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张力平衡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观察

发布时间:2016-12-21 11:43

  本文关键词:张力平衡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年

张力平衡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观察

吴宗蔚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张力平衡针法与醒脑开窍针法两者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针刺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将符合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59例患者,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张力平衡针组和醒脑开窍针组,张力平衡针组30例,醒脑开窍针组29例。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之上分别予张力平衡针法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I指数评定、中医证候积分评定4项指标的变化,并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 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I指数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肌张力,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2.治疗后两组间改良Ashworth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方面,张力平衡针组优于醒脑开窍针组。 3.在改良BI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及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临床疗效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方面,两种治疗方法差异不大。 结论: 1.张力平衡针法与醒脑开窍针法均能有效降低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肌张力,并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2.在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方面,张力平衡针法略优于醒脑开窍针法; 3.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及临床疗效方面,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疗效,差异不大; 4.张力平衡针法与醒脑开窍针法均可有效促进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张力平衡针法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方面疗效更优,临床医者在治疗时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涛华;杨文明;;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发生机制及干预[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2 石艺华;黄旭明;曾垂魁;罗云娥;廖迪;;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年16期

3 陈素菊;;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1年19期

4 马志英;王秋云;;按期分经电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期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9年09期

5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例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5年01期

6 马辉;熊嘉玮;倪光夏;;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3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年12期

7 李宝国;张东淑;;艾灸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选穴对比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年01期

8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9 凌振芬,鲁佑瑜;妙纳治疗3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02期

10 王颖;韩为;郭铁;张道宗;;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宪;痰瘀同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2 李珍武;自拟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3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4 梁文珍,陆耘;化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5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6 潘天慧,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刘春丽;中药基本方辨证运用对崩漏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7 王颖,杨骏;针刺风池、风府穴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8 陈海燕,金杰;辨证选用中药静脉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124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9 陈玉英,张唐颂,陈马养;活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10 高学清,刘超;自制三叶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浊内阻型12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方家;刘丽华;刘中勇;;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3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贵林;孙田子;;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干预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付晶晶;;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韩国刚;;针刺天枢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照日格图;王洪波;陈慕芝;;雪莲口服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蔼平;陈爱林;张俊莉;王素芝;白琳;徐鹏刚;刘英纯;任宝娣;王颖;董军胜;樊亚红;赵君;;化瘀消痹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衣蕾;吉海旺;;祛风止痛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20例[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李俊;杨海洲;吉玲玲;吴元建;王卫;;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秦伟夫;益气复原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海;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方证相应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建英;强直性脊柱炎证治规律研究与补肾中药治疗系统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王荣;补肾活血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钟雪玉;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宁;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内分泌特征及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2mRNA的表达[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郝平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范宏元;循膀胱经背俞穴弹拨法合针灸治疗寒湿阻络型大骨节病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波;强筋壮骨通痹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姚璐莎;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申聪;回神醒脑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瘀阻清窍型)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郑远方;化痰祛瘀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谭芳;脂康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强;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戴映;丹参注射液联合吉粒芬诱导中风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蔡恩承;复方胆宁片配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黄益桃;医用臭氧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张闻东,陈幸生,李佩芳,俞红五,陈颖,周婷,韩为;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初步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2 谢智慧,苏日克;刺五加液合化栓汤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97年01期

3 金荣疆;朱天民;王倩;;电针拮抗肌腧穴复合易化技术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王维治,孙威,王化冰;腔隙性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5 王荔,宋素梅,宋艳玲;脑干梗塞的临床特点与MRI检查特征[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8期

6 钟广伟,李炜,李臻琰,王素娥,唐红梅,邓干初,龙春香,刘远珍;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9期

7 刘小艳;付耀高;赵志华;;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J];广东医学;2006年11期

8 沈建红;欧海宁;沈嫱;崔健嫦;陈红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谢瑞满;;巴氯芬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6年03期

10 王俊华;李海峰;何小阔;;运动点神经松解术对严重痉挛状态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刚,徐以增,)刘本房;“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74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0年06期

2 谢步霓,赵仓焕;醒脑开窍法治疗抑郁症探讨[J];四川中医;2004年04期

3 吴耀坤,张奉梅,梁勋,李建民;醒脑开窍针法并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催醒作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赵红;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分层随机对照[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31期

5 李慧,梁伟雄,郭新峰;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顾艳明;;“醒脑开窍”针法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9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7 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12期

8 陈匡;杨晓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急性失神疾病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9 薛金缓;;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43例[J];河南中医;2011年08期

10 宋春丽;远慧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洁;闫明茹;郑宇;任晓暄;张露芬;;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急性期S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A];第十五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暨第十一届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高军大;;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体会[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3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符文杰;胡静君;;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瘫伴发语言障碍[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符文杰;胡静君;;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瘫伴发语言障碍[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舒;温景荣;赵晓峰;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基底节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姜劲峰;王玲玲;王培东;;持续性植物状态针灸治疗进展及促醒方案分析与探讨[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倪光夏;冉群芳;;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现状及展望[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8 杨志新;卞金玲;许军峰;申鹏飞;熊杰;郭家奎;张智龙;李军;石学敏;;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报告[A];第十三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经络分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刘振寰;马美美;潘佩光;符文杰;胡静君;;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瘫伴发语言障碍[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共信;张锡三;张大伟;王建林;狄国梁;;中风病针灸治疗进展[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军峰;针刺治疗中风临床回顾研究与分析[D];天津中医学院;2004年

2 刘玉珍;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浸润和相关粘附分子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3 缪文丽;电项针治疗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宗蔚;张力平衡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刘涛;以醒脑开窍针法为核心的缺血性脑卒中综合诊疗观[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3 王博;针刺结合认知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及残疾状况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4 张娟;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张志刚;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迟慧;调气通督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艳;改良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颅脑外伤昏迷的促醒作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怀昌;眼针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张力平衡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临床对比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1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