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明清医案和明清专著(以下简称:医著)中含有养阴药物,即具有养阴功效的病案和方剂的信息进行原始采集、整理、规范以及归纳后,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统计学分析、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总结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时养阴类方药的整体用药特点、养阴药物组方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学方法整理明清以前及明清时期温病养阴学术思想的沿革,养阴药物和其他功效药物常见的配伍关系以及目前数据挖掘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为后期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养阴药物的正确判定、养阴学术思想的认识奠定理论基础。2.以现存的有关明清时期治疗温病的医著为资料收集来源,选择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医著,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将收集到的1562例医案,481首方剂分别建立明清医案、明清专著及对应的药物属性数据库。将数据预处理后运用软件Office Excel进行频数统计,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xMiner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结果:1.在性味归经上,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的养阴类方药中药物四气以寒性为主,温性、平性次之;五味以甘味为主,苦味、辛味次之;归经以肺心经为主,脾胃、肝肾经次之。2.通过对明清医著中养阴药物的频数统计和分析得出,常用的养阴药物为生地黄、麦冬、知母、石斛、玄参、白芍、竹叶、沙参、天花粉、芦根、人参、西洋参、当归、阿胶、粳米、大枣、熟地黄、五味子、葛根、天冬、玉竹,其中生地黄、麦冬、知母、玄参、白芍、竹叶、天花粉、芦根、人参、当归、阿胶、粳米为医案和专著共同统计出的高频养阴药物。将养阴药物按功效类别分类,得出主要以补虚药(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和兼具养阴作用的清热药(清热泻火养阴药、清热凉血养阴药)为主,其中补阴药使用频数最高,其余依次是清热泻火养阴药、清热凉血养阴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常用麦冬、石斛、沙参、天冬、玉竹等;补气药常用人参、西洋参、粳米、大枣等;补血药常用白芍、当归、阿胶等;清热泻火养阴药常用知母、竹叶、天花粉、芦根等;清热凉血养阴药常用生地黄、玄参等。3.通过关联分析得出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常用的药对30对、药组44组。其中支持度和置信度均较高的药对有9对,药组有9组,如粳米、甘草,粳米、知母,五味子、麦冬,山茱萸、熟地黄,黄芩、麦冬、甘草;置信度高而支持度低的药对有8对,药组有5组,如刺蒺藜、石斛,鸡子黄、阿胶,车前子、生地黄,犀角、白芍,生地黄。根据功效将其中51对养阴相关药对大致分成10类:养阴清热泻火(16对)、养阴清热凉血(9对)、生津增液(8对)、滋补阴血(6对)、益气养阴(4对)、养血活血(2对)、疏风散热(2对)、健脾益肾(2对)、清热利尿(1对)、滋阴祛风(1对)。4.通过对明清医著阴伤治疗的养阴类方药的频数统计和分析得出,明清医案处方和专著方剂的基本构成相似,主要由补阴药和滋阴清热药组成,补气药和补血药次之。方中的常用药物为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知母、石膏、竹叶、天花粉、麦冬、天冬、石斛、沙参、人参、西洋参、甘草、大枣、白芍、当归、阿胶、熟地黄。临床会根据温病病情发展变化配伍其他清热药,如金银花、连翘、犀角;化痰止咳平喘药,如杏仁、紫菀、百部、款冬花;利水渗湿药,如滑石、茯苓、泽泻、木通;理气药,如橘红、陈皮、枳实、枳壳、木香;活血化瘀药,如郁金、川芎、红花、赤芍、桃仁;平肝息风药,如牡蛎、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天麻;温阳药,如附子。5.根据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出出现温病阴伤病理的常见证型及其相应的养阴药物:卫分证中的风热犯卫型(芦根、竹叶、葛根)、燥热犯卫型(芦根),气分证中的邪热壅肺型(芦根)、阳明热炽型(粳米、知母)、肺热肠燥型(知母、白芍、葛根)、燥热伤肺型(人参、麦冬、生地、阿胶)、湿热中阻型(芦根),营血分证中的热灼营阴型(生地、知母、玄参、竹叶)、气营(血)两燔型(玄参、生地、竹叶、知母)、热盛动血型(生地、白蜜、当归),下焦证中的肾阴亏损型(麦冬、人参、白芍、熟地、五味子、阿胶、白蜜)、邪留阴分型(白芍、知母、生地、当归、玄参、鳖甲、沙参)、血虚生风型(生地、熟地、白芍、当归),温病后期中的气阴两伤型(石斛、西洋参)、气血亏虚型(熟地、当归、五味子、山药、酸枣仁)以及正虚余邪未尽型(麦冬、知母、天花粉、竹叶、粳米、石斛、芦根),共5大类,16小类。6.根据频数统计得出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对应的主要症状有:口渴、发热、汗出、咳嗽、咽痛、食欲不振、烦躁、不寐、神昏、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涩少;对应的舌象是:红舌或绛舌,黄苔或白苔,燥苔;对应的脉象是:数脉、弦脉、洪脉、细脉、浮脉。7.通过频数统计得出明清医家常用的包括养阴药的鲜类药物: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鲜荷叶、鲜石菖蒲;常用的汁类:梨汁、甘蔗汁、芦根汁、藕汁。将涉及的鲜品和汁品按照三焦辨证的治则分类,结果如下:上焦药物有白扁豆花、薄荷、葱白、佛手、荷叶、橘皮、枇杷叶、生姜、石菖蒲、薤白、沙参;中焦药物有白茅根、荸荠、车前草、稻谷芽类、梨、芦根、佩兰、藿香、石斛、麦冬、水芹、乌梅、西瓜、郁金、甘蔗、竹叶、竹茹、莲子、藕;下焦药物有鳖甲、地骨皮、龟甲、何首乌、生地黄、犀角。结论:1.明清医案和专著中治疗温病阴伤的常用养阴药物相似,按照药物功效类别分类,主要是养阴生津作用为主的补阴药及兼具有养阴作用的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其次是滋补阴血的补血药,补气兼有养阴的补气药。以上药物中,生地黄、麦冬、知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味药物。治疗上选择药物的性味特点是:上中焦肺胃阴伤以甘寒(凉)养阴生津、补充津液为主;下焦肝肾阴亏以甘寒、咸寒、酸寒、甘温(平)滋补精血、填补真阴为主。总的来看,养阴药物以选择甘寒养阴生津类为主,体现以滋阴不碍邪、清热不伤津的选药特点,养阴为主兼清热的养阴原则。2.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的常用养阴药对的功效以养阴清热泻火、养阴清热凉血、生津增液为主,其次为滋补阴血、益气养阴、养血活血、疏风散热、健脾益肾、清热利尿、滋阴祛风。体现温病阴伤治疗中养阴药物常配合清热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的配伍规律。3.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的处方主要由补阴药和兼具养阴作用的清热药组成,体现了养阴清热,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与温病阴伤的病理特点相符,治疗上体现甘寒生津、甘温(平)补虚配合寒凉清热的组方用药特点。同时,临床会根据在温病阴伤的基础上派生的病理变化适当的配伍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温阳药等。4.明清医家治疗温病阴伤对应的主要症状是:口渴、发热、汗出、咳嗽、咽痛、食欲不振、烦躁、不寐、神昏、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涩少;对应的舌象是:红舌或绛舌、黄苔或白苔,燥苔;对应的脉象是:数脉、洪脉、细脉、浮脉。有阴伤病理变化的常见的证型有卫分证中的风热犯卫型、燥热犯卫型,气分证中的邪热壅肺型、阳明热炽型、肺热肠燥型、燥热伤肺型、湿热中阻型,营血分证中的热灼营阴型、气营(血)两燔型、热盛动血型,下焦证中的肾阴亏损型、邪留阴分型、血虚生风型,温病后期中的气阴两伤型、气血亏虚型以及正虚余邪未尽型。提示邪在卫分,用泄卫护津法;邪在气分,用清气养阴法;邪在营血分,用清营益阴、凉血养阴法;邪在下焦,用填补真阴、滋阴清邪法;温病恢复期,则主用滋阴法等,同时体现养阴法是温病阴伤治疗的主要大法之一以及明清医家的养阴学术思想贯穿温病治疗的始终。5.总结了明清医家常用鲜类药物和汁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R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红微,刘卫滨,戴桂满;温病学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的认识[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林;;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之我见[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程方平;;从温病学科性质把握教学内容深入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7年06期
4 李林;;疫气是构建温病学的基本范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5 宋健;;对《温病学》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王众;;温病学的辩证法初探[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白锋;;《温病学》自学辅导(一)[J];中医函授通讯;1986年01期
8 徐连春;温病教学浅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9 李安邦;古洁;;第二讲 温病学发展概况和温病的病因[J];中国社区医师;1987年10期
10 沁水;丹江;;温病学反思——温病未来学讨论会发言摘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2 马健;;21世纪温病学科发展的思考[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3 李士懋;;关于温病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4 张向群;;浅论下法在温病治疗的应用[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5 叶峥嵘;杜卫星;;刘国强教授温病学术研究思想初探[A];全国温病论坛暨温病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6 包琳;;浅谈以温病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张长永;;简议温病之理论与治疗[A];全国温病论坛暨温病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8 晁恩祥;;中医温病学的历史成就与非典型肺炎[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9 屠燕捷;郭永洁;;《温病条辨》中温病重症的治法浅析及运用[A];2007’纪念温病学家吴鞠通诞辰250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孙增涛;封继宏;刘恩顺;付敏;王强;;谈时行热病中寒温的对立与统一[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鲍艳举邋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苏庆民;浅议伤寒与温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冯世纶 石应轩;《伤寒杂病论》与温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靖丛林;伤寒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彭建中 杨连柱;平正轻灵一名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信有旧方奏新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张京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陈可冀名医传承工作室;宫廷医学里的温病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7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用“治证”求解寒温统一[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靖丛林;吴鞠通温病学思想对治疗“非典”的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吕文亮 华中农业大学医院 孙伯欣;创新疫病理论 提升干预能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常克;小儿温病手足太阴传变辨证体系规律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2 苏惠珍;温病解表凉营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祁明明;温病透泄热郁法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季梅;基于明清医著数据挖掘的温病养阴药及其组方运用规律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蔡秋杰;温病病名概念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6 苗裕;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杜松;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许雯;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9 周晓平;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昭明;台湾中医温病的发展与治疗方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永;《温病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周叔英;温病痰证用药规律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陈志伟;苦辛法在温病中应用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邵华;温热类温病的综合病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5 刘果;温病学案例教学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佟琳;基于温病古籍数据挖掘的四时温病辨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文达良;百年岭南常见温病诊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黄倩;叶天士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邓杨春;以方测证探《伤寒论》方在温病中的临床运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文生;利尿法在温热类温病中运用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38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