 王尊;何书励;李振水;贾凯;宋新;段云卉;许英霞;郝春满;刘思彤;;综合营养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苏娟;丹参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痰湿体质临床疗效的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杨丽爽;基于文献和临床的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证候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徐晓白;FT3、FT4正常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体质及与相关指标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杨惠;孕早期中医体质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周珊珊;湿热体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代艳;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中医体质干预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调理效果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7 黄伟彬(ANTHONY WONG WEI BING);马来西亚巴生谷华裔2型糖尿病病人中医体质特点初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王佳恒;参芎通脉颗粒对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朱旭;厥阴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相关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慧如;A型行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吕茜倩;刘纳文;;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及体质类型调查[J];山西中医;2015年01期

2 向先玉;冉颖卓;;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和中医临床证型调查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年12期

3 朱亮;田春雨;林清;赵舒;杨晓溪;;唐山市2型糖尿病人群中医体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年08期

4 陈吉全;郭延东;朱永强;何阳;;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J];中医学报;2014年03期

5 周东海;王小强;王海燕;李红英;马友合;李明;柳红芳;王欣琦;;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10期

6 范梦男;;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杨世琴;张钟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痰湿论治的机理初探[J];河南中医;2008年02期

8 井源;韩婷;吴静;董砚虎;;瘦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与机制[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年05期

9 曹黎;马静;;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年05期

10 王琦;王睿林;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鑫;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体质及证候调查[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温凤萍;~(131)I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宫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张美伦;立足肝脾肾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汤双齐;何希俊;张灵芝;;湿热质亚健康人群膳食因素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年09期

2 纪晓栋;吴伟;刘诗怡;;湿热质与岭南地区冠心病防治关系之浅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3 黑雪琴;杨倩;王苏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湿热质患者的干预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年06期

4 钟江;李艳艳;梁金雨;岳天天;;面部针刺联合壮药面膜治疗青春期湿热质痤疮的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宏;郝晋东;;湿热质痤疮人群防治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鲁明源;;湿热质冠心病的临床特点[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魏宇佳;男性:多痰湿体质 女性:易气郁气哰[N];沈阳日报;2010年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琦;分清体质好养生(下)[N];家庭医生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海荣;广州地区痰湿质、湿热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刘颖;中药调体配合痤疮方治疗湿热质痤疮的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徐洋;三仁汤治疗血脂异常病前状态(湿热质)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王丹;针刺结合刮痧治疗湿热质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冯流畅;湿热质CKD1期与ICAM-1基因多态性和血清sICAM-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87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87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