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药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骨代谢标志物 切入点:骨质疏松症 出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代谢异常,骨微结构破坏,导致脆性骨折危险性增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骨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有着深刻的认识,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其发病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的作用举足轻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可反映人体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辨识、证候的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近些年来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Osteoporosis is a chronic systemic bo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normal bone metabolism, destruction of bone microstructure and increased risk of brittle fractur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uman health.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osteoporosis. Osteoporosi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bone impotence" and "bone arthralg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s incidence is mostly based on kidney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is the standard, and Chinese medicine is preventing it.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are biochemical products of bone metabolism or related hormones that can be detected from blood and urine, which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human bone metabolism, and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assist in th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metabolic bone disease.At present,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CM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syndrome diagnosis and drug efficacy evaluation of osteoporosi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bone metabolic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QN2016-02、JJ2015-57)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东;尹志伟;王君利;白振明;赵秀红;;老年人运动与骨质疏松症的分析[J];中医药学报;1992年02期
2 张国中;中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症28例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4年04期
3 黄枫,庄洪;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近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黄生;;骨质疏松症[J];健康生活;2006年03期
5 刘西远;;好药膳调节骨质疏松[J];药物与人;2008年04期
6 费震宇,王文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J];现代康复;2001年08期
7 张春玲,王小云,沈碧琼;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经验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3期
8 朱飞鹏;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9 葛宁海,黄桂成;骨质疏松研究的新思路新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10 黄崇博;现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小娟;戴红;;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恩;;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特色和优势[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滨;;论脊椎骨质疏松症[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聂英坤;张凤山;李英楠;于慧敏;;防治骨质疏松症中钙剂的合理应用[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丽;张荣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丽;张荣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方水林;;骨质疏松的中医药防治[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8 张世宏;洪文格;;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9 赵永康;;推拿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10 卢金镶;;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进展[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霍冉;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功效受关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教授 罗先正;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N];光明日报;2006年
3 受访专家 黄石市中心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吴超群 本报记者 刘克雄;骨质疏松离你有多远[N];黄石日报;2006年
4 王红强;怎样早期发现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蒋锐;骨质疏松瞄准老年群体[N];科技日报;2006年
6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李恩;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展望[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忠厚;你了解骨质疏松有多少?[N];云南科技报;2006年
8 指导专家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田维君 记者 朱丽;骨质疏松症 中医治疗“更轻松”[N];医药导报;2006年
9 祝文利;阿法迪三:与骨质疏松的较量[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周 颖;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波;基于数据挖掘的倪康裕老师治疗创伤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罗朵生;调肝启枢化浊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代谢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曹顺海;骨康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骨转换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白秀美;单味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苏俊声;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乔荣勤;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邵敏;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李爽;运动加中药骨康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柴生構;冯新送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总结及补肾健脾活血思想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文财;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及OP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哲;论血瘀是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及病理产物[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吕萌;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旭云;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研究益气温经法代表方强骨饮对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孙峰;益气温经方对去势模鼠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刘岐;肾疏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杨新军;维汉民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低维生素D3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7 曾国勇;Bcl-2、Bak与骨质疏松症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袁彬彬;从线粒体特征上探讨肾虚型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炎相关性[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刘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特点分析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10 韩嵩;六磨汤加减干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23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72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