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应用GRADE系统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发布时间:2018-10-09 14:57
【摘要】:目的评价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偏倚及结论的可靠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2015年第9期)、CNKI、CBM、VIP和Wan Fang Data,收集针灸治疗FC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同时采用GRADE方法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6个系统评价,AMSTAR评分在11~18分之间。再评价主要结果显示,深刺电针天枢较乳果糖在改善CCS评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GRADE评价该证据质量为中等级别。结论当前针灸治疗FC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为中等偏上,但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本次研究为针灸临床治疗FC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亟待设计能够满足针灸临床诊疗思维的研究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ological bias and reliability of (FC)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Methods 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 (issue No. 9, 2015) was searched by computer.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meta-analysis of VIP and Wan Fang Data, collected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FC were conducted. The AMSTAR to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study and the GRADE method was used to grade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Results AMSTAR scores ranged from 11 to 18 in 6 systematic evaluations. The main results of re-evaluation showed that deep pricking Tianshu had some advantages over lactulose in improving CCS score. Grade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evidence as medium grade. Conclusion at present,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FC system evalu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is the highest, but the evidence level of the conclusion is generally low. This study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FC. However, it is urgent to design a research scheme which can satisfy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nk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473777)
【分类号】:R246.1;TP3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美芳;大黄穴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0期

2 田养年,邓淑玲,丁馥,张武智;通便灵治疗功能性便秘3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9期

3 李可;;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近况[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7期

4 张云波;颜春艳;;药罐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谭淑文;王霞;陈小容;;中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6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6 范艺缤;;芍术攻秘汤治疗功能性便秘3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11期

7 曹亚丽;;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20期

8 杨绍臣;;治疗和缓解功能性便秘的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30期

9 郭辉林;贺清明;;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防治[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04期

10 郑雪平,丁义江,许芝银;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振国;;辽宁中医药大学肛肠医院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暂行规范[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2 甘爱萍;张飞;;调肠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绍能;李游;燕东;吴红梅;;便秘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4 徐瑾;;疏肝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气秘型患者60例[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5 闫慧敏;;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曹阳;;中医药诊治功能性便秘的优势和新理论的实践分析[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7 曹守忠;韩笑冰;;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实践体会[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8 刘绍能;李游;燕东;王靖思;吴红梅;马继征;;益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秦瑶;聂广军;;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概况[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10 李云文;陈漫;代国军;;胃药Ⅰ号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王志胜邋特约记者 关玲;针灸对功能性便秘很有效[N];健康时报;2008年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蒲昭和;按摩肚脐缓解功能性便秘[N];保健时报;2010年

3 胥晓琦;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冯文林;吴弥漫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郁金;基于VIP-cAMP-PKA-AQP3通路的硝菔通结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吴义春;基于无监督数据挖掘的功能性便秘证候分布及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戴元蔚;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樊志奇;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钟峰;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许啸虎;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银龙;福州地区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杜明民;18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证候及常见病因的分布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赖春玉;电针治疗女性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刘桂琴;黄芸通便方治疗脾气虚弱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赵统秀;运肠润通汤治疗脾气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6 石杰;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陈熹;福州地区中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中医病因及体质学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冯程;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杨明;“调肠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蔡洁;调肝通腑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59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59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