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甫温通法论治胸痹经验浅析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amous doctor Fan Wenfu studied classic, Shi Chongzhongjing, the best use of the prescription, clinical practice,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to observe the machine, theory and treatment test combination, saving the world and famous apricot forest. Its treatment of chest arthralgia, clear differentiation of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ncis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w of warming, both symptoms and diseases and the main and secondary clear. Treatment or fusion by Fang Cheng "Trichosanthes macrostemon", or follow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or slightly add or subtract, targeted, skillful, clinical effect.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50349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5KJB360006) 江苏省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C2015022)
【分类号】:R249;R25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仲圭;;范文甫学术经验专辑评述[J];吉林中医药;1983年04期
2 张迪蛟,张子久,贝时英;范文甫先生治疗内科急证的经验[J];陕西中医;1984年08期
3 周益新;;《范文甫专辑》一案质疑[J];吉林中医药;1989年01期
4 高闽;名医范文甫医疗轶事[J];医学文选;1994年02期
5 董其圣;温阳摄血 权衡护阴——读范文甫“附子理中汤止血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06期
6 张子久;;张沛虬学术经验略述[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7 胡世云,赵立诚,冼绍祥,李南夷;胸痹从肝胆论治[J];河北中医;2002年05期
8 龚立,宋民宪,吴承云;浅议中药新药治疗胸痹病的临床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2年03期
9 胡冬裴;胸痹古今证型归类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宋建平;;胸痹概念的演变[J];中华医史杂志;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梁;;范文甫先生经方治验四则[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慧卿;刘真;;论胸痹病位[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3 赵含森;;论胸痹实证与六郁相关[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4 江磊磊;陈建东;梅晓云;;胸痹诱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5 郭晓东;;胸痹浅识[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魁武;张良登;王阶;;仲景论治胸痹病探微[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7 李连成;高荣林;路志正;;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胸痹经验的继承研究[A];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郭华;李献平;;聂惠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胸痹的经验[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迎春;黄桂琼;;试论消渴病胸痹病因病机[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哲;林萍;;杨关林教授对胸痹病位的认识[A];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潘树和;从脾入手解除胸痹[N];健康报;2008年
2 张明雪;冠心病发病与“胸痹”“心痛”病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张存悌;名医擅用峻药案略[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江磊磊;胸痹诱因及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于涛;胸痹(冠心病)热证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乔志强;张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理论及温通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刃;古代胸痹辨证方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罗粤铭;李家庚教授辨治胸痹的临床经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尹基龙;胸痹辨证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陈冬梅;张仲景论治胸痹的学术思想与源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邱海丽;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胸痹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黄小龙;古今医家诊治胸痹经验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姜苑宗;冠心病(胸痹)中医论治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于涛;胸痹(缺血性心脏病)证侯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高勃;张明雪教授从肾论治胸痹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梁士朋;《金匮要略》胸痹病证治源流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3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8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