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6 13:28
【摘要】:一、研究背景:李玉贤主任医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和学术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内科等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脾胃病、肺系疾病、心系疾病、肝胆病及肾系疾病等多学科疾病诊治。李老师学验具丰,因此,其独特的学术思想观点和临床诊疗经验需要学生去整理挖掘,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去揭示其机理,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二、研究目的:(一)通过理论学习和跟师实践,追溯整理李老师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李师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特别侧重于整理李师对脾胃理论研究的新观点和内科某些专病的特色诊疗经验,较为全面的继承李老师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经验和学术思想精华。(二)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继承李玉贤老师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经验,选用李师在临床治疗CAG中应用最多,且有效的经验方“和胃汤”,通过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科学评价“和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和揭示“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三、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部分1采用整理分析归纳法和访谈法,学习归纳李师曾经深入研究过的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著作及医案等中的精华,追溯李师学术思想的成长过程和形成的源流,总结梳理出李玉贤老师的学术思想渊源。2采用总结提炼法和访谈法,将跟师学习、李师授课、李师著作和访谈交流等内容进行整理挖掘,提炼出李师诊治内科疾病的诊疗思路和理论特色体系,总结形成李师的内科疾病诊疗学术思想体系。(二)临床研究部分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开展“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CAG的临床疗效研究。将100例符合寒热错杂型CAG属胃脘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和胃汤”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胃复春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应用治疗前后积分(临床证候、胃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试验室评估指标(胃蛋白酶Ⅰ和Ⅱ、胃泌素-17等)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和胃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和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理。四、研究结果:(一)李玉贤老师学术思想渊源李师学术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名师教诲,以及对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著作的不断研究学习。其中,对其学术思想形成最有影响力的名家有三位;《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对其诊疗思维框架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之功;《伤寒杂病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和治疗内伤杂病的专病专方用药体系是指导其临床实践的指南;历代名家著作思想精华丰富了其学术思想的内涵。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内科杂病诊疗思想体系。(二)李玉贤老师内科学术思想概述及临床经验总结针对内科杂病诊治,李师首重脾胃在疾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重视对“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等,对临床诊治慢性病和疑难杂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李师对内科各系统疾病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内科病以系统分类,总结各自的发病特点、病情演变规律、诊疗特色和重点等,对临证实践中疾病鉴别和诊断用药等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治脾胃肠病,提倡分治和合治的诊疗思路。(2)治肝胆系疾病,主张从肝胆脏腑病、肝胆之经络病、肝胆与其他脏相互传变之病、情志病等四大类分类论治。(3)治肺系疾病,善用辛凉复辛温法治外感热病的寒包热证;用金水相生法治内伤肺系疾病。(4)治肾系疾病,主张根据病因病机不同按照专病分而论治。(5)治疗心系疾病,重视“心脉以通为用”之法的应用。李师诊治内科系统疾病注重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病机演变和后天脾胃的养正作用,将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李师创立的各种治法及验方,即可单法单方使用,又可合法合方加减用之。其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胸痹、心悸、心衰、肺癌、肾癌、肝癌、胃脘痛等诊治均有其独到见解。(1)胸痹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是因心阳本虚,又兼各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痰浊瘀血阻滞心络而发病,李师临证善用化痰宽胸,益气通脉之法治疗。(2)心悸的发生与心中阳气不主令等关系密切,其中以心阳不足兼血虚血瘀最难治。李师临证善用温阳通脉,补血宁心之法治疗。(3)根据本地区风眩发病的地域特色,以阴虚阳亢兼痰瘀互结之证为多,李师临证善用滋肾平肝、化痰通脉配合健脾泄浊之法治疗。(4)心衰成因复杂,以心肺两虚为本,痰、瘀、水饮等病理因素交互作用为标,李师临证善用益气强心、化痰通脉配合温阳利水之法治疗。(5)治中风重视本气自病与夹邪,主张分期论治,李师善用益气通脉,化痰开窍之法治疗中风病失语。(6)治疗肺病久咳之症,多从肺肾论治。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化痰止咳之法治疗。(7)治肺癌,从久病阴损导致肺肾两虚兼毒邪内蕴辨证。李师善用金水相生兼解毒消ve之法治疗。(8)治肾病水肿,主张分期论治,从肺脾肾三藏俱病,水阻气滞辨证。李师善用健脾理气,温肾利水法治疗。(9)治肾癌,从脾肾两虚、浊毒凝滞辨证,善用健脾益肾兼解毒泄浊消ve之法治疗。(10)治肝癌,擅长从肝郁脾虚、湿阻毒凝辨证,拟疏肝健脾兼解毒消ve之法治疗。(11)治CAG,擅长从寒热错杂辨证,善用辛开苦降兼解毒生肌等法治疗。(三)学生对李玉贤老师多学科杂病临床诊治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学生通过对李师临床经验的整理挖掘,在总结提炼李师学术思想的过程中,受益颇深,达到了学用相长,并使其中医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大增。在临证中应用李师的诊疗思路和验方大胆灵活,并能加以创新,使学生在诊治某些肺系疾病等多学科杂病方面,初步形成自己较为完善的创新性诊疗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四)临床研究部分:应用“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改善临床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胃镜积分等级评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根据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估:单变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对CAG胃粘膜炎性改变、萎缩等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对肠化的疗效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指标评估,PGI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GⅠ/Ⅱ、G17比较,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由试验室结果观察分析发现,患者的病理组织学改善与PGⅠ、PGⅠ/Ⅱ、G17增幅相关密切。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五、研究结论:(1)李玉贤主任医师的核心学术思想是“治病必求于本”的“三观”诊疗思维体系:①阴阳为本的平衡观;②病机为本的衡动观;③后天为本的脾胃观。重视脾胃在疑难杂病演变和转归中的养正作用。(2)诊治内科各系统疾病以系统分类和专病分治为主线,每种病均从辨病机-立治法-选主方-论用药加减等入手是其临床经验特色。(3)李师认为,本地区CAG患者以寒热错杂证为多,临证以辛开苦降为大法兼用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这一学术观点得到了临床研究结果的证实。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R249


本文编号:243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43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