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医证型与患者影响因素及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痛风 + 中医证型 ; 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临床医学院收集的160例痛风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型,探讨痛风中医证型与患者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痛风中医证候的发病特点及规律,建立痛风统一的中医证候规范,为痛风病因预防、临床治疗等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有效降低痛风发病率及复发率。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设计临床调查表,收集符合原发性痛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由2名主治或以上医师进行证型辨证分型,辨证一致者入组,分别统计各证型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发病年龄、病程、诱发因素等)、症状指标(首发部位、痛风石、关节畸形等)、合并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或2型糖尿病、脂肪肝、胆肾输尿管结石)及实验室指标(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对数据库中的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及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发病特点:痛风患病率男:女=52.3:1,好发于31-4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8.17±11.89岁,超重和肥胖患者112例(70%),从事脑力职业的人数最多102例(63.8%),高中及以上学历133例(83.1%)。2.病史及临床症状情况:病程最短者2周,最长者30年,平均病程6.65±5.79年,以1-5年及5-10年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1.3%、30%,病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示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痰瘀痹阻型的病程最长,其余依次为脾虚湿阻湿热蕴结肝肾阴虚型;有家族史的患者39例(24.4%);诱发因素是高嘌呤饮食饮酒劳累受寒外伤;首发部位依次为单侧跖趾关节单侧踝关节单侧足背单膝关节单侧足跟双侧跖趾关节、双侧足背、双膝关节双侧踝关节单侧腕关节;合并有脂肪肝61例(38.13%),高脂血症49例(30.63%),胆肾输尿管结石36例(22.5%),高血压29例(18.13%),高血糖或糖尿病14例(8.75%),患者的合并症与中医证型经卡方检验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调查有痛风石的患者40例(25%),有关节畸形的患者22例(13.75%),痛风石、关节畸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别经卡方检验示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痹阻型最易形成痛风石、关节畸形。3.实验室指标情况:血尿酸异常者128例(80%),最小值228umol/L,最大值939umol/L,平均值5.92±175.86umol/L,血尿酸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湿热蕴结证型的血尿酸平均值最大,其余依次为痰瘀痹阻型、脾虚湿阻型、肝肾阴虚型;血肌酐异常者37例(23.13%),最小值45umol/L,最大值274umol/L,平均值98.48±29.44umol/L,经Tamhane's T2检验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平均值肝肾阴虚型痰瘀痹阻湿热蕴结脾虚湿阻型;甘油三酯(TG)异常者108例(67.5%),总胆固醇(TC)异常者112例(70%),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者43例(26.9%),低密度脂蛋白(LDL)异常者58例(36.3%),空腹血糖(FBG)异常者59例(36.88%),血沉(ESR)异常者122例(76.25%)及C-反应蛋白(CRP)异常者116例(72.5%),血脂4项、FBG、ESR、CRP与痛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别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示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原发性痛风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160例原发性痛风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型最为常见,肝肾阴虚型最少见,痰瘀痹阻型又多于脾虚湿阻型。2.本研究表明痰瘀痹阻型的病程较最长,且最易形成痛风石及关节畸形。3.本研究提示血尿酸值、血肌酐值可分别作为痛风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的一个客观辩证指标。4.本研究还发现痛风患者的血脂4项(TG、TC、HDL、LDL)及空腹血糖异常的概率较高。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ndrome type of gou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ut in 160 patients with gout collected from the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affiliated to Shenzhe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establish a unifie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pecification for gout .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two main or more physicians . The study was as follows : The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epidemiology cross - sectional investigation , the clinical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the general data of the syndrome type patients ( including the age , the disease course , the induced factors , etc . ) , the symptoms ( hyperlipemia , hypertension , hyperglycemia or type 2 diabetes , fatty liver , gallbladder and kidney ureteral calculi ) and laboratory indexes ( blood uric acid , creatinine , total cholesterol , triglyceride ,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fasting blood sugar , ESR , C - reactive protein ) .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 . The incidence of gout is male : female = 52.3 : 1 , the average disease duration is 38.17 卤 11.89 years old , the average disease course is 6.65 卤 5.79 years , the ratio of the disease history and clinical symptoms is 31.17 卤 11.89 years old , the average disease course is 6.65 卤 5.79 years .
39 patients with family history ( 24 . 4 % ) ;
The inducing factors were high purine diet ,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cold injury . The first part was unilateral toe joint unilateral ankle joint unilateral foot sole single knee joint , bilateral plantar toe joint , bilateral foot back , bilateral ankle joint unilateral wrist joint ;
There were 61 cases of fatty liver ( 38.13 % ) , 49 cases of hyperlipemia ( 30.63 % ) , 36 cases ( 22.5 % ) , 29 cases of hypertension ( 18.13 % ) , hyperglycemia or diabetes in 14 cases ( 8.75 % ) .
There were 40 ( 25 % ) patients with gout , 22 cases ( 13.75 % ) with joint deformity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uty stone , joint deformit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 P < 0.05 ) .
37 cases ( 23.13 % ) of blood creatinine were abnormal , the minimum value was 45 mol / L , the maximum value was 274渭mol / L , the average value was 98.48 卤 29.44渭mol / L , and the mean value was 98.48 卤 29.44渭mol / L . The mean value of Tamhane ' s T2 tes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There were 108 cases of abnormal triglyceride ( TG ) , 112 cases of total cholesterol ( TC ) , 112 case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 HDL ) , 58 cases ( 36.88 % )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 , 122 cases ( 76.25 % )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ESR ) , and more than spleen deficiency wet resistance type .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志荣;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例中医证型分析[J];江苏中医;1996年07期
2 刘景泉;活动期消化性溃疡330例中医证型分析[J];中医药通报;2002年02期
3 朱国曙,张闽光,李劲亮;632例单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药;2003年02期
4 高月求,王灵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5 吴福宁,李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齐昕,程志清,王子宽;浙江省绍兴市城区高血压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徐顺贵,刘隆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实质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3期
8 杨进良;慢性乙肝临床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S1期
9 王黎君;;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5年12期
10 陆文烈;;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核酸指标的关系[J];湖北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晓香;李新民;;8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2 钟晓香;李新民;;8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宓余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徐晓婧;杨大国;冉云;吴其恺;刘晓晖;;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邢淑丽;何靖涛;;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及变证规律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徐光耀;唐福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凌琪华;陈建杰;齐艳艳;杨婉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胡学军;柏正平;谭光波;;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唐凤英 胡随瑜 喻长远;可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中医证型分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景峰;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方兴未艾[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吴荣祖 牟荣英 唐亚萍;慢性胃肠疾病中医证型覆盖统计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易建新 张敏州 李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杨璞;胖也分“白、红、黄、黑”[N];大众卫生报;2014年
6 通讯员 杨璞;胖子也分白红黄黑[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利芹;近期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吴健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显红;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感性和中医证型的关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黄智莉;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多元统计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大伟;静脉血栓栓塞症易栓因素的研究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樊平;不同地区IgA肾病中医证型、临床病理改变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张学斌;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COX-1)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立昌;IgA肾病患者体质、黏膜炎症、中医证型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李世林;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玲;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玉衡;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Touch)评价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莎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波;PCI术后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现状与中医证型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娇;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及通降颗粒治疗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孙庆亮;基于聚类分析对常见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力;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冲击图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张百灵;慢性咳嗽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曾吉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王岚嵩;162例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9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