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脾虚证与能量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12-12 15:19
【摘要】:脾是中医学中以运化为主要生理功能的脏器,脾虚为临床中最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脾虚证主要以消化系统功能失常、全身代谢调节障碍、营养失调为表现的一种病理机制。文章以中医脾虚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对脾虚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进行述评。
[Abstract]:Spleen is the main physiological orga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pleen deficiency is the most common syndrome in clinic. Modern medicine thinks that spleen deficiency is mainly caused by dysfunctions of digestive system and regulation of systemic metabolism. Nutritional disorders are a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expres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leen deficiency and energy metabolism based on TCM spleen deficiency and modern biological theory.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531700)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2014365)
【分类号】:R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杰;脾虚证的酶学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0期

2 钱会南;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3 葛文松,刘杰民,王敏;中医脾虚证研究的误区与对策[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章洪流,王天芳;脾虚证的研究述评[J];江西中医药;2004年07期

5 殷彬;方思行;;脾虚证诊断的数学模型[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年03期

6 江玉;王明杰;;脾虚证的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孔令彪;江琪;董明霞;陈阳;李颖;葛楠;危北海;;中医脾虚证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北京中医药;2008年09期

8 郑超伟;纪云西;周福生;黄贵华;季幸姝;;脾虚证本质研究的困惑与出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陈玉龙;符仁;刘紫阳;岳静宇;;脾虚证发生率研究[J];光明中医;2012年03期

10 马捷;李峰;宋月晗;刘晶;刘晓萌;;脾虚证现代研究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福生;纪云西;;脾虚证本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金敬善;;脾虚证研究的三个层次[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4 孙丰雷;程益春;;脾虚证与内分泌功能异常[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潘德军;;儿童唾液淀粉酶活性与脾虚证的关系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达理;;脾虚证现代研究的一点意见[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齐贺彬;李越;;脾虚证患者肌氧饱和度的无损检测[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段合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体会[A];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9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邱根全;旷欲胜;;脾虚证的免疫学基础[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聂克 王建华 王汝俊;胃泌素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赵玉华;脾虚辨治[N];健康报;2005年

3 林炳辉;方素钦;叶盈等;“脾虚及肾”理论有客观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张东明;抗炎后脾虚证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赵玉华;中医脾虚证与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6 常宇;能定能应谓之成[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赵玉华;脾脏虚弱对证下药[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脾虚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升;脾虚证线粒体氧化损伤以及线粒体基因及其表达改变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卓缘圆;电针对脾虚证幼鼠中枢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杨泽民;脾虚证物质能量代谢基因差异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益宏;脾虚证与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及胃泌素和ATP酶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黄穗平;脾虚证胃动力障碍的ICC特征及健脾中药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聂建华;基于方剂数据分析方法的脾虚证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自佳;应用健脾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安全性评价及脾虚证TS小鼠模型的建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霞;健脾—健脾渗湿—健脾升阳方与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佳娟;药膳干预小儿脾虚质治未病实践指南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王新芳;脾虚证亚型及其与脾虚多指标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胡天天;脾虚证患儿影响因素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王小荣;脾虚证与胰岛A细胞变化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张艳;脾虚证亚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赵振霞;从心理脾调治脾虚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8 邹永杰;基于特征提取的分类集成在脾虚证诊断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8年

9 张霞;实验性脾虚证大白鼠的酶组织化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10 李刚;脾虚证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功能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74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374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