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甘蓝软腐病发病因素_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1 20:06

  本文关键词:发病相关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 首席医学网      2011年10月17日 21:33:36 Monday  

 

  加入收藏夹   官方投稿信息

作者:黄 英    作者单位:54520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发病因素提出具体的护理对策。[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社会心理应激及不良生活方式是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因素。[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因素,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服药指导、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非甾体抗炎药物;护理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直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炎症[1]。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近年来,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社会因素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因此,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日常护理在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进行论述。

  1 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

  1.1 HP感染

  有研究显示,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HP感染率在胃溃疡为80%~90%,在十二指肠溃疡为90%~100%[3]。HP凭借自身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型上皮(胃和有胃化生的十二指肠)定植,诱发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损害黏膜的防御/修复屏障;另一方面,HP感染可促进胃泌素和胃酸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两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1.2 非甾体抗炎药

  近年来,HP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随着人群干扰HP的下降而降低,而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性溃疡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长期摄入NSAIDs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妨碍溃疡愈合,增加溃疡出血和复发率,引起穿孔的并发症。由于摄入NSAIDs药物后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较十二指肠黏膜长,因而与胃溃疡的关系更为密切。内镜观察约50%的长期服用该药物的病人有胃十二指肠黏膜出血点和/或糜烂,5%~30%的病人可发生消化性溃疡[4]。

  1.3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和精神创伤等应激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一定关系[5]。当机体处于高度紧张或应激状态时,可产生神经内分泌、生理、免疫功能及心理行为方面的改变,此时,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胃黏膜上的G细胞和壁细胞受到刺激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损伤胃黏膜,发生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病人与正常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认知评价和心理防御方式,这些均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中介因素。

  1.4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烟中的毒性物质可造成壁细胞增生,增加胃酸的分泌并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引起胆汁反流,破坏胃肠道的酸碱度和正常环境;过量饮酒病人容易发生胃穿孔,也会造成胃酸分泌增加,改变胃液的正常成分,破坏胃内环境。食盐量过高、进食纤维素不足、饮浓咖啡浓茶等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食盐量过多抑制体内前列腺素E的合成,增加胃酸分泌,长期的胃酸刺激会使胃黏膜损伤而诱发溃疡。

  2 护理对策

  2.1 根除HP治疗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可使大多数HP相关性溃疡病人完全达到治疗目的。国际上已对HP相关性溃疡的处理达成共识,即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不论活动或静止,不论有无并发症,均应该进行抗HP治疗。由于大多数抗生素在胃内低pH的环境中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膜层到达细菌,因此HP感染不易根除。到目前为止,尚无单一药物可以有效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抗酸分泌剂或起协同作用的铋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临床多采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加用阿莫西林(或四环素)、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和呋喃唑酮等抗生素中的两种,组成三联疗法。疗程一般为7 d,初次治疗失败者,可用PPI、枸橼酸铋钾合并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另外,HP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指导病人处理好排泄物或呕吐物等,教育病人及家属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2 服药指导

  指导病人减少不必要的NSAIDs使用,NSAIDs相关性溃疡停服药物后,可用常规抗溃疡方案进行治疗。如不能停服NSAIDs,则应选择PPI治疗。当病情需要继续服用NSAIDs时,应尽可能选择对胃肠道黏膜损害较小的药物,或在临床上新近开始应用的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6]。对于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高龄病人、有严重疾病等因素对溃疡及并发症不能耐受者,或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凝药等病人,可预防性使用抗溃疡药物,如PPI或米索前列醇。

  2.3 心理护理

  消化性溃疡病人具有与常人不同的情志反应,常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因而,重视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一件首要的工作。在护理工作中经常与病人聊天,详细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通过采用启发、劝导、解释等方法,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消除顾虑,介绍成功病例,树立病人的信心,取得病人对治疗措施的配合,还可配合精神放松法、气功松弛法、呼吸控制训练法及自我催眠等减少或防止溃疡的发生。另外,病人家属对病人的支持,也对其心理及身体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鼓励病人家属与病人沟通并给予病人支持与力量。

  2.4 健康教育

  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如有焦虑不安,应予开导,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指导病人合理饮食,三餐要有规律、定时进食,建立正常的消化道活动节律;饮食结构要全面、营养,多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泄的顺畅,避免过咸食物、辛辣及浓茶、咖啡等饮料[7]。牛乳和豆浆内所含的蛋白质和钙离子能够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多饮。小量、多次进餐,,可有效避免胃部扩张和强烈蠕动,并能充分中和胃分泌。吸烟、饮酒病人,应及时戒除。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慢性病,机体感染HP及服用NSAIDs是患病的主要病因。同时,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即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因素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绪波动等应急因素对胃的生理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可导致溃疡发生或病情加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刺激消化道,对胃肠黏膜的组织结构和黏液屏障造成破坏;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及刺激性食物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和消化道的功能。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除了药物应用之外,给予合理的护理工作,鼓励病人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对促进疾病的康复均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英梅.30例消化性溃疡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36.

  [2] 徐福秋.心理治疗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4:9.

  [3] 萧树东.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8401.

  [4] 张峰,雷秀玲.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肠道细胞凋亡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4,10(8):472473.

  [5] 孙轻骑.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防御方式与潜在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66167.

  [6] 刘海莹,吕欣,王红梅,等.老人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1,16(7):436438.

  [7] 李雪峰,刘红,石健,等.护士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3):2728.

  (本文编辑 郭海瑞)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本文关键词:发病相关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10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