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恶性肿瘤患者体质特点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体质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2 04:50

  本文选题:中医体质 + 恶性肿瘤 ; 参考:《吉林中医药》2017年01期


【摘要】:体质决定着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基于中医理论分析体质偏颇与恶性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病情及化疗引起的体质变化。结果表明,1)体质偏颇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内因,同时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展,恶性肿瘤则会促成中医体质转变;2)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在于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具有体质不平衡以及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化疗药物毒性导致脏腑骨髓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气血的生成,继而导致白细胞减少症。基于上述理论,建议可以在化疗开始之前从调节体质的角度开始中医药干预,预防白细胞减少的发生。
[Abstract]:Constitution determines the susceptibility to certain pathogenic factors and the tendency of disease typ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C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que bias and susceptibility to malignant tumor was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onstitution, state of illness and changes of physique caused by chemotherapy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ysical bias is an important internal cause of malignant tumor and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 tumor. The reason for leukopenia 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themselves have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imbalance and the inclusion of deficiency and solid. Th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further impairs the function of viscera and bone marrow,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qi and blood, and leads to leukopenia.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y,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should be initiated before chemotherapy to prevent leukopenia.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2014ZX09301308007)
【分类号】:R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前奔,王前飞,王鸿雁,王琦;论体质和证的关系[J];江苏中医;1992年06期

2 林齐鸣,虞学军;试论兼挟体质[J];四川中医;2002年07期

3 魏铁力,陈英群,邓構;体质辨证刍议[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秦彦;梅晓云;;调理体质防治老年病[J];江苏中医药;2007年03期

5 秦彦;梅晓云;;老年人体质特点与老年病关系研究概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马晓峰;王琦;;论维吾尔族医学对我国传统医学体质理论的贡献[J];中医研究;2007年09期

7 王济生;崔剑平;;浅谈婴幼儿体质[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09期

8 张洪钧;;体质的分层、分类诊断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9 钱会南;苏俊;王琦;李娟;宫淑敏;杨舒;;特禀体质特点初步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6期

10 何洁茹;邓金凤;;痰湿体质和酸性体质的相关性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峰;王琦;;论少数民族对我国传统医学体质理论的贡献[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志芳;鲁明源;;老年人体质特点研究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鲁明源;;人群体质的趋同演化对中医老年病研究的启迪[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孙广仁;;体质辨析的内涵、临床操作及其意义[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东坡;王琦;;痰湿体质理论的历史沿革[A];中医体质判定标准研究——200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洪钧;;体质和未病状态的分层、分类诊断初探[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侯艳娇;乔明琦;;工人、护士、大学生愤怒郁怒体质特征病例对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姜涛;阮凌;;陕西省公务员体质状况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李海峰;陈正;赵心华;;《内经》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体质论的建构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金明兰;;体质养生,最佳健康投资[A];中医药科普大讲堂[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淑军;一方水土 一方体质[N];人民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张锐;专家提出:两种体质易患多种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东南西北中 体制有异同[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 特约记者 李学燕;中医保健门诊都管啥?[N];健康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冯磊;中医体质学已成为一门新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惊蛰时节不同体质者的养生之道[N];沈阳日报;2010年

7 受访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 李艳 本报记者 刘远芬;体质心理 整体疗治[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方芳;中医健康指南将免费寄到每户家庭[N];北京日报;2008年

9 彭龙虹;八种体质从何辨别(八)[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10 ;王琦治便秘细辨其人体质[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星;阴虚体质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王东坡;痰湿体质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刘孝忠;台湾都会人群体质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与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胡春雨;体质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鲁明源;《内经》体质思想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7 高京宏;痰湿体质机制及基因表达谱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丁萌;大学生偏倾体质形态机能特征及气虚体质运动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宫晴;三阴三阳体质初量表的编制及2型糖尿病三阴三阳体质相关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成振镛;出生时期的四时气候节律与体质形成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2型糖尿病与痰湿体质的相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于娟;2型糖尿病体质的分布及其与相关指标、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徐晓白;FT3、FT4正常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体质及与相关指标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刘化平;原发性慢性肾炎患者体质易感性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肖睿雪;支气管哮喘儿童生长发育与体质相关性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胡振龙;健康人不同体质与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朱杰;阳虚体质养生方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昊;基于五态人格测验与五五体质检测探讨中医人格与体质关系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9 秦彦;论调理体质在老年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唐寅;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7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77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