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医之五音古代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5 01:41

  本文选题:中医之五音 + 角徵宫商羽 ; 参考:《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五音即“角徵宫商羽”,是古人认识声音的方法之一,本属于音律范畴,被《黄帝内经》引入中医理论,并形成一定体系。“中医之五音”研究,即五音在中医理论中的含义与应用。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以汉以前文史文献和历代医学文献中记载五音的文字为研究对象,来探析中医之五音的内涵。因《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春秋战国之秦汉之际,所以对于文史文献,选择汉以前的为主。对于古代的医学文献,分为《内经》《难经》、医经注解、非医经类三大块。共查阅300余种古籍,其中记载五音的有50余种。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概述医学古籍和非医学古籍中五音记载的概况、涵义及应用。第二部分,具体阐述分析文史文献中五音的内涵及应用。其中记载的五音内容虽然不多,但对五音的认识和应用较为丰富。首先古人认为“声”与“音”是不同的概念,“角徵宫商羽”是古人认识声音的方法之一。这一理论与认识,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中的五音。在阐述五音内涵方面,有从字义、定量描述、听觉感受等角度的描述。在五音的应用方面,有应用于医学、相学、军事、政治等方面。第三部分,介绍医经中的五音记载情况。医经包括《黄帝内经》和《难经》。根据马继兴先生的研究,《黄帝内经》体系包括《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研究以《素问》和《灵枢》契入,五音的文字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一,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中,五音与五行、五脏对应;其二,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五音五味》中,将“角徵宫商羽”与“上、太、少、左、右、叛、,

本文编号:2019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19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