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通心阳的中成药_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
本文关键词: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针灸 2011 年 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Chinese A cup uncture & Mox ibustion, Jan. 2011, Vol 31 No 1
51
文章编号: 0255 2930( 2011) 01 0051 04 中图分类号: R 245 8 文献标志码: A
刺法与灸法
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
张建斌1 王玲玲1 胡 玲2 常小荣3 吴焕淦4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 210046; 2. 安徽中医学院; 3. 湖南中医药大学; 4. 上海中医药大 学) [摘 要]
从艾灸治病的特点、 适应证和效应特点等方面阐释了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基础, 艾灸以
温热刺激为起始动因, 以疏通经络为作用机制, 以温促通是艾灸产生诸多治疗效应的主要机制。总 结出艾灸温通作用存在强弱和缓急的差异, 并对临床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艾灸; 作用机制; 中医基础理论 Theoretical study on warming and dredging function of moxibustion
ZH A N G J ian bin 1 , WA N G L ing ling 1 , H U L ing 2 , CH A N G X iao r ong 3 , W U H uan gan 4 ( 1. T he Second Clinical M edical College o f Nanjing U niver sity of CM , N anjing 210046, Jiang su Pr ov ince, China; 2. A nhui U niv ersity o f T CM ; 3. H unan U niver sity o f T CM ; 4. Shanghai U niv ersity of T CM ) ABSTRACT T o illustr ate the theo retical basis of w arming and dredging function of mox ibust ion from the treatment feat ur es, indicatio ns and effect s. T he causation o f mo xibustion is w ar ming st imulatio n, and t h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dr edg ing mer idians and co llaterals. In a wo rd, pr omo ting the dr edg ing functio n by w arm ing is the main mecha nism of ther apeutic effect of mox ibust ion. I t is summar ized that w arming and dredg ing functio n of mox ibustion has the differ ences in weakness and st rong ness, and deg ree o f ur gency; and the init ial study o f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dis cussed as well. KEY WORDS M o x ibustio n; M echanism; Basic T heor ies ( T CM )
艾灸疗法是以艾叶或者艾绒为主要材料, 点燃 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 温熨, 以达到预防保 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点燃后的 温热刺激, 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 位, 并通过经络等作用, 产生局 部和远隔部位 的效 应。相对于针刺治疗, 艾灸治疗中的温热刺激是其 产生疗效的主要特性和原因之一; 与针刺治疗一样, 疏通经络是其所产生诸多治疗 效应的主要作 用机 制。因此, 温通是艾灸治疗的主要作用之一。本文 试就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基础, 作一系统概述和探 讨。 1 艾主百病, 灸为用 艾是艾灸治疗的主要原料, 又名冰台、 艾蒿、 医 草等。 名医别录 记载 艾味苦, 微温, 无毒, 主灸百 病 , 一方面提示了艾草在温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也提示艾 灸治疗的适应 证广泛。概 括起 来, 艾灸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寒证和非寒证。 1 1 寒则热之 是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 灸法是 内经 时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源
国家重点 基础 研究 发 展计 划 ( 973 计划 ) 项目: 2009 CB 522905; 2010 年度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立项项目。 第一作者: 张建斌( 1967- ) , 男, 副教授。研究方向: 针灸理 论的现代 研究。E mail: zh angj ianbi n@ njut cm edu cn
于北方, 主要针对寒证而立。如 北方者, 天地所闭 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 食, 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 亦从北方 来 ( 素问 异法方宜论 ) 。故有 今 风寒客于人 或痹、 不仁、 肿痛, 当是之时, 可汤熨及火灸刺而 去之 弗治, 肾传之心, 病筋脉相引而急, 病名曰 玉机真藏论 ) 的 瘛, 当此之时, 可灸可药 ( 素问
记载, 原文指出风寒侵犯人体, 出现痹症、 麻木、 肿 痛、 瘛等病症, 是灸法的适宜病症。故 寒则热之 当 为艾灸治疗的第一原则。 寒则热之 也体现了先民 对抗性治疗的思想。故明代王肯堂著 证治准绳 有 中寒 一节, 其中指出 中寒之症, 身体强直, 口噤不 语, 或四肢战掉, 或洒洒恶寒, 或翕翕发热, 或卒然眩 晕, 身无汗者, 此寒毒所中也 多为妙
[ 1]
亦可灸丹田穴, 以
。
寒证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凝滞不通 。寒主收引 凝滞, 可以导致经络气机的不通和( 或) 不畅, 出现诸 多症状和病症, 故温灸治疗主要针对了 寒凝不通 病理环节而发挥作用, 通过 温通 作用而达到治疗 效应。由此可见, 寒邪侵犯人体, 病状种种, 可一灸 了之, 关键即在 温通 作用。而 素问 玉机真藏 论 所载 痹症、 麻木、 肿痛、 等诸艾灸适宜病症, 瘛 都存在经络不通的病理机制。
52
中国针灸 2011 年 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 ibustion, Jan. 2011, Vol 31 No 1
1 2
艾灸治疗非寒性疾病
2
灸效多端, 通为机
虽然艾灸来自寒冷的北方和源于治疗寒证, 但 随着历史的发展, 艾灸治疗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 就 内经 记载, 还包括伤食、 胆病、 体重烦冤、 癫狂、 败疵等内脏病、 外科病、 神志病。后世医家更是进一 步拓展应用范围, 如王焘 外台秘要 记载, 温灸还用 于内科疾病, 如伤寒、 天行、 温病、 霍乱、 疟疾等传染 性疾病及内科常见病; 外科方面还包括痈疽、 瘿瘤、 痔疾、 脚气等症; 以及妇科疾病、 儿科疾病、 五官科疾 病、 口腔疾病等临床各科, 涉及寒、 虚、 热、 实诸证多 种疾病。 除寒证外, 温灸还可以治疗热性疾病。尽管汉 代张仲景 伤寒论 提出 热证忌灸 说, 在一定范围 和程度上影响了灸法在热证中的应用, 但是古今临 床一直都有温灸治疗热证的实践。如唐代孙思邈有 五脏热及身体热, 脉弦急者, 灸第十四椎与脐相当 五十壮。老小增损之。若虚寒, 至百壮, 横三寸间灸 之
[ 2] 301
随着灸法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 对于艾灸治疗 效应的认识也在逐步积累和加深。艾灸的主要治疗 效应有: 发汗。如 诸阳为表, 表始受病在皮肤之
[ 8]
间, 故可摩膏火灸, 发汗而愈 。 温中散寒。如 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 ( 素问 异法方宜论 ) 。 泻热。如 灸寒热之法, 先灸项大椎, 以年为壮数, 次灸橛骨, 以年为壮数 ( 素问 骨空论 ) 。 泻毒 散结。如 夫疮疡之症, 有诸中必形诸外, 在外者引 而拔之, 在内者疏而下之。灼艾之功甚大 毒气 自然随火而散
[ 9]
。
止痛。如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
寒, 脉寒则缩踡, 缩踡则脉绌急, 则外引小络, 故卒然 而痛, 得炅则痛立止 ( 素问 举痛论 ) 。此外, 还 有疏风、 活血、 消瘀、 利水、 消肿、 补虚等治疗效应。 艾灸的治疗效应包括多个方面, 概括起来即是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扶正祛邪, 体现了 温通 的作 用和特点。其中, 借灸火的热力作用于特定的腧穴 或部位, 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起到温通作用 是关键。 故 内经 有 火气已通, 血脉乃行 ( 灵枢 刺节真 邪 ) 的论述。 关于艾灸温通作用, 古代医家有相关论述。如 张仲景有 少阴病, 吐利, 手足不逆冷, 反发热者, 不 死。脉不至者, 灸少阴七壮 ( 伤寒论 292 条) , 少 阴病脉 不至, 可 用灸 法以温 通阳 气而 复脉。罗天 益[ 1 0] 卫生宝鉴 卷八 中风灸法 有 凡治风莫若 续命汤, 然此 可扶持 疾病, 要收 全功, 必须火 艾为 良 , 艾灸对于中风患者疏通血脉是关键性的治疗。 故 神灸经纶 卷一 说原 [ 11] 有 灸者, 温暖经络、 宣通气血, 使逆者得顺, 滞者得行 , 即艾灸可宣通气 血, 防病治病, 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由此可知, 灸法可借艾火之热, 使气血运行通畅, 正气得复, 邪 气得去, 而温通作用是关键。 3 温通之要, 气血调 说文解字 释 灸 为 长久当灼 之意, 提示了 艾灸治疗的操作特点。李时珍 本草 纲目 还记载 蕲艾一灸则直透彻, 为异也 , 即艾灸治疗时, 艾火 的持续作用, 可以激发作用腧穴( 或部位) 局部气血, 并通过疏通经络, 调整全身脏腑功能, 从而达到预防 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温热刺激, 虽然可以产生多个方面和层 次的温通效应, 其主要机 制是通调十二经 脉气血。 这一认识在 内经 中已经被记载: 十二经之多血少 气, 与其少血多气, 与其皆多血气, 与其皆少血气, 皆 有大 数。 其治 以 针艾, 各调 其 经气 ( 灵 枢 经 水 ) , 即阐明了艾灸具有通调各经气血的作用。同
( 千金要方
[ 3]
卷十六
痼冷积热第八 ) 宋 卷一百 中指出 小儿
代王怀隐
在 太平圣惠方
热毒风盛, 眼睛痛, 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 。20 世纪 80 年代, 周楣声[ 4] 提出 热证可灸 后又提出 热证 贵灸 , 进一步强调了温灸在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虚性疾病的温灸治疗 始于 内经 , 如 阴 阳皆 虚, 火自当之 ( 灵枢 官能 ) 陷下则灸之 ( 灵枢 经脉 ) , 杨上善 [ 5] 进一步阐释 经络之中, 血气衰 少, 故脉陷 下也, 火气 壮火, 宣补 经络, 故宜灸 也 ( 太素 卷八 经脉之一 ) 。因此, 对于虚性疾病 来说, 无论阴阳还是气血的亏虚, 温灸都可以达到补 益气血、 畅通经脉的作用。后世医家进一步有所发 展, 如朱丹溪 有 大病虚脱, 本是阴虚, 用艾灸丹田 者, 所以补阳, 阳生阴长故也 ( 丹溪心法 卷一 瘟疫 ) 。 实性疾病的温灸也始于 内经 , 无论是寒热之 邪, 还是有形之积聚, 都可以使用温灸治疗。尤其是 宋代陈自明 外科精要 记载艾灸治疗痈疽, 对明清 外科医生使用温灸产生巨大示范性作用。 尽管艾灸治疗涉及寒、 虚、 热、 实诸证, 包括内、 外、 儿等各科多种疾病, 但是这些病症都存在经 妇、 络不通、 气血不畅的共同病理环节。温灸治疗可以 概而治之, 是由于艾草点燃后的温热刺激, 具有疏通 经络、 理活气血的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因此李 [ 7] 梴 总结有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实者灸之 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就燥之义也 ( 医学入 门 内集 卷一 灸法 ) 。
[ 6]
中国针灸 2011 年 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Chinese A cup uncture & Mox ibustion, Jan. 2011, Vol 31 No 1
53
时还指出 气血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流, 温则 消而去之 ( 素问 调经论 ) , 气血 喜温而恶寒 的 特性, 故温灸治疗尤为必需。因此, 艾灸治疗寒、 热、 虚、 实诸证, 其机制可以归纳为温通经络、 调畅气血。 经络的不通, 可以有虚实两个方面, 气血不足可 以导致经络不畅; 气血瘀滞也可以 导致经络不通。 扶正祛邪、 调和气血亦即通经之用也。故高秉钧 [ 12] 医学真传 心腹痛 有 夫通则不痛, 理也。但通之 之法, 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 调血以和气, 通也; 下 逆者使之上升, 中结者使之旁达, 亦通也; 虚者助之 使通, 寒者温之使通, 无非通之之法也 。因此, 艾灸 治疗的多种适应证和各种治疗效应, 都是基于艾灸 的温通作用实现的。 当代学者陈日新提出了热敏灸, 认为针灸治病 的精髓是 气至病所 , 艾灸疗法针对临床经络不通 导致的诸多病症, 以高效激发经络感传为途径, 开通 经络, 疏通经气运行, 达到治本的目的, 对于临床上 的常见病、 多发病及疑难杂病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 神奇疗效
[ 13]
的差异。原文也提示, 体质强壮、 病情严重者每次需 要艾炷量多, 即强的温通作用; 体质羸弱、 病情轻浅 者每次需要的艾炷量少, 即需要弱的温通作用。 虽然古代医生对艾灸温通作用的强弱没有直接 阐明, 但是经验性的论述不乏相陈。如陈延之 小品 方 有 灸得脓坏, 风寒乃出; 不坏, 则病不除也 [ 14] ( 医心方 卷二 灸例法 ) , 以及 欲得安, 三里常 不干 等, 就是强调施灸腧穴要造成局部浅表的化脓 性炎性反应, 即属于强 温通之作用。再如 针灸大 成 [ 15] 420 有 灸不三分, 是谓徒 冤, 炷务大 也。小弱 乃小作之 如腹内疝瘕、 痃癖、 伏梁气等, 须大艾 炷 , 既指出了艾炷大小意味着艾灸热力的大小, 从 而影响艾灸温通作用的强弱, 也提示了不同的患者 或疾病需要不同大小的艾炷, 即需要不同强弱程度 的温通作用。还可以从杨继洲的医案中发现这一实 践, 如 针灸大成 记载杨继洲通过重灸中冲、 印堂、 合谷等, 起到温通启闭、 祛痰息风作用 而治疗惊风 案: 是岁公子箕川公长爱忽患惊风, 势甚危笃。灸 中冲、 印堂、 合谷等穴, 各数十壮, 方作声。若依古法 而止灸三五壮, 岂能得愈? 是当量其病势之轻重而 已。[ 15] 430 这里即是增加灸量, 以加强温通开窍作用 而达到治愈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 古代使用的麦粒灸、 艾炷灸多属 于强温通的作用, 而明清出现的艾卷灸和雷火针等, 演绎到目前临床多使用的艾条温和灸、 隔物灸等, 当 属于弱温通之列。两者之间的强弱差别, 是不容忽 视的。承淡安先生曾经依据艾炷的大小、 软硬和壮 数的多少, 制定了艾灸治疗强刺激、 中刺激、 弱刺激 的临床初步应用标准[ 16] 64 , 虽然是就艾炷灸而设的, 但对于从临床理解和认识艾灸温通作用不无裨益。 4 2 温通作用的缓与急 艾灸温通作用存在缓与急的差异。基于 急则 治标、 缓则治本 的治疗原则, 针对慢性或者急性疾 病, 艾灸的温通作用可以对应有缓温通或者急温通。 灸法专著 扁鹊心书 专有 要知缓急 一节, 讨论艾 灸宜分缓急。一般来说, 对于急重症宜急灸治, 对于 慢性病宜徐徐而调之。 从古代多用灸法于急救的记载来说, 如晋代 肘 后备急方 载有卒死、 尸厥、 卒客忤死、 霍乱、 中风等 28 种急症的灸治方达 102 首。唐代孙思邈指出 大 凡人有卒 暴得风, 或 中时气, 凡 百所苦, 皆须 急灸 疗 [ 2] 519 ( 千金要方 卷二十九 灸例 ) 治卒中恶 风, 心闷 烦毒 欲死, 急灸足 大指 下横纹 随年壮, 立 愈
[ 2] 160
。
4 温通之用, 强弱与缓急 艾灸的温通作用, 存在强弱和缓急的差异。由 于疾病性质的不同, 针对不同病症和病症的不同阶 段, 艾灸治疗的操作方法和量都存在差异, 治疗效应 也各不相同。从艾灸治疗的操作和量而言, 存在温 通的强与弱, 从艾灸治疗的效应而言, 存在缓与急。 4 1 温通作用的强与弱 艾灸治疗的温通作用可以有强和弱的不同, 即 强温通与弱温通。一般来说, 不同的操作形式意味 着温通作用的强弱不同, 如直接着肤灸出现灸疮和 瘢痕, 即是强温通; 而艾条温和灸, 局部皮肤至多出 现潮红, 即是弱温通; 另外如着肤而不化脓灸、 雷火 灸的热力深透、 热敏灸的灸感传导等, 当属于两者之 间, 姑且为中等强度的温通作用。就临床应用来说, 一般出现有形积聚阻滞经络的病症, 需要通过直接 灸、 瘢痕灸等强温通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出现无形 积聚而导致的经络不畅, 可以通过温和灸等弱温通 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因此, 温通作用的强弱, 也是 针对不同性质的病症而设立的。 另外, 就艾灸治疗的量而言, 强温通作用时选用 大艾炷或粗艾条, 量多火足; 弱温通作用时选用小艾 炷或细艾条, 量少温热刺激。孙思邈 千金要方 卷二十九 灸例 有 凡言壮数者, 若丁壮遇病, 病 根深 笃者, 可倍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 可复减 半 , 经验性地指出, 在温灸治疗中, 依据患者的体质 和病情, 存在艾炷壮数多少的差别, 即温通作用强弱
[ 2] 518
( 千金要方
卷八
诸风 ) 。迨至南宋闻
人耆年
[ 17]
编著了我国首部艾灸治疗急性病症的专
54
中国针灸 2011 年 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 ibustion, Jan. 2011, Vol 31 No 1
著
备急灸法 , 并指出 凡仓卒救人者, 惟灼灸
通作用的缓急, 临床还可以分为急温通和缓温通, 前 者要求火足气至, 产生即刻效 应, 危急 病症尤其需 要; 后者则要求徐徐调之, 注重积累效应, 适宜于慢 性疾病的治疗。总之, 艾灸温通作用的认识, 无论对 于艾灸的理论探讨还是临床应用, 都值得进一步深 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陆拯. 王肯堂医学全书[ M ] . 北京: 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1999: 13. 唐 宋 孙思邈. 备 急千金 要方[ M ] . 北 京: 人民卫 生出 版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M ]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社, 1982. 1958: 3252. 周楣声. 灸绳[ M ] .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8: 197- 201. 唐 元 明 唐 杨上善. 黄 帝内经 太素[ M ] . 北 京: 人民卫 生出 版 朱 震亨. 丹 溪心 法 [ M ] . 北京: 人民 卫生 出 版社, 李梴. 医学 入门[ M ] . 上海: 上 海科 学技术 文献 出 王 焘. 外 台 秘 要 [ M ]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社, 1965: 97. 2005: 36. 版社, 1997: 278. 1955: 61. 盛维忠. 薛立斋 医学全 书[ M ] . 北京: 中 国中医 药出 版 社, 1999: 218. 元 清 清 罗天益. 卫生 宝鉴 [ M ] . 北 京: 人民 卫生出 版社, 吴亦鼎. 神灸 经纶 [ M ] . 北 京: 中医 古籍出 版社, 高世栻. 医学真传[ M ] . 南京: 江苏 科学技术出 版 1987: 87. 1983: 2. 社, 1983: 54. 张波. 陈 日新 开 通经络 艾灸疗 法[ J] . 江西中 医药, 2006, 37( 1) : 7- 8. 丹波康赖. 医心方[ M ] . 北京 : 人民 卫生出版 社, 1955: 63. 明 杨继洲. 针灸 大成 [ M ] . 北 京: 人民 卫生出 版社, 2006. 项平, 夏有兵. 承 淡安 针灸经 验集 [ M ] . 上 海: 上海 科 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宋 闻人 耆年. 备 急 灸法 [ M ] . 北京: 人民 卫生 出 版 社, 1955: 13. 谢锡 亮. 谢 锡 亮 灸 法 [ M ] . 北 京: 人 民 军医 出 版 社, 2007: 284. ( 收稿日期: 2010 02 11, 马兰萍发稿)
为第一 。在艾灸治疗急性病症中, 温通作用不仅体 现在温阳救逆固脱方面, 也体现了祛风散寒止痛的 即时效应。明 龚廷贤在 万病回春 中载有用灸法 救治卒中、 厥、 暴 阴症中寒、 霍乱已死、 阴症 腹痛冷 极、 破伤风、 溺死等急症。灸法治疗急重症的文献记 载, 主要体现了温灸的急通作用。 此外, 古代医家也在实践中强调灸法 徐徐而调 之 的作用。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医案中多次提到温 灸 徐徐调之 , 如 辛未夏, 刑部王念颐公, 患咽嗌之 疾, 似有核上下于其间, 此疾在肺膈, 岂药饵所能愈。 东皋徐公推予针之, 取膻中、 气海, 下取三里二穴, 更 灸数十壮, 徐徐调之而痊 三 郎患面部疾, 数 载不愈 予针巨髎、 合谷等穴, 更灸三里, 徐徐调 之而愈
[ 15] 432 [ 15] 424
。 徐徐 调之 , 要求的就不是即 时效
应和急通, 而是累积效应和缓通, 这是多数慢性病症 艾灸治疗的原则。 一般来说, 对于经络阻滞、 气血不通的急重症, 艾灸治疗需要量大火足, 产生明显的即刻效应; 对于 痰浊瘀滞、 气血不畅的慢性疾病, 艾灸治疗可以量小 火缓、 徐徐温煦, 注重积累效应。即: 急通者 量 大火足, 一二次起效 即刻效应 破瘀、 逐痰; 积累效 缓通者 量 小 火 缓, 徐 徐 温 煦 之 应 化瘀、 化痰。
当代针灸医生也非常注重艾灸治疗的 缓急之 分, 如承淡安先生 临床应用灸法时 有这样的经验: 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 如疼痛、 痉挛等) , 艾炷宜稍 大、 壮数宜多; 若证候虚弱、 功能减退、 麻痹不仁、 痿 弛无力, 以小 炷而 多壮
[ 16] 65
。谢 锡亮
[ 1 8]
也 指出:
要掌握灸法技巧, 原则是艾炷由小到大、 由轻到重。 重病重灸, 轻病轻灸, 急病连续、 慢病间隔灸, 以患者 能耐受为度 。由此可见, 在临床应用艾灸治疗时, 应当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急慢, 针对性地选择温通 作用的缓或急。 5 小结 艾灸的温通作用是产生各种效应和治疗多种疾 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按照温通作用的程度, 临床可 以分为强温通和弱温通, 前者可以在施灸部位出现 明显的组织反应, 包括局部化脓等; 后者在施灸部位 不出现明显的组织破坏, 至多出现红晕等。按照温
颁发证书及学分: 应作者要求, 凡在本刊正式发表的文章均可颁发证书, 并注明学分。有需要者可直接汇款 50 元至本刊编辑部。请在汇款单附言栏内说明 证书费 及文章题目, 发表于何年何期。务必写清地址、 姓名、 当地 邮政编码, 以免有误。
本文关键词: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4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9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