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人群特征及联合用药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5 06:34

  本文选题:鹿瓜多肽注射液 + 骨质疏松症 ; 参考:《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了解真实世界研究鹿瓜多肽注射液(简称鹿瓜多肽)治疗骨质疏松症人群特征和联合用药情况。方法:对全国26家三级甲等医院HIS中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且主要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159例)用药信息进行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人群特征和鹿瓜多肽联合用药。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以46~65岁的中老年人(52.89%)最多;疗程主要集中在1~3 d(899例,83.55%),患者多伴有骨折、高血压病、骨关节炎等疾病;临床联合中成药常与补肾壮骨剂+活血化瘀剂合用(规则支持度26.60%),西药常与镇痛药、抗生素合用(规则支持度34.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是骨科临床常用的复方注射剂,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开展该组合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d use of deer melon polypeptid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the real world. Methods: the drug information of 1159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Osteoporosis) was analyzed in HIS of 26 Grade 3A hospitals in China. Apriori algorithm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and Clementine12.0 was used to carry out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steoporosis pati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eer melon polypeptide. Results: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as 46 ~ 65 years old (52.89),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mainly focused on 899 cases with bone fracture, hypertension, osteoarthritis and other diseases. Clinical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ften combined with tonifying kidney, strengthening bone,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rule support degree 26.60%, western medicine often combined with analgesics and antibiotics) (rule support degree 34.5g). Conclusion: deer melon polypeptide injection is a commonly used compound injection in orthopedic clinic. It needs to be further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regimen an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501004-001-002)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专项(JJ2014-53)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东;尹志伟;王君利;白振明;赵秀红;;老年人运动与骨质疏松症的分析[J];中医药学报;1992年02期

2 张国中;中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症28例报告[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4年04期

3 黄枫,庄洪;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近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黄生;;骨质疏松症[J];健康生活;2006年03期

5 刘西远;;好药膳调节骨质疏松[J];药物与人;2008年04期

6 费震宇,王文健;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J];现代康复;2001年08期

7 张春玲,王小云,沈碧琼;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经验与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3期

8 朱飞鹏;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9 葛宁海,黄桂成;骨质疏松研究的新思路新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10 黄崇博;现代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小娟;戴红;;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恩;;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特色和优势[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滨;;论脊椎骨质疏松症[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聂英坤;张凤山;李英楠;于慧敏;;防治骨质疏松症中钙剂的合理应用[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丽;张荣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丽;张荣华;;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方水林;;骨质疏松的中医药防治[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8 张世宏;洪文格;;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9 赵永康;;推拿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10 卢金镶;;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进展[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霍冉;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功效受关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教授 罗先正;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N];光明日报;2006年

3 受访专家 黄石市中心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 吴超群 本报记者 刘克雄;骨质疏松离你有多远[N];黄石日报;2006年

4 王红强;怎样早期发现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蒋锐;骨质疏松瞄准老年群体[N];科技日报;2006年

6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李恩;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展望[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忠厚;你了解骨质疏松有多少?[N];云南科技报;2006年

8 指导专家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田维君 记者 朱丽;骨质疏松症 中医治疗“更轻松”[N];医药导报;2006年

9 祝文利;阿法迪三:与骨质疏松的较量[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周 颖;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波;基于数据挖掘的倪康裕老师治疗创伤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罗朵生;调肝启枢化浊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代谢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曹顺海;骨康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骨转换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白秀美;单味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苏俊声;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乔荣勤;刘庆思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邵敏;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李爽;运动加中药骨康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柴生構;冯新送教授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总结及补肾健脾活血思想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文财;广州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及OP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哲;论血瘀是骨质疏松的病理基础及病理产物[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吕萌;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艳婷;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张迎新;右归胶囊治疗老年男性肾阳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孙倩;芪黄壮骨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及低骨量的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李旭云;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研究益气温经法代表方强骨饮对原发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孙峰;益气温经方对去势模鼠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刘岐;肾疏汤治疗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杨新军;维汉民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低维生素D3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10 曾国勇;Bcl-2、Bak与骨质疏松症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91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91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