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药规律_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用药规律分析(传统医药)
本文关键词:用药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用药规律分析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脂肪肝的药物就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脂肪肝的治疗西医多应用降脂药物,但不少药物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疗程较长、效果不够理想,应用不当还会损伤肝脏,加重病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副作用小、适宜长期服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为了给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依据,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数据库”,查阅了1994~200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防治脂肪肝取得较好疗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313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化瘀祛湿治其根本
313篇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报道中,共用中药178味,使用次数在70次以上者共有12味,为最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使用次数在30次以上者共有12味,是较常用的脂肪肝治疗用药。
24味最常用和较常用于脂肪肝治疗的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3味,其他几味如赤芍、三七等虽归入其他类别,,但在脂肪肝的治疗中通常是把它们作为活血化瘀药应用的;具有利水渗湿作用的中药有5味。上述两类药的使用率分别是85.6%和84.3%,在各类药中是最高的。这表明大部分医家都认为活血化瘀法与利水渗湿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大法,进一步说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水湿内停、瘀血痹阻有密切关系。
在运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大多选择了归于肝经之药,根据其排序情况看,排在前5位的是丹参、郁金、姜黄、莪术和桃仁,药性也是由弱转强,而虫类药、大毒峻猛之药少见,仍符合慢性病治宜缓图,不宜急攻的原则。现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药有着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保肝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理气有利于活血,理气药共用了15味,使用率为47.3%,可见理气药在脂肪肝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利水渗湿药虽共用药15味,但其使用率占了84.3%。脂肪肝的发病病位在肝,但与脾胃紧密相关。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常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停滞于肝,化生脂膏而为病。因此,运用利水渗湿药一方面可运化水湿,另一方面可以健脾化滞。故健脾祛湿化滞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方法。从利水渗湿药的使用可以发现,药物多归于脾、胃、肝、胆、膀胱经,提示脂肪肝的治疗应从脾、胃、肝、胆入手,大多运用甘淡平和之药。过分用苦寒峻猛之药反会伤及脾胃,而不利于水湿邪气之消散。且脂肪肝发病患者以体型偏胖者居多,肥人多湿,亦符合从湿论治的思路。现代研究也表明,利水渗湿药有明显治疗脂肪肝的效果,具有保肝、降血脂等作用。
湿与热常互结为患,且多蕴扰肝胆。脂肪肝治疗中清热药共用了28味,用药数居各类药物之首,使用率达64.2%,位居第4。选用的药大多具有清肝热祛湿浊之功,提示湿热蕴结肝胆亦是脂肪肝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医者治疗脂肪肝多运用清热祛湿的方法和药物是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的。
■消导补泄诸法各显其效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综合性病症,病程较长,不易速愈,久病必伤正气,所以,扶助正气亦是治疗脂肪肝很重要的一方面。笔者统计结果表明,脂肪肝的治疗很重视扶正,扶正药物涉及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各方面。补气药共用11味,使用率58.8%,位居第5位。其中补血药应用比较集中,虽仅用4味,但使用率高达56.2%,说明医者在脂肪肝的治疗中亦很重视“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补阴药共有5味,使用率为20.4%,补阳药9味,使用率仅为6.0%,提示阴虚和阳虚型的脂肪肝较为少见。补益药中用的较多的是首乌、白术、黄芪、白芍及当归等。这些药大多以温平甘为主,正如李东垣言:“大抵饮食劳倦所得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以温平甘多辛少之药治,是其本法也。”从这些药物的排序及特性观察可发现,用药体现了药物清补肝肾、滋阴补阳均不太过的特征。补益药中的甘草使用次数共有50次,但由于甘草常作为一种调和药性的中药,在此并未将其置于常用抗脂肪肝药物当中。
在313篇文献中,山楂的使用是最多的,次数达228次,可见山楂在治疗脂肪肝中有其独到之处,受到医者的格外青睐。脂肪肝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并且与饮食因素紧密相关,而山楂归脾、胃、肝经,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之功,此药既可消化肉食积滞,又可活血散瘀,是治疗脂肪肝的常用药物。而消食药对于久病患者来说更可以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日用本草》言其:“化食积,行结气,健脾宽膈,消血痞气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水解,所含的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因此成为现代防治脂肪肝最常用的中药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柴胡虽属解表药,但其既是肝经的引经药,又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是肝病中的常用药。现代药理证明,柴胡具有保护肝细胞损伤和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的作用,因此深受医者的重视。
此外,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半夏和补益药中的绞股蓝,芳香化湿药中的苍术,止血药中的三七,收涩药中的五味子都是常被选用的中药,这些中药均具多种功效,从不同侧面达到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也符合脂肪肝多病因综合作用的病机特点。目前,单味中药中以丹参、山楂、泽泻、绞股蓝对肝病治疗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较多,其药理作用亦得到现代中西医家的肯定。
综上所述,由于脂肪肝的致病因素众多,病机复杂且多有兼夹,故在治疗时应辨证论治,多法联用,不能只行一法。不难发现,活血化瘀、祛湿化浊是治疗脂肪肝的最基本方法,并应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配合应用清热、理气、化痰、健脾、疏肝、消食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杨钦河 凌家生 吴伟康)(杨钦河;凌家生;吴伟康)
本文关键词:用药规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