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本文选题:高血压 + 痰湿壅盛证 ; 参考:《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15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28条代谢通路。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10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代谢通路,分别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磷酸戊糖途径、维生素B6代谢、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半乳糖代谢、维生素C代谢、淀粉与蔗糖的代谢。结论:高血压痰湿壅盛证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病理机制涉及到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代谢及其代谢通路。本研究从分子水平阐述了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发病机制,并为其寻找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及药物作用靶点有一定启示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and biological pathway of metabolites in hypertensives with phlegm and dampness. Methods: a study on plasma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s with phlegm-dampness syndrome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databases of Zhiwang, Wanfang, Weipu and Embase. The metabolites included in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The signal pathway was analyzed by KEGG, the metabolites were annotated, the related enzymes or transporters and their related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HMDB.The metPA network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pathway of metabolites. Results: a total of 6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15 metabolites were involved in 28 metabolic pathways. Ten metabolic pathways with P < 0.05 were selected as metabolic pathways in hypertensives with phlegm-dampness accumulation syndrome, which were glycolysis and glycolytic effect, such as D-glutamine and D-glutamic acid metabolism, valine metabolism. Biosynthesis of leucine and isoleucin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vitamin B6 metabolism, alanine metabolism, valine, 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 galactose metabolism, vitamin C metabolism,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 Conclusion: th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hypertensives with phlegm-dampness syndrome showed that it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was related to the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 fat, amino acid, vitamin and other substances and its metabolic pathway. In this study,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ves with phlegm-dampness syndrome was expound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th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and drug action targets were found to be enlightening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phlegm-dampness syndrome.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35)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12-55)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桂教人[2013]16号)
【分类号】:R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德坤;郑景辉;王铁华;袁肇凯;张敏州;简维雄;孙贵香;莫莉;王伟;吴发胜;付蕾;赵晓芳;吴诚;;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瘀证心肌组织代谢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03期
2 金文敏;穆殿平;;芪参益气滴丸用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代谢组学研究[J];天津药学;2015年06期
3 郑景辉;陈建军;简维雄;蒋祖玲;刘华盛;付蕾;李云航;王铁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5年02期
4 陈夏;郑景辉;梁健;简维雄;秦伟夫;刘华盛;王伟;吴发胜;付蕾;赵晓芳;吴诚;;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5 陈国烽;王亚军;;维生素C在新陈代谢中的生理功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年01期
6 汪晋;张玉峰;邵青;范骁辉;;三七总皂苷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代谢物组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23期
7 简维雄;黄献平;陈清华;莫莉;郑锦辉;孙贵香;胡志希;袁肇凯;;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大鼠心血瘀阻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伟霞;当归—川芎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华永丽;当归挥发油干预大鼠LPS炎症模型的相关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3 吴暇玉;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多态性及维生素B6缺乏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谭光国;中药四逆汤化学物质组和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姜鹏;麝香保心丸代谢组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丹;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降压药物敏感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言哲;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朱海鹏;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代谢组学内涵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董海琪;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现代科学内涵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鹏;殷晓芹;李玉琴;罗珊珊;朱清;李俊旭;朱依谆;;基于核磁共振的益母草碱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年09期
2 伍新诚;郑景辉;马晓聪;卓小媛;张新春;;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07期
3 杨秀娟;邓毅;杨延泽;杨志军;吴国霞;;代谢组学在血虚证及血瘀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11期
4 陈鹏;涂杰;周本宏;;石榴皮鞣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J];中国药师;2017年06期
5 张宝香;秦红艳;刘迎雪;杨义明;范书田;王振兴;赵滢;艾军;;软枣猕猴桃全浆发酵酒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J];酿酒科技;2017年07期
6 吴德坤;郑景辉;张新春;莫云秋;卓小媛;伍新诚;黎军宏;张健;;基于文献的四逆汤干预心肌梗死模型代谢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7年03期
7 黄烁;孙明谦;孙蕾;刘建勋;;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急性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的代谢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8 许颖智;张军平;任淑女;荣杰;杨锡燕;;不同中医干预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7年06期
9 伍新诚;郑景辉;马晓聪;卓小媛;张新春;;基于文献计量学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年04期
10 崔扬;郭慧;匡海学;王秋红;;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型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姝晨;利用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技术解析芍药甘草汤配伍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李伟霞;当归—川芎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李琪琳;心复康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陈啸飞;中药活性组分的细胞膜色谱筛选和靶标鉴定方法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李莹;基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纪小凤;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干预作用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刘晏;基于新痹痛灵干预类风湿关节炎代谢组学研究探讨寒湿痹阻证内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高晓丽;中青年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清样品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玲珊;中青年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尿液样品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徐婧;防己等中药活性成分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
6 李玲;穴位埋线疗法对痰湿质高血压前期的临床干预研究[D];甘肃中医学院;2014年
7 张凤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华翠娥;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的初步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言哲;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琪;王勇;杨克旭;李春;所伟;啜文静;王伟;林阳;;益心解毒方对Ameroid缩窄环致气虚血瘀小型猪证候表征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2 田鸿芳;高树中;马玉侠;;近十年中医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楼秀余;;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4期
4 高晟;周静;姚民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12年04期
5 杨帆;王琼萍;何侃;王明辉;潘玉春;;丙酸通路基因多态性与猪肉质及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J];遗传;2012年07期
6 简维雄;陈清华;黄献平;郑景辉;王丽萍;胡志希;孙贵香;袁肇凯;;大鼠心血瘀阻证心肌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4期
7 王芹芹;张芳梅;王喜军;;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3期
8 王勇;王思轩;李春;啜文静;郭淑贞;赵慧辉;陈建新;余俊达;王伟;;cTnT与慢性心肌缺血血瘀证模型心功能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9 张彦娇;王嘉;麦康森;;脊椎动物中维生素C合成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10 简维雄;袁肇凯;黄献平;陈清华;郑景辉;李勇华;王丽萍;;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尿液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J];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谭光国;中药四逆汤化学物质组和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徐文杰;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麻黄桂枝药对Ⅰ[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周静波;附子配伍甘草、大黄、干姜调控药性物质基础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林丽美;以银翘药对为对象探讨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快速发现的方法[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5 罗和古;基于代谢组学的逍遥散方证相关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马民;血瘀证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嘉;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董海琪;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现代科学内涵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高新星;高血压病的代谢组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4 童宁宁;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唾液代谢组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利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体重指数、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6期
2 周红梅;;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年05期
3 崔善荣;;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3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3期
4 张鑫;;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3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8期
5 何泮;廖蔚茜;刘淼雄;郑粤文;游敏玲;;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30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年05期
6 刘荣东;黄如萍;张玉辉;姚慧然;;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10期
7 张栋林;张福平;;芪苓天坤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1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4期
8 赵锡民;;化痰除湿方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4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10期
9 黄蕙莉;;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8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16期
10 李小兵,卢军敏;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免疫失衡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韵忠;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丽;清脂颗粒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高晓丽;中青年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清样品的核磁共振谱代谢组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玲珊;中青年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尿液样品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魏珊珊;健心平律丸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相关危险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纪小凤;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干预作用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梅芳;刺针治疗阴虚阳亢型和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7 丁学义;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董海琪;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现代科学内涵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孙洁;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文献计量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金贤;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1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1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