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多囊卵巢综合征维医异常体液分型与性激素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6 21:04
【摘要】:目的: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维医证型的相关性,以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性激素的变化,评价维医辨证施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遴选4名维吾尔医学专家分两组,以非疾病诊断相关临床信息(精神状态、面色、眼部变化、舌象、肌肤、皮温、睡眠、欲饮和口味、经色、白带变化、小便、大便、脉象)为依据,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妇科住院已诊断明确并符合筛选条件的1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利用主成分改进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维医证型与证候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确立各证候要素对该证型的贡献度,最终根据OR值分确定多囊卵巢综合征维吾尔医异常体液病证诊断标准;选取诊断明确的1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同时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院体检的30例同龄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血脂(TG、TC、LDL-C、HDL-C),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E2)、LH/FSH、孕酮(P)、催乳素(PRL),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通过自身对照研究,分别测量60例异常黑胆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胆液质型主症:口干,皮肤热,失眠易醒,尿色黄赤;次症:面色发黄,结膜偏黄,舌体瘦长,白带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血液质型主症:结膜发红,舌尖红,经色鲜红;次症:口唇淡红,舌体胖短,皮肤细嫩,睡眠尚少,经质不稀不黏;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黏液质型主症:面色发白,舌体胖大,口淡无味,睡眠多,白带较多;次症:舌苔白腻,懒言,尿量多;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黑胆质型主症:面色黑暗,舌质青紫,口味苦涩,经色紫暗,脉象细沉;次症:皮肤粗燥,失眠,大便干结;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BMI、WRH、LDL-C、T、LH、PRL、LH/FSH比值都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间FSH、P、E2、血脂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T、PRL明显高于其他3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05);异常黏液质组LH、LH/FSH比值均高于其他3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0.05);临床治疗研究中,符合筛选条件的60例异常黑胆质型PCOS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一个疗程)的单纯维医治疗,结果显示,患者T、PRL、LH、LH/FSH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的趋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FSH、E等指标跟治疗前相比倾向于升高(P0.05),而P值与治疗前几乎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以非疾病诊断相关临床信息为依据,进行量化诊断入选项专家咨询研究,建立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维医异常体液病证分型诊断标准,此标准的建立为开展多囊卵巢综合征维吾尔医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异常黑胆质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导证型;患者各证型内分泌特点有所不同,血清PRL、T升高与异常黑胆质证有关联。肥胖、LH升高与异常黏液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维吾尔医治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性激素环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招,林金菊,叶碧绿,林文琴;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育初探[J];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2 尧良清;邝健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研究的争议与探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2年05期

3 本刊编辑部;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专题研讨会延期召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8期

4 林巧燕,林元;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2期

5 傅博 ,姚琴;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问答[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06期

6 ;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专题研讨会征文[J];现代实用医学;2003年07期

7 姚红萍;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2期

8 赵铀;超声诊断多囊卵巢而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妇女与不孕无关[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年03期

9 王凤英;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02期

10 赵一鸣;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性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及对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莉莉;陈小萍;顾正田;;中药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2 周杨;吕淑兰;;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妇科内分泌学组、绝经学组、计划生育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3 潘文;李明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现状[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戴蓓蓓;周毓青;张珏华;邱冬;赵蔚;;不同临床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三维超声特征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贾莉婷;荣守华;李肖甫;孙琳;;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黄艺华;叶敦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管群;曲军卫;吴效科;王勇;侯丽辉;曲军卫;王勇;许培;金佳丽;;不同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代谢的差异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孙立业;刘娟;孙博;毛璇;胡卫红;颜贤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代谢变化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郁琦;马良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及促排卵[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顾丽君;刘建华;屠爽;;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价值的探讨[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症[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N];解放日报;2003年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怎么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曹元成;多囊卵巢综合征危害多[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吕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注意减肥[N];大众卫生报;2007年

6 詹建;青春期高发多囊卵巢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7年

7 教授 李玲 医学硕士 刘娟;多毛、月经不调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副教授 魏开敏;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怎么办[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吕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要注意减肥[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冀京蕊;少女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哈灵侠;宁夏地区回族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分析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华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抑郁症的研究与评估[D];苏州大学;2016年

3 宋晓翠;基于家系的MTNR及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朱叶;李玉玲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吴怡诗;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居蓉;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代谢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7 赵世刚;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相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彩琴;长链非编码RNA TERR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调控机理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燕;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学文献研究及情志致病病因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10 陈友国;脂联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脂代谢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玲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性生活情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朱琳;Apelin与IL-18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5年

3 蒋秀敏;miR-483-5P通过靶基因ERK1调控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平衡进而参与PCOS的发生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琰琨;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5 常青;补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6 袁莉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变化与中医证候的关联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7 杨梦云;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宋倩倩;FSHβ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秦朗;GGT1、HNF1A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核心家系中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谢蕾;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24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424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