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体质与疾病及生活习惯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体质与疾病及生活习惯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年
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体质与疾病及生活习惯相关性研究
张修研
【摘要】:目的:利用电子健康档案中有关中医体质类型、既往病史及生活习惯信息,探究九种体质与五种疾病、六种生活习惯的关系,为改善居民体质、运用中医有效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列联表分析法,遵照卫生部下发标准,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从中选取中医体质信息完整的20025例所需信息建立数据库,使用SAS9.2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各体质分型的构成比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出RR值,对不同体质与疾病、生活习惯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单一体质人群占69.14%,其中平和质占81.51%,其他偏颇体质占18.49%。在一种体质下,患病人群平和质与其他8种偏颇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冠心病:血瘀质49.42%、特禀质40.51%、痰湿质40.50%、阳虚质39.58%、气虚质37.82%、阴虚质34.50%;高血压:气郁质80.23%、痰湿质78.10%、阴虚质77.49%、气虚质76.92%、血瘀质75.49%;出血性脑卒中:气郁质11.63%;糖尿病:气虚质37.39%、阴虚质33.39%。在生活习惯方面平和质与其他8种偏颇体质人群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吸烟:气虚质13.51%、阴虚质11.62%、阳虚质9.94%;体力活动缺乏:气虚质87.67%、阴虚质82.53%、血瘀质85.11%;睡眠困难:气郁质32.05%、气虚质29.17%、血瘀质27.04%、阳虚质26.31%、痰湿质21.70%、阴虚质18.69%;每月食盐摄入量0.5斤:血瘀质24.37%、痰湿质22.62%、阴虚质20.68%;膳食结构不合理:气郁质35.44%。本次研究结果同既往研究比较发现在疾病相关性方面:血瘀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同既往研究存在不同,在对比分析中发现,本研究气郁质还同高血压有关,没有文献中与冠心病的相关。血瘀质还同高血压有关,没有文献中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痰湿质与糖尿病不相关。阳虚质还同缺血性脑卒中有关。阳虚质特征人群阳虚则虚寒内生,寒邪凝滞,血行不畅,使得供给大脑血流不畅,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在生活习惯方面,本研究中发现有睡眠困难倾向较高还有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嗜盐同文献相比缺少湿热质、气虚质。 结论:1.特禀质与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食盐消费量、体力活动存在关联性。2.气郁质与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膳食结构、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3.血瘀质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食盐消费量、体力活动、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4.湿热质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关联性。5.痰湿质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食盐消费量、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6.阴虚质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每月食盐消费量、是否吸烟、体力活动、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7.阳虚质与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是否吸烟、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8.气虚质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是否吸烟、体力活动、睡眠困难存在关联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王睿林;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9期
2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3 武琳;亓海萍;李晶;;中医体质理论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8期
4 王琦;;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黄鹂;杨小波;老膺荣;王琦;杨志敏;;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年01期
6 徐学功;虞婕;张燕;;10440例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分型调查分析[J];光明中医;2010年03期
7 姚星;常少琼;;饮食偏嗜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及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2年01期
8 周晓燕;刘晓虹;卢玉蕾;练红燕;;糖耐量低减中医体质分型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J];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01期
9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慧;安冬青;谢晓柳;曾琳;;660例新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玉娥;自我报告饮食习惯及烟酒偏嗜与中医体质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宏杰,骆斌;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2 郜峦,刘英;阳虚外感1例证治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穴位按摩改善气虚体质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4 杨小红;王素利;张伟程;;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早期保护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5 李静;杨文明;;火主失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6 骆斌,王琦;痰湿体质论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 马宗华;痰证特征、实质及辨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吴达武,姚实林;亚健康研究的思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姚实林;吴芳斌;许霞;曹健;王文锐;李成国;;1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姚实林;;气郁质个性特征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洵;张亚力;刘建华;;中医体质学说对耳鼻咽喉科的指导意义[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钟爱芳;骆宏;;249例老年疗员心理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相关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杨毅玲;宋月晗;;试论睡眠障碍与体质的关系[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灿东;杨朝阳;林雪娟;俞洁;吴同玉;闵莉;;体质、病理特点、证与健康状态的关系[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许海霞;杨亚平;;胃癌患者体质类型特点观察[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胡广芹;陆小左;;中国人健康状况分析与医学模式的转变[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谷万里;訾希存;吕宝伟;史载祥;;鲁西地区3400例健康成人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庞军;吴邦宪;唐宏亮;甘炜;;亚健康中医诊断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10 芦玥;;穴位贴敷改善阳虚体质亚健康状态的机理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华芸;热性、寒性中药对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诗源;高血压病心肝火旺、热毒内生病机的临床依据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崔霞;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体质特点暨泻肝法抗抽动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温绍惠;慢性咳嗽风咳证的证因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成振镛;出生时期的四时气候节律与体质形成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赵宇捷;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周冠中;体质评估的关键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闫雪;平和、阳虚、阴虚和痰湿体质人群夜间睡眠生理参数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长帅;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马育轩;西洋参干预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物质基础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薇;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吉芳;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界定湿热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罗梅;针刺募穴预防卒中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严贤亮;血脉康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王姗姗;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量化湿热体质调治效果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亚男;补肾疏肝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改善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张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青;济南市育龄妇女亚健康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宏杰,骆斌;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微循环观察分析[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2 姚实林;吴芳斌;许霞;曹健;王文锐;李成国;;1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董昌武,高尔鑫;高血压病阴虚火旺证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4 张东峰,许小幸,仇丽华,吕秀翠,姜秀波;父母亲社会经济状况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性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周天寒;周光楷;;老年人的体质和病的治疗特点初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6 钱岳晟;龚艳春;李华;符德玉;;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钟海平;张光霁;;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朱新华,沈凌,王曙光;阳虚症小鼠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变化的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年04期
9 王文远;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J];北京中医;1988年03期
10 陈爱玲;赵兰才;阮金玉;刘存勇;王宏宇;刘玉茹;吕国栋;于彦;王青;;1895例北京市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中医药;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学;营热体质外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熊玲;气郁体质及其台北地区分布情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唐芸;HLA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湿热证候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陈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春雨;脾胃在体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王睿林;气虚体质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裴雯;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4 苏俊;特禀体质流行病学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姜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李洁儿;30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欧国飞;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张芝榕;瘀血体质与慢性盆腔炎相关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王方;中医体质与指纹及血型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会南;;《内经》体质理论对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建构的启迪[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1期
2 岑澔;王琦;;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中医研究;2007年05期
3 姜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4 马晓峰;王琦;;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1期
5 张亚军;毕力夫;王琦;;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11期
6 张朝法;;中医体质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关系探究[J];职业与健康;2009年04期
7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4期
8 庄爱文;李荣群;张薏;凌弘;;中医体质辨识在孕产妇中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4期
9 林金萍;许在安;王素美;王运华;刘红艳;;中医体质辨识在干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21期
10 邓小敏;陆斌;;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意义[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冠宇;谢卫平;;试论中医体质及其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俊琴;李洪娟;;九种中医体质人群的热态特征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汪丹;;浅谈中医体质与正气对发病影响的异同[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付桂玲;闫雪;刘艳骄;韩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晓峰;王琦;;论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珊;李应昆;;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荀运浩;过建春;施军平;;中医体质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的启示[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苗娟;严正松;陈燕;;中医体质辨识500例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占文;;中医体质养生指导和测评——体质养生让您的生活更美好![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宽裕;赵惠芳;;福州市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调查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任丽梅;[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记者周颖 冯磊;[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刘燕玲 张惠敏;[N];健康报;2005年
4 王乐羊;[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李英帅;[N];健康报;2006年
6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N];健康报;2009年
7 记者 孟刚;[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任卫东 李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N];健康报;2011年
10 记者 章关春 通讯员 郑纯胜 殷延凤;[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璇;《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研制与初步应用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滕福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凌志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杰;中医体质分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阳虚体质的相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赵庆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中医体质间早期肾损害指标比较及相关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范津博;香港地区成年女性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黎婉玲;偏头痛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杨新莉;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邱玉明;疲劳型亚健康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尿液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随访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杨昆;成都市草堂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关因素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陈伟燕;0~6岁儿童中医体质分段分类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张晓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5 刘雪;血管性认知障碍人群的中医体质相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陈超;不同中医体质代谢综合征人群的人体成分特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王淼;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学调查[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泽;小儿脑性瘫痪的中医体质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姜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辽;近视患者中医体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体质与疾病及生活习惯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