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宁神穴对偏头痛患者血清IgG、IgM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11 17:29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宁神穴结合常规穴位治疗偏头痛与针刺常规穴位治疗偏头痛患者血清IgG、IgM的变化,探讨针刺宁神穴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宁神穴结合常规穴位)和对照组(常规穴位),每组30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的变化及伴随症状,用头痛积分法记录积分,测定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gG、IgM的值。结果1.两组经治疗后均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gG、IgM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结论1.针刺宁神穴对偏头痛有显著疗效。2.针刺宁神穴治疗偏头痛能降低患者血清IgG、IgM的含量。3.针刺宁神穴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血清IgG、IgM的含量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Ningshen point in treating migraine by 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serum IgGG IgM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Ningshen poin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cupoint therapy and by acupuncture routine acupoint therap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ingshen acupoin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cupoints)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oints).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for 2 courses. The frequency, degree, duration and associated symptoms of headache attack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The score was recorded by the headache integral method, and the serum IgGG IgM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1. The two groups were effective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 2.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IgGG IgM in both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ecreas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1. Acupuncture at Ningshen point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on migraine. Acupuncture at Ningshen point for migraine can reduce the serum IgGN IgM content. 3.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Ningshen point in treating migraine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serum IgGG IgM content.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亚军,滕军放,王春燕,方树友;偏头痛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年03期

2 李广安,李金芳,刘洪玲,程立新;偏头痛患者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3 陈志强,洪加林,孙晟,朱敏;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5年06期

4 Hershey A.D.,Powers S.W ,陈云春;偏头痛及慢性偏头痛患者的基因组异常:血液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提示血小板出现异常[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4期

5 Anagnostou E.,Mitsikostas D.D. ,郭俊;偏头痛患者的时间知觉:一项实验性配对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6 Hamelsky S.W.,Lipton R.B. ,Stewart W.F. ,夏峰;采用支付意愿模式评估偏头痛患者的负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7 程伟进 ,胡红玲 ,蓝利民;偏头痛患者的情绪[J];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10期

8 Oelkers-Ax R.;Parzer P.;ReschF.;Weisbrod M. ;夏峰;;图像反转习惯范例调查偏头痛患者早期视觉处理的成熟度发生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9期

9 Foley K.A.;Cady R.;Martin V.;江山;;早期和轻度治疗:确诊偏头痛患者服用药物的时机[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10 Aurora S.K.;Barrodale P.;Chronicle E.P.;Mulleners W.M.;江山;;慢性和发作性偏头痛患者的皮质抑制减少和所表示的疾病谱[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贤平;易飞;;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凤鹏;于生元;董钊;姜磊;邱恩超;刘若卓;;偏头痛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3 许贤平;易飞;;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查[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秦近近;陈春富;;肥胖指标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5 袁鸣芳;何世民;蒋健;;灵通胶囊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薛慎伍;;老年偏头痛患者血细胞钙含量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余海;朱海兵;钟善全;刘铮;赖燕蔚;;偏头痛患者的皮肤异常性疼痛[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运锋;周冀英;谭戈;李雪莲;冉丽;陈力学;;神经内科门诊偏头痛患者头痛频率相关性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正银;杨新荣;;健康教育对偏头痛患者干预作用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薛慎伍;;老年颈动脉病变偏头痛患者血细胞中钙含量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杨浦 吴永国;偏头痛患者要注意些什么?[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北京市西苑医院神经二科 吴妍彦 张宝利;偏头痛患者吃东西要当心[N];健康报;2009年

3 袁浩龙;偏头痛患者的冬季保健[N];江苏经济报;2001年

4 阿胜 编译;“头痛”令人真头痛[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特异性症状治疗药物应受重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金良;女性为何多头痛[N];云南科技报;2002年

7 益生;麻醉剂往往对非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无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慢性每天头痛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丁香;鲜为人知的疼痛事实[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王功立;辨明头痛类型 荐药不再“头痛”[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娜;预防性治疗对偏头痛患者中枢敏化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喻大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薛婷;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勇;针刺治疗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任毅;针刺足临泣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影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生;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磁共振成像异常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华祥;偏头痛患者头晕的调查及预防性药物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3 许飞;基于磁共振影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功能改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杜菡萏;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和结构影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沈玫彤;偏头痛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水平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晓霞;高原地区偏头痛患者诊治情况及诱发因素分析[D];青海大学;2016年

7 蔡涛键;平衡针灸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穴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刁晓君;偏头痛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邓光辉;中国云南地区汉族偏头痛患者的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吴迪;偏头痛患者静息态神经网络的脑磁图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77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177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