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白塞氏病同病异治的临床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9 03:02

  本文选题:白塞氏病 + 通腑行气 ; 参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1期


【摘要】:通过三则白塞氏病的临床验案,阐述了在白塞氏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张仲景甘草泻心汤清热祛湿解毒之常法,临床中辨证当灵活变通。湿热郁滞、口疮反复者不可一味清热解毒,要重视疏肝和通腑的作用,通过通腑泄浊畅气机之法以祛肝脾湿热,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并能防苦寒直折伤阴;兼见皮损红斑者,以活血化瘀通络之法贯穿治疗始终,并根据血滞程度深浅,合理选用和血行血、活血散瘀以及破血逐瘀之药;疾病后期阴伤或久服激素药物者重滋养肝肾之阴,通过潜纳妄动之相火以正本清源,异病同治,临证贵在变通。
[Abstract]:Through three clinical cases of Behcet's disease, it is expounded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tick to the usual method of clearing away heat and removing dampness and detoxification by Zhang Zhongjing Glycyrrhiza Xiexin decoct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Behcet's disease, an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hould be flexible in clinical practice.Damp-heat stagnation, repeated aphtha should not blindly clear heat and detoxif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soothing the liver and unblocking the Fu organs, through the method of eliminating liver and spleen dampness and heat, and can prevent the bitter cold from breaking directly into the Yin, and also to see the erythema of the skin lesions, the purpose of removing dampness and spleen dampness and heat from the liver and spleen, and preventing the bitter cold from breaking directly into the yin.The method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unblocking collaterals was used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blood stagnation, the drugs of blood circulation, blood circulation, blood circulation and break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were reasonably selected. In the latter stage of the disease, the yin of liver and kidney was renourished by those who were injured in yin or took hormone drugs for a long time.Through the potential to accept the phase of fire to clean up the source, the sam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 temporary syndrome is flexible.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CM2014GD1011)-胡荫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承研究
【分类号】:R249;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春,郑金菊,张桂荣;白塞氏病的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0年07期

2 金学仁,朱杨彪;樗葵饮治疗白塞氏病36例[J];河南中医;2000年02期

3 武强,刘兆成,李文柱,冯德宏,杨希亮;肠白塞氏病误诊为阑尾炎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06期

4 胡启梅;内服外洗治疗白塞氏病2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11期

5 ;白塞氏病极少出现严重肾脏病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8期

6 常敏;儿童白塞氏病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6期

7 宗刚军;张浩;赵仙先;秦永文;;白塞氏病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例[J];中国微循环;2008年01期

8 郑奎海;;扶弱抑亢汤治疗白塞氏病3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年05期

9 胡珊珊;于娟;;脑白塞氏病案[J];中国针灸;2010年10期

10 张海芝;;16例女性患者白塞氏病的治疗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珊珊;耿引循;;新砭石疗法治疗白塞氏病1例报告[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2 韦婷;张振玲;陈秀珍;熊华;;白塞氏病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曾莉莉;郝小波;;各种类型白塞氏病的临床研究[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4 梅珏;陈士方;;白塞氏病14例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安小燕;;一例白塞氏病患者的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陆莉莉;蒋巍;王思思;高文凯;;浅谈白塞氏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高珊;陶娟;涂亚庭;;2463例白塞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尚秀兰;邵沛;张德春;张明;;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白塞氏病6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潘艳丽;张立亭;;张鸣鹤教授治疗白塞氏病的经验介绍[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詹宇坚;王慧娟;刘聪慧;;应用三焦理论指导白塞氏病的辨证论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程德;皮损不是白塞氏病的重点[N];健康报;2007年

2 王振岭 杨叁平 李宗海;特色疗法为白塞氏病患者带来希望[N];健康报;2008年

3 王振岭 杨叁平 李宗海;内外并举施治为白塞氏病患者带来希望[N];健康报;2007年

4 王振岭邋李宗海;内外治并举治疗白塞氏病[N];健康报;2008年

5 湖南省人民医院 罗建兰;白塞氏病的家庭保健[N];大众卫生报;2002年

6 李兵 宁习源;治愈白塞氏病术式创新[N];健康报;2004年

7 秦长林;什么是白塞氏病[N];工人日报;2002年

8 ;溃疡常发 白塞氏病蛰伏[N];保健时报;2005年

9 于彬;症状混杂的白塞氏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10 王振岭 杨三平;内外治并举惠及三千例白塞氏病患者[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志刚;心脏白塞氏病的外科治疗[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马汗·托克达尔汗;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型白塞氏病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的荟萃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侯学敏;自拟狐惑方治疗白塞氏病(脾虚血瘀、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3 张丽军;ERAP1基因多态性与白塞氏病遗传易感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4 赵文甲;甘草泻心汤治疗湿热蕴脾型白塞氏病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范新华;118例白塞氏病的回顾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6 张记君;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就诊的白塞氏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聪慧;白塞氏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1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771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