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含漱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唾液流率与相关因子研究
本文选题:血液透析 + 中医药治疗 ; 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背景: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延长生存时间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血透患者经常存在口渴症状,严重者大量饮水导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进而造成容量负荷增大,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口渴症状及维持其容量状态,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透透析生活质量及预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靠医护饮食宣教。中医在治疗口渴症状方面历史悠久,应用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但至目前为止,尚无研究者对中医药治疗血透患者口渴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对血透患者口渴症状中医药治疗进行探索。第一部分为中医药治疗血透患者口渴症状的系统评价,第二部分为对口渴透析患者唾液生化成分的分析,探讨唾液流率与其相关关系,第三部分为对我院门诊维持性血透口渴症状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第一部分系统评价目的:本研究针对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收集国内外关于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渴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较为全面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Mata分析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以下电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CMCI)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The Cochrane library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CINAHL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及Google Scholar搜索引擎,检索所有关于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透口渴症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语种不限,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双人双录入模式,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包进行效应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7个,合计纳入患者383例,均为中文文献;其中4篇涉及耳穴治疗,3篇为中医药治疗。6篇为RCT研究,一篇为组内随机对照研究。Mata分析结果提示:所有文献均未报道心衰事件发生率这一结局指标;在降低口渴程度评分方面,中医药治疗措施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药治疗后量表得分比对照组降低9.69分[95%CI(-13.72,-5.65)],由于采用不同量表,中医药治疗措施对照其他治疗措施组异质性高,不能合并比较,分别采用XI、XQ量表分组的亚组比较,均提示中医药治疗措施优于对照组,得分比对照组分别下降5.13分[95%CI(-8.01,-2.24)]及12.01分[95%CI(-20.59,-3.43)];在增加静息唾液流率方面,使用中医治疗措施优于使用其他治疗措施组,中医药治疗后唾液流率比对照组提高0.32g/min[95%CI(0.18,0.45)];在降低透析间期增重方面,使用中医治疗措施显示出一定优势;但两组在降低血钠浓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方面,中医药组报道了用药后反酸、药物黏牙及耳穴贴胶过敏反应。结论: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渴症状有着一定疗效,但由于现有的研究证据质量较差,研究数量少,致使其疗效和安全性无法充分评估,尚不能对中医药干预措施在改善血透患者口渴症状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出肯定的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第二部分临床试验目的: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口渴透析患者唾液流率与唾液相关成分及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气阴两虚患者47例,收集其唾液进行唾液流率及唾液钾、钠、磷、尿素、肌酐、PH值、MCP-1、FGF-23、全蛋白等成分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相关量表评分,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唾液流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唾液流率与唾液全蛋白(r=-0.413,P=0.004)、VAS(r=0.303,P=0.039)两个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与年龄、透析年龄、唾液MCP-1、FGF-23、唾液钾、钠、磷、钙、口渴量表评分等其余指标相关性不显著。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对唾液全蛋白、VAS的意义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唾液蛋白的偏回归系数B=-0.001,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AS不显著,P=0.0560.05,得出回归方程:唾液流率=-0.001*唾液蛋白,唾液蛋白为唾液流率的负向影响因素,唾液蛋白含量越大,唾液流率越低。结论:唾液流率与唾液全蛋白、VAS评分两个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使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发现只有唾液蛋白为唾液流率的负向影响因素,未发现与口渴密切相关的唾液流率与年龄、唾液MCP-1、FGF-23及其他唾液生化指标相关。需要扩大样本或继续寻找其他相关因素。第三部分临床试验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乌梅含漱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气阴两虚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乌梅含漱液含漱,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室温凉水含漱。采用改良口渴量表(SXI)、血透患者口渴量表(DTI)以及视觉模拟口渴评分(VAS)作为评定口渴的量化指标,唾液流率、PH值及唾液生化作为唾液测量指标,透析间期增重(IDWG)、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PIWG)、平均透析间期增重、平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作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指标,以及血压变化,分别对两组进行在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咀嚼、吞食干燥食物及透前透时口渴症状,能提高患者透前唾液流率(P0.05),且治疗期间及治疗后IDWG及PIWG均有下降趋势。但在唾液生化及血压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事件方面两组均有心衰事件发生。使用乌梅漱口液干预后行唾液流率与唾液其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唾液流率与唾液全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62,P=0.005)。结论:乌梅含漱液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渴症状,但未能证明乌梅含漱液有明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IDWG及PIWG作用,需延长研究周期作进一步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rsty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modialysi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saliva flow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saliva flow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saliva flow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锡御,郭忷勉,张煦伟,熊恩庆;取代空气式尿流率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0年01期
2 蒋先镇,龙永其,万光霞,汤育新;1024例儿童尿流率调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10期
3 江东;郭德荣;郑巍;;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最大尿流率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S2期
4 邱建宏,金锡御,宋波,滑丽美,张熙伟,李卫兵;压力/流率常用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年10期
5 张鹏,武治津,高居忠;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置测压导管对尿流率的影响[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6 陆虹兵;朱耀明;;104例压力-流率测定的报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03期
7 吴永安;;正常尿流率曲线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医师进修杂志;1983年10期
8 赵伟鹏,沈家立;尿流率参数的新概念[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9年01期
9 周德新,罗利文,王俏华,余雄龙,陈亚珠;尿流率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7年02期
10 陈乃光,程怀瑾,郝爱民,温凌洁;男性常见尿流率图曲线的判读[J];男科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鹏;武治津;高居忠;;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置测压导管对尿流率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赵善超;郑少斌;谭万龙;毛向明;张鹏;黄昭明;张辉见;左翼;;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压力-流率测定中尿道内置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白遵光;张秀琼;沈会秀;;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夏峰;陈乃光;楼映;;男性尿流率图与中医辨证的初探[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徐刚;张勇;杜传军;陈继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流率压力测定[A];2005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胡凝;江晓东;胡继超;姚克敏;卢宗志;冯芬芬;;不同方位上玉米基因飘流率的分布规律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7 杨芸珠;乌爱菊;刘正;;健康中、老年人唾液流率及成分的变化[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晖;乌梅含漱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口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唾液流率与相关因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青;基于DSP和齿轮泵的尿流率计校准装置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卓越;尿流率采集和诊断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洪海;1. 1619例尿流率的类型分析 2. 老年排尿障碍之尿动力学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波;不同疾病维度下BPH患者生存质量、IIEF-5、LUTS及尿流率的变化和相关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8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90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