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古今名医方论》、《绛雪园古方选注》胃脘痛方剂用药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9 05:51

  本文选题:胃脘痛 + 用药经验 ; 参考:《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筛选清代罗美著《古今名医方论》、王子接著《绛雪园古方选注》两部著作中治疗胃脘痛的专方,并通过与近10年现代期刊文献胃脘痛方剂对比,总结其中规律,为脾胃科常见的胃脘痛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用药、用方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参照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第三版《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等教材,逐个筛选两部著作中与治疗胃脘痛有关的方剂,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各个方剂中组成药物的频次、治法、四气、五味、归经逐个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然后使用SPSS20.0软件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治法统计;再对高频药物使用因子分析,通过对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找出其组方、用药规律;检索近10年现代文献关于胃脘痛治疗的方剂,对比古今用药、用方、治法的规律。结果药物频次统计方面表明,两部方书中治疗胃脘痛的相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的均为甘草、人参、半夏、大枣、黄连、生姜;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方面表明,古代医家治疗胃脘痛喜用性温、平、寒的药物,药味以辛、甘、苦味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在药物治法上,古代医家多用补益药,兼理气、温中、解表、清热、化湿、泻下等;通过古今对比,发现古人治疗胃脘痛多选用和解剂、温里剂、清热剂、泻下剂;现代中医师治疗胃脘痛在传统方剂的选择上使用更多的是补益剂、理气剂、和解剂。结论古代医家治疗胃脘痛选方以调和肝脾、温中祛寒、清解里热为主,现代人治疗胃脘痛在古人用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更肯定了古人经验的可靠。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th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algia in the past 10 years .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algia , which is mainly classified as spleen , stomach and lung meridians ,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vity pain , and the traditional prescription is mainly used for tonifying , regulating qi , warming middle ,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 , clearing heat , eliminating dampness , purgative and the like ;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英俊;中药治疗胃脘痛5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09期

2 陈丽华;胃脘痛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08期

3 杨元英;中药治疗胃脘痛209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5期

4 王美玲;胃愈汤治疗胃脘痛8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06期

5 吕建华;;开结除痞法治疗胃脘痛68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4年S1期

6 林辉;莫新民;;“胃脘痛”源流浅论[J];中医药导报;2006年08期

7 邓成秀;;浅谈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04期

8 吴彼;傅海燕;;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9 闫丽芳;张启明;王义国;张明鑫;白舒霞;;中医胃脘痛的25个临床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袁天平;;胃脘痛愈汤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戎绍奎;虞群;;胃脘痛致病因素(外因)浅析[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方先佩;;胃脘痛证治漫谈[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3 段天荀;;四黄灭幽汤治疗胃脘痛58例[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4 陶晓雁;陶源;李媛;于雁鸿;陈婧;叶超;李雪超;郎松;;传统医学气功功法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来法;;自拟胃疾康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应用[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波;韩宝玲;张海昕;;胃脘痛辨证施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7 陈庸登;陈岚;;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新思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赵贵;;推拿治疗胃脘痛42例临床观察[A];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及教育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黄泰基;龚枚;韦虹;何玲;林冰;林平;胡厚琴;;胃脘痛主证胃镜下征象相关分析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10 吕刚;;胃脘痛治疗经验琐谈[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古蔺县观文镇中医诊所 梅松政;胃脘痛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河北 刘建英;治疗胃脘痛的中成药[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白希琛 支燕生;按摩拉罐治疗胃脘痛[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赵荣立;胃脘痛的辨证施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5 张丽 陈慧娲;陈宝贵治疗胃脘痛八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高允旺;脑中风并胃脘痛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王改仙 周铭 岳林;王敏淑治胃脘痛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简便有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湖南 杨汉南;治胃脘痛验方[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副主任医师 陈树人;中成药治疗胃脘痛[N];家庭医生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东勇;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期胃脘痛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于晓;胃脘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何永;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陈静慧;基于数据挖掘明清时代胃脘痛医案舌诊与脉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韩立民;胃脘痛中医辨证规律与胃镜像及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闫忠红;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王为群;胃脘痛有效方药的筛选与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唐伟;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炳秀教授诊治胃脘痛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琳;《古今名医方论》、《绛雪园古方选注》胃脘痛方剂用药经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2 符仁;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辉;基于古籍医案的胃脘痛治疗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李媛;胃镜相与中医胃脘痛证候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李美樱;中医诊治胃脘痛学术源流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钟石磊;镇痛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孙江烨;疏肝理气药在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浅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司志伟;徐景藩教授诊治胃脘痛(慢性胃炎)证治规律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俪儒;针刺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10 纪意纯;晚清民国时期医家医案胃脘痛用药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9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99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