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李小娟教授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18-04-28 21:17

  本文选题: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 + 络病理论 ; 参考:《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对李小娟教授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探究其学术思想、论治方法及常用方药,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材料与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导师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结果:1.李小娟教授提出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与络病病程、临床表现、病理机制相符,神经、微血管与络脉相似,证实了应用中医络病理论诊治本病的可行性。2.李小娟教授认为,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为水湿、痰浊、瘀血、湿热、寒凝阻滞络脉。病机关键为络虚不荣和络脉阻滞。3.治疗上,李小娟教授倡导务必保证血糖控制达标,以“络以通为用”为总的原则,在益气、养阴、温阳、利湿、清热、化瘀、祛痰、散寒的基础上,均适当佐以草木制品、藤类、虫类之品通络治疗。结论:李师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指导价值,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Professor Li Xiaojuan'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from collateral disease, explore its academic thought, treatment methods and common prescriptions, and provide new methods and ideas for TCM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by studying with teachers, collecting typical cases,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analyzing and arranging the data,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utor in treating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was summarized. The result is 1: 1. Professor Li Xiaojuan proposed that the cour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collateral disease were consistent, and the nerve, microvessel and collaterals were similar, which confirm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CM collateral disease theory to treat this disease. Professor Li Xiaojuan believes that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is th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essence, deficiency of yin,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of yang, and standard of water dampness, phlegm turbidity, blood stasis, dampness and heat, cold and coagulation to block the collaterals. The key of pathogenesis is deficiency of collaterals and block of collaterals. 3. In the treatment, Professor Li Xiaojuan advocated that we must ensure that blood sugar control should be up to standard, and that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collaterals and channels for use" should be the general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benefiting qi, nourishing yin, warming yang, promoting dampness, clearing heat, removing blood stasis, dispelling phlegm, and dissipating cold, all of them should be properly accompanied by plant products. Rattan, insect products Tongluo treatment. Conclusion: Li Shicong is a uniqu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R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红梅;麻疼丸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2000年11期

2 徐琪;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J];临床中老年保健医学;2001年01期

3 徐琪;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1年09期

4 孙霞,邓艳琳,刘春玲;654-2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J];中国厂矿医学;2001年04期

5 刘宝云;糖尿病神经病变62例临床分析[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年03期

6 蒋琳,刘超;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1期

7 潘志红;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年08期

8 相爱霞,陈成华,董砚虎;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6期

9 蒋雯巍,蒋雨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神经病变[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Boulton A.J.M;;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卫;;糖尿病神经病变[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2 孙素娟;申竹芳;陈跃腾;谢明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孙明友;汪吉凤;孙志东;李显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全国第六次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孙明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万寿君;赵卫东;;糖尿病神经病变性恶病质[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钟历勇;;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袁群;史国珍;吴石白;梁乙安;刘德辉;;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任跃忠;;糖尿病神经病变[A];2008年浙江省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赵志刚;;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新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王红波;;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五类药能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N];大众卫生报;2008年

2 上海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张敏 主任医师;浅谈糖尿病神经病变[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3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王建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对因+对症[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王建华;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惹的祸[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山东 副主任医师 王建华;形形色色的糖尿病神经病变[N];家庭医生报;2003年

6 白江;糖尿病神经病变选何药[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许晓华;汗脚少穿懒汉鞋[N];健康时报;2007年

8 上海市第六医院;糖尿病神经病变[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石竹晚;按四穴治糖尿病神经病变[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10 白桦 许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天华;Notch1与TLR4信号通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2 苏丹;李小娟教授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李辉;听觉神经系统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性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石莹莹;参葛酚酮胶囊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贾敏;PubMed数据库中糖尿病神经病变文献计量学分析(1990-2009)[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张丽;TNF-α、IL-6与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春风;探讨简易神经筛查方法和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炎症因子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风险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佳;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Priyadarshini Yonzon;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风险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张正刚;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6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16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