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7 18:49
【摘要】:目的:本课题以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补虚原则,应用复式"烧山火"针刺补虚手法治疗。同时与单式提插补法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其组间疗效差异,从临床角度探讨研究与评价"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为"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提供临床依据,寻求提高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疗效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优选方案。方法:将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收集的60例符合条件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原则和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治疗组和单式提插补法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中风病诊疗规范予以一般基础治疗、中风病的基本体针治疗及中风病康复训练。在此治疗方案上,选取天枢穴(双侧)、上巨虚穴(双侧)、关元穴、气海穴。"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治疗组患者仰卧位,定好针刺腧穴,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后,将毫针刺入腧穴,再施以"烧山火"针刺手法。单式提插补法对照组选取与"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治疗组相同的腧穴,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施以单式提插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每周6次,周日休息1次,每次留针30分钟,于第15分钟行针一次。一疗程7天,共治疗2个疗程,于病人入组治疗的第1天和治疗的第14天用便秘症状积分量表进行总体疗效评估。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两组受试者在年龄、病程、性别、原发病类型、治疗前便秘症状积分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治疗组和单式提插补法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显示:经配对样本t检验,烧山火针法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t=18.82,P=0.000.01),单式提插补法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总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 = 6.920,P= 0.0000.01)。结果显示:"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组及单式提插补法组对于改善便秘症状均有一定疗效。3.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总积分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F=4.293,P=0.0430.05),采用t'检验,两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差异(t =3.772,P=0.0000.01)。结果显示:烧山火针法治疗组疗效优于单式提插补法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便秘总积分差值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F=2.701,P=0.1060.05),两组治疗前后便秘总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 = 5.484,P=0.0000.01)。说明烧山火针法治疗组对便秘症状改善的效果优于单式提插补法对照组。4.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 U=283.000,P=0.0160.05),烧山火针法组总有效率高于单式提插补法组,两组患者有效率经fisher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30.05)。结果显示:"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组总体疗效优于单式提插补法组。结论:"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和单式提插补法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临床便秘症状,且"烧山火"复式针刺补虚手法组的整体疗效评估明显优于单式提插补法组,是临床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优选方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拥军;孙建华;李忠仁;;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年10期

2 范敏;陈楚玲;陈新兰;何宇峰;黄娜娜;阚丽娜;;中药穴位贴敷对中风后便秘的预防效果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于靓;殷立新;;盆底生物反馈与针灸辨证取穴在脑卒中后便秘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16年09期

4 郑丽;;参芪承气汤治疗中风后便秘42例[J];光明中医;2016年13期

5 郑丽;;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年07期

6 林广华;赵斌斌;;速刺次毼加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年07期

7 黄凯裕;梁爽;傅淑平;于美玲;卢圣锋;;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胃肠调理在针灸治疗脑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6年13期

8 燕铁斌;;分级诊疗中的脑卒中康复[J];中国康复;2016年03期

9 袁景;林桦;沈宏华;孙超;王帆;何雯;;脑卒中后便秘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1期

10 史维荣;杨焕平;;护理品管圈在降低卒中后便秘发病率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年06期



本文编号:2361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361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8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