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治疗老年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8-10-13 07:41
【摘要】:目的:评价针刺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针刺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循环建立的可能机制,为本病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型)老年患者,年龄60~80岁,平均(69.64±10.2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肾俞、膈俞、心俞、内关,每日1次,四周为一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静息性心电图表现及中医症候积分,应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日常生活功能独立性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的内皮祖细胞(EP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位数量和水平。结果:(1)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4例患者脱落或终止实验,最后共有112例完成试验,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等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无心绞痛症状发生,静息心电图、中医症候积分得到改善,均取得良好的总体疗效。观察组经干预后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MWT结果由治疗前的(321.27±45.27)米提高到(456.49±53.32)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MWT结果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的EPCs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的EPCs及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治疗后的FIM评分和外周血EPCs水平均与6MWT具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r=0.763、0.654,均P0.05)。(7)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均较好,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晕针,经吸氧平卧后缓解未影响治疗,有1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给予冷敷处理,24h后热敷,7d后血肿吸收。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针刺可有效改善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静息性心电图,提高药物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2)针药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独立性,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重返社会。(3)针药联合疗法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临床推广。(4)针刺可动员骨髓中的EPCs进入外周血,并通过提高VEGF水平,促使缺血心肌侧枝新生,形成侧枝循环,可能是其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婷,张克家;利脑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10期

2 李德峰,梁宝慧;参七散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年02期

3 李彬,范莉,路富玉;复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J];山东医药;2001年16期

4 李冰玲;冠心病心绞痛的院外指导和观察[J];广东医学;2001年04期

5 丛培丽,鲁燕鸣,吴红金;络欣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6 孔立,包培荣,尤可,江涛;络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5期

7 刘建国;冠心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1期

8 张志强,朱文宗;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4期

9 何满仓,刘莉;络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1期

10 甘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阶;何庆勇;朱明军;马长生;姚魁武;叶勇;林谦;衷敬柏;农一兵;;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及量表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岩;刘秀琴;;《丹芎冠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A];心脑病药物临床评价专家谈[C];1998年

3 赵玉芝;;冠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4 张翔飞;董伟;马智民;李文有;刘清源;罗静;;平衡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6 马宝兰;刘中勇;;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杨家麟;;冠心病心绞痛症治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8 王阶;许军;杨戈;李十红;;葛兰心宁软胶囊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的临床观察[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阿斯亚吾甫尔;;维药养心达瓦依米西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维吾尔医学研究)[C];2009年

10 朱玲玲;朱晓光;;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疗效观察[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威;冠心病应早防早治[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2 和泰邋廖礼波;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排名第六[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冠心病的预防及诊疗现状[N];天津日报;2004年

4 冯瑶 顾德宁;中医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良效[N];新华日报;2003年

5 王 阶;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治思路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刘玉洁;王国三老师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理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丁爱茹;疏血通与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比较[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副主任药师 马萍;冠心病用药掌握四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9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 臧海洋;重用玄参治冠心病心绞痛[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曹玉祥;冠心病心绞痛预防与康复[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硕;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牛英硕;基于古今中医文献的冠心病心绞痛病机分析和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泽;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余臣祖;曹玉山教授学术思想与辨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5 王洋;健脾祛痰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董梅;周宜轩辨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纪文岩;吉中强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理气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何庆勇;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孙建平;治风活络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李柳骥;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腾;冠心病痰热证患者HRV与CA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胤峰;活血清热益气方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热互结证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李东方;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冠心病心绞痛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蔡小静;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庞玉思;刺血拔罐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吴丽君;化痰解郁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非劣效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安羽萍;甲午(2014)年我院冠心病证候特点与运气学说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张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医治则治法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杨云铄;张明雪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赵艳慧;张明雪教授从“大气下陷”论治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6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6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