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证型及相关蛋白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23:17

  本文选题: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 + 中医证型 ; 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代医学对于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已经形成一定的概念,本课题旨在探讨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及相关蛋白标志,了解无反应肺炎的特征及发生规律,为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辨证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呼吸科收治的CAP病人的电子病历资料,分为观察组(无反应肺炎)及对照组(普通肺炎),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四诊信息、中西医诊断)、病原学检测及相关蛋白水平,筛选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合并基础疾病、病情轻重、中医证候诊断等指标,应用SPSS20.0医学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相关因素有:年老、烟酒不节、慢性基础疾病、临床症状、真菌感染,多耐药菌、混合感染。2.在病原体检测中,相对于普通肺炎患者,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患者真菌感染比例明显增高,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在两组中比例相当。提示临床治疗中对于无反应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真菌治疗及有效覆盖病原体治疗非常重要。3.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中痰热壅肺证型较多见,不同证型的及相关蛋白水平CRP, PA值存在差异(P0.05),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不同证型与特种蛋白(CRP, PA)之间存在相关性,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中CRP与毒邪正弱呈正相关,可作为炎症指标,标志邪实程度;PA与正气强弱呈正相关,可作为正虚指标,标志正气盛衰。无反应社区获得肺炎患者的相关蛋白水平与其中医证型之间有相关性,相关蛋白可作为无反应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after many years of clinical research, modern medicine has formed a certain concept of non-reactiv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TCM syndromes and related protein markers of non-reactiv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of non-reactive pneumonia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on-reactiv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the data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of CAP patient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eview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on-reactive pneumonia) and control group (common pneumonia group). The patients' information (including individual general condi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four diagnosis inform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et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related protein level, screening sex, age, etc.) were collected. The history of smoking, alcoholism, combined basic diseases, severity of illness, diagnosis of TCM syndromes, and so on, were analyzed by SPSS20.0 med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 Result 1.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quiring pneumonia in non-response communities are: old age, alcohol and tobacco, chronic underlying diseases, clinical symptoms, fungal infections,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d mixed infections. 2. In pathogen detection, the proportion of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non-response commun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pneumonia. The proportion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mycoplasma infection was the same i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ntifungal therapy and effective coverage of pathogens are very importan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nonreactiv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patients. The type of phlegm heat obstruction of lung was more common in non-response community.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CRP and PA between different syndrome types and related protein levels, and there was a certain change rule. Conclusion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yndrome types of pneumonia and special protein CRP (PAA) in non-response community. Among them, CR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xic evil, and could be used as an index of inflammation,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 and the strength of positive qi,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 and the strength of qi, and a sign of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positive qi.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related proteins and TCM syndromes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non-response community, and the related proteins could be used as an objective index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non-reactive pneumonia.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冬远,李晓惠,刘跃健;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0年04期

2 刘淑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1年02期

3 ;肺炎[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1期

4 戴路明,廖力微,李永霞,赵之焕,刘凌,方利州;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年04期

5 张玉溪;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3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年02期

6 邱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6期

7 孙铁英,刘兵,扬敏;31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任少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的判别[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2期

9 杨志红,宋瑞英;社区获得性肺炎误诊为肺结核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7期

10 潘韵峰,吴闵,刘毅;青少年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悦德;范丽君;;3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临床分析[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顾伟;李春盛;;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颖;杜娟;;社区获得性肺炎104例住院患者临床分析[A];2011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光磊;林宪和;黄欣;;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陈宝元;;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失败的评价和对略[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向阳;黄远东;吴金如;郑玉兰;;2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林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A];华东地区第6届中青年呼吸医师论坛暨浙江省第29届呼吸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欧江琴;刘良丽;谌洪俊;刘亿淑;;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A];二○○八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光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0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毓光;陈新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80例临床分析[A];2012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魏平;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更须规范化诊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陈金伟;中西药合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朱华栋;治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评估是关键[N];健康报;2014年

4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科 教授 施毅;社区获得性肺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钟海静 (实习);社区获得性肺炎:分门别类,重拳出击[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陈贞;Gatifloxacin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慕欣;厘清重症肺炎诊断思路[N];医药经济报;2011年

8 ;消除误区提高治疗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周瑾容;症状多变 无特异表现[N];大众卫生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伟;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表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2 黄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黄海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及抗感染治疗方案评价[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铁英;老年人肺炎临床与病理特点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李得民;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勾建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魏红艳;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重度肺炎的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高艳锋;河北省多中心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应用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史春燕;某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用药研究与经济学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林振怀;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sepsis患者外周血PCT、CRP及LAC水平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曾静;贵阳地区150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道病原学分析[D];贵阳医学院;2015年

7 郭凤英;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高龄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翠翠;中性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研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旭亮;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35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935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d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