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证与症状”“辨证与辨
本文选题:症状 + 病证 ; 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病证与症状的关系""临床上如何确立病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必要性"三大议题;得出了依标本辨病机、遵缓急立先后,在此基础上参照西医诊断的结论;旨在说明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确立病名、辨析病证、把握病机三者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在关于"辨病"的讨论中,本文着重论述了作为现代中医,如何看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西医诊断等问题,指出了应在灵活借鉴、为我所用原则下衷中参西,以减少误诊、漏诊;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参照西医诊断进而扩展临床思路以提高疗效。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yndrome and symptom" and "how to establish the necessit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in clinic",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specimen,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riority and prior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diagnosis of western medicine is referred t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at in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ease nam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syndrome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pathogenesis should be combined organical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n the discussion of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treat the results of relevant auxiliary examination and western medicine diagnosis as a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use it flexibly and use it as our principle in order to reduce misdiagnosis. Missed diagno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diagnosis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expand the clinical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资助项目(No.2015-XAJLJJ-002)~~
【分类号】:R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天萍;越爱莲;雷英丽;;浅谈辨证与辨病[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任应秋;;略谈辨证与辨病[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3 鲁兆林;石学文;;辨病辨证辩[J];云南中医杂志;1980年04期
4 许积成;;也谈“辨病”与“辨证”[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5 耿义勤;孙西庆;;祖国医学的辨病思想[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陈华德;辨病与辨证结合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7 刘俐;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肺心病4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08期
8 邢殿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思路[J];河北中医;2002年03期
9 王志意;浅谈辨病与辩证[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12期
10 杨士元;浅谈辨病与辨证[J];光明中医;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玲玲;;略论中医临床诊疗现代化——辨证与辨病[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国源;;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辨病与辨证[A];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贾澜;;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探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张再良;;谈仲景的辨病与辨证[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希忠;马桂英;;浅谈中医的辨证与辨病[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林宗广;;再论辨病与辨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徐云生;;从症、证、病的概念谈辨证与辨病的关系[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闫肃;李建华;;浅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9 高思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治糖尿病[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刘永臣;;浅谈中医的辨病证施治[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 仝小林 整理 王宁;中医应多多研究辨病方[N];健康报;2014年
2 刘南燕;重视辨病 善用专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3 郑访江;对“辨病”与“辨证”的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白 及;临床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常 宇;辨证还是辨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马芳;谈辨病与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王今觉;掌握“辨病证医药学” 切实提高临床疗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福建中医药大学 李灿东;“辨证”与“辨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高长玉 韩树芬;对辨病分期分型与辨证相结合的再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马芳;谈辨病与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纳顺达来;古印度阿育吠陀医经《辨病诊脉》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新贤;辨病辨证相结合论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黄柯华;论“辨病”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及实践方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杨蓉;血塞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辨病与辩证的用药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0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