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证理论源流考
本文选题:脾胃湿热 + 脾胃湿热证 ; 参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1期
【摘要】:脾胃湿热理论奠基于秦汉时期,晋隋时期有所发展。宋元是脾胃湿热理论建立和形成时期,元代朱丹溪首次提出了"脾胃湿热"一词,明清时期对于脾胃湿热的认识有所拓展和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证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脾胃湿热证"被正式提出并被作为规范证侯名。
[Abstract]:The theory of dampness and 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was founded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developed in Jin and Sui dynasties. Song and Yuan Dynasty was the period when the theory of dampness and 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was established and formed. Zhu Danxi put forward the term "dampness and 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for the first time in Yuan Dynasty. The understanding of dampness and 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was expanded and enrich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CM syndrome research, "spleen and stomach dampness and heat syndrome" has been formally put forward and taken as the standard name of syndrome.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项目(No.2012FY130100)~~
【分类号】:R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鹤轩,杨强;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0期
2 史文彬;沈洪;;历代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述[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周正,黄志新,劳绍贤;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3年06期
4 劳绍贤,陈更新;脾胃湿热证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翁晓红;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新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合国,陈更新,吕冠华,劳绍贤;脾胃湿热证源流探微[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傅肖岩;卞兆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3期
9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本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06年04期
10 翁晓红;肖林榕;杨春波;;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研究揽要[J];光明中医;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学平;时昭红;;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杨春波;柯晓;傅肖岩;李秀娟;胡光宏;;脾胃湿热证研究的初步揭示[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列城;张晓辉;;脾胃湿热证论治浅析[A];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吕文亮;陈琳;高清华;周燕萍;刘林;周慧敏;;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回顾及今后研究思路探讨[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坚;梅武轩;黄志新;;脾胃湿热证研究动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廖荣鑫;周福生;许仕杰;陶双友;;中医脾胃湿热证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罗琦;刘凤斌;廖荣鑫;;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万莹;吕文亮;;近二十年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劳绍贤;胡玲;;脾胃湿热证研究概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晴清;脾胃湿热证与辅助性T细胞1/2平衡及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国辉;脾胃湿热证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的数据挖掘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廖荣鑫;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马剑颖;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林坚;脾胃湿热证与三叶因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韦嵩;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复制及其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王洪京;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欧阳宏;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研究及以药测证方法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吴娟;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和中药的干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利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与脾胃湿热证蛋白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刘西洋;中药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microRNA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亮;基于代谢组学“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生物学基础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杨健坤;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血清蛋白组学验证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学虹;基于数据挖掘的脾胃湿热证辩治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向菊;脾胃湿热证与胃肠动力的关系及方药治疗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7 章源;陈意教授治疗脾胃湿热证用药经验的聚类分析[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温国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转录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谭永振;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量化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陈韵如;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的微生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6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