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贯针脉:《黄帝内经》针刺诊治“气”思想钩沉
[Abstract]:Huangdi Neijing is rich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pulse diagnosis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the fault of classical medical book understanding, the inheritance of this aspect is relatively weak. A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exposition, Qi is far from being thoroughly interpreted. In view of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acupunctur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based on context,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various annotators, the connotation of "Qi" is explained, and the concept of "Qi mouth"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puls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agnosis of the collaterals and the theory of acupuncture and pulse diagnosi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Qi" embodied in it is discussed in depth,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ole of acupuncture in far treat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s' thoughts projected from it are analyze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3CB 532006)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No.CX 201607)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京生;经脉与脉诊的早期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赵京生,史欣德;针灸与脉诊之关系初探[J];江苏中医;199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欣然;王天芳;;中医脉诊起源——“脉”的医学知识衍生与脉诊学源流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2 李建民;;“羊矢”之谜与中医肌肉的身体观[J];中医药文化;2016年03期
3 郭现辉;程艳婷;;浅谈经脉、络脉、血脉的区别及与脉诊的关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胡光勇;张建斌;;试论针灸首次效应[J];中国针灸;2016年01期
5 王宝华;;论《脉书》“相脉之道”的诊断价值[J];北京中医药;2015年09期
6 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年08期
7 赵京生;;经脉系统的重构[J];中国针灸;2013年12期
8 林磊;图娅;;经脉的发现与脉诊的关系新探[J];针刺研究;2011年05期
9 罗鸿宇;;《内经》经络虚实辨别方法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0年08期
10 张树剑;;“守神”辨析[J];中国针灸;2009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茂良;运用中医理论,提高针灸疗效[J];针刺研究;1988年01期
2 赵学斌;;针刺且应存气[J];中医药研究;198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松堤;COMBINED TREATMENT OF 28 CASES OF CHRONIC COLITIS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年01期
2 袁民;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WITH FIFTY-YING-ACUPUNCTURE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年02期
3 王晓阳;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OINT DIGITAL PRESSING FOR TREATING IRRITABLE SYMPTOMS AND SIGNS OF POSTOPERATION OF MYOPORTHOSI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2年03期
4 胡幼平,杨运宽;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DIFFERENT NEEDLING METHOD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2年04期
5 周莲菊,赵敏,刘绍武,曾萍,张莉,薄红;《〈黄帝内经〉计算机检索》系统[J];天津中医;2002年04期
6 党炳林;简论《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J];陕西中医;2003年10期
7 赵彬元,梁永林;《黄帝内经》中“变化”刍议[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高新民;《黄帝内经》易学思想简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邱德文,彭荣琛;《黄帝内经》概论(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刘翔;《黄帝内经》书名来源之探讨[J];河南中医;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亚利;;《黄帝内经》体质分类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潮;徐平;;《黄帝内经》对健康人的认识浅探[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沙涛;沙恒玉;许纪超;;《黄帝内经》中省略的学术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黄帝内经》中的比喻错综举备互文之法[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聂金娜;蔡万德;;《黄帝内经》中对体质理论的阐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也陶;陆军;李捷玮;潘慧巍;时善全;吴胜兵;;五佊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7 罗栋;;《黄帝内经》的内涵浅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齐南;刘凯军;章文春;周志刚;许新晖;吴晓莉;肖永娟;;《黄帝内经》案例式教学的设计与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白裕相;;《黄帝内经》的类比推理方法论[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翠翠;高健生;;《黄帝内经》“搏”讹为“搏”举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鸣;他翻译了《黄帝内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岛石;曲黎敏:穿越时空的《黄帝内经》偷听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问世 时间之争成因[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4 邹建锋;75%大学生不知《黄帝内经》[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大洲 生科 王云 金刚;应城县举行《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奠基暨名家墨书首发式[N];陇东报;2007年
6 何少初;《黄帝内经》书名的文化内涵[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任秀玲;《黄帝内经》中的“常变”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陈翠翠邋高健生;《黄帝内经》dv讹为搏举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岛石;《黄帝内经》奠基中医传统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莹;养生书借力传统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2 郑佐桓;《黄帝内经》积聚类疾病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敏;《黄帝内经》合和心理学思想探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詹秀苓(Shirley Jan);中医的整体治疗与现代身心灵治疗之灵性养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贺娜娜;“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吴季庭;《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徐月英;《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申瑞华;《四书》修身思想对促进《黄帝内经》养生实践的意义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超中;《黄帝内经》的道与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磊;《黄帝内经》的身体观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姬智;《黄帝内经》“气”理论哲学思想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申飞宇;《黄帝内经素问》英译史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琳;《黄帝内经》之“五音”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任雅娟;《黄帝内经》文化信息的解读与翻译[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金福鑫;《黄帝内经》眼科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许登玖;《黄帝内经》五官科病症概念及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王旭;《黄帝内经》鼻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之光;《黄帝内经》五脏“执两端”思想的相关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10 李蝶;通过指称对比研究《黄帝内经素问》四个译本借代手法的翻译策略[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53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15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