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中医心理学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21 08:04
【摘要】:中医心理学对于人格形成和人格功能的系统阐述主要见于《灵枢·本神》,人格是个体所独有的,别于他人的个性,它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后天外部环境密不可分。从中医心理学角度探讨人格的形成、发展与人格功能过程,阐述了表演型、依恋型、胆怯型、偏执型、强迫型、自恋型6类异常人格倾向的形成与特点,中医心理治疗情志疾病应从人格着手,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Abstract]:The systematic elaboration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and personality fun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logy is mainly found in "the Spirit of God". Personality is unique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t from the personality of others. Its 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nate endowment and the acquire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logy, and expounds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ypes of abnormal personality tendencies: acting type, attachment type, timid type, paranoid type, compulsive type and narcissistic typ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therapy should start from personality, reflect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eek the root of disease.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10B07)
【分类号】:R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卫东;吕学玉;单志艳;冯帆;李桂侠;栗晓霞;杜辉;张锦花;周璇梓;冯晶;王健;洪兰;;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2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常荣;冯帆;王处渊;汪卫东;;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中医心理学认识[J];中医杂志;2017年06期

2 朱燕波;虞晓含;王琦;史会梅;;简短版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设置与考评[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07期

3 徐蕴;魏琦;汤大朋;王会梅;;2006—2015年相关期刊论文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医杂志;2017年05期

4 袁冰峰;王芳;俞珊;;江阴地区居民体质与“阳有余阴不足”相关性调查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7年02期

5 肖颖馥;赵玲;张锦明;曾慧妍;;基于CNKI及可视化方法探讨痰湿体质与肥胖关系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年03期

6 邓艳华;周男华;周建扬;刘宏飞;陈璐佳;;中药足浴熏洗治疗阳虚体质失眠随机对照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7年01期

7 马学慧;孙慧茹;;95例亚健康失眠患者中医体质分析[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8 虞晓含;朱燕波;王琦;史会梅;张笑梅;;中医体质量表的项目反应理论分析[J];中医杂志;2017年01期

9 刘菲;杨晓光;李学智;付妮妮;席小芳;任毅;;不同中医体质人群足三里穴针刺得气规律研究[J];针刺研究;2016年06期

10 鹿佳;朱燕波;史会梅;虞晓含;张笑梅;索艳风;李桐;严辉;李彦妮;;睡眠时间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联性分析[J];中医杂志;2016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卫东;杜辉;吕学玉;李世通;;精神与心理疾病的临床忆溯性研究思维简论[J];医学与哲学(A);2012年04期

2 陈蕾;张平;;近10年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及常模确定[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3 黄艳苹;李玲;;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5期

4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儿童2~7岁行为抑制性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8年06期

5 边俊士;井西学;庄娜;;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应用的争议[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6 高雯;杨丽珠;;3~9岁儿童人格特质稳定性理解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7 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8 吴范武,金子环;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研究中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9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姚晓天,胡炜,程志清;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超,王丹菲;中医心理学整体性特征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J];医学与哲学;2001年07期

2 王丹芬,朱文锋;中医心理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现代意义[J];福建中医药;2003年01期

3 王蓓,杜文东;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展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薛清梓;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5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01期

6 王米渠;谭从娥;李世通;;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7 孙旭海;;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科研方法的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07年05期

8 王英;;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三重障碍[J];湖南中医杂志;2007年05期

9 毕京峰;刘家强;王米渠;;中医心理学的生物机理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3期

10 刘家强;王米渠;;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沛妤;;中医心理学整体医疗模式的继承与创新[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诚;李玉红;;中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程乐平;;浅论中医心理学基础[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4 林虹;;精神分析与中医心理学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明;;中医心理学临床应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孟红;;《内经》中医心理学体系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申寻兵;施霞;;中医心理学中的循证实践[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龚远青;谢强;;中医心理学思想在喉科疾患运用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9 刘伍立;;朱文锋老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严谨求实、明理探微、遵律创新[A];朱文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诊断师资班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杜渐;王昊;邵祺腾;李黎;王克勤;杨秋莉;;中医心理学中“心主神明”的内涵探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邋俞梦孙 王永炎 张伯礼 高思华 查德忠 薛崇成 赵明 曹洪欣 杨贵贞;中医心理学乘势待发[N];健康报;2007年

2 刘燕玲;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应加强[N];健康报;2007年

3 ;中医心理学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周颖;王米渠与中医心理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周颖;承前启后扬岐黄 力倡中医心理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周颖;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委会成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景峰;传统的、边缘的、实践的[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颖;中医心理学在精神卫生工作中有大作为[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汪卫东;中医心理学科驶入快车道[N];健康报;2011年

10 杨秋莉;古老又现代的中医心理学[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家强;整体医学方法论与中医心理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巍;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及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杨振宁;中医藏象神志学说的心理学意义辨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勇;张从正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284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84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