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的源流追溯及现代研究
[Abstract]:For the long time,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on the subject of the source of the "liver primary drainage". To trace its origin, the word "drainage" is first seen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ijing"), and the shadow of the main relief of the liver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words of "Shuo Wen Jie Zi". After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phase-fire theory" of the Jin-yuan period and the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period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ain relief of the liver in the new China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as one of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liver and was written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study of the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provides a rational explanation for the five main contents of the main relief of the liver, and the hippocampu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otional control and is also proved to be the main target area for soothing the liver. In addition, the function of liver primary drainage may be the core of the regulation of the brain-intestinal peptide, and the liver-primary drainage can regulate the human reproduction by affecting the human endocrine system.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基金】:2014年度南方医科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12121144)-“肝主疏泄”的源流研究 2015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2015129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失眠的调控机制研究 2015年度南方医科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501512121154)-RhoB表达变化对肝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2016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596)-Rho/ROCK信号通路在肝癌转移侵袭中的调控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A0303133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3427)-ROCK在TGF-β1/CTGF信号通路调控肝癌血管生成拟态中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分类号】:R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悦坡;“肝主疏泄”探析[J];现代中医药;2004年02期
2 郑绍勇;吴语凤;梅晓云;;肝主疏泄理论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通报;2009年04期
3 陈志安;吴芳;;论肝主疏泄[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06期
4 周春才;;肝主疏泄、藏血[J];祝你幸福(知心);2011年08期
5 严灿,邓中炎,潘毅,王剑;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功能[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曾金铭;“肝主疏泄”探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穆俊霞;肝主疏泄在五脏整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马月香;肝主疏泄机理探析[J];国医论坛;2005年01期
9 马月香;乔明琦;张惠云;;论肝主疏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马月香;乔明琦;张惠云;;论肝主疏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J];光明中医;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宪龄;崔姗姗;张影;宋宁;;谈谈肝主疏泄理论的应用及其整体调节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随瑜;;关于肝主疏泄有待探索的问题思考[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由文峰;武海平;;肝主疏泄临床意义再探[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严灿;高敏;吴伟康;;从心理应激理论研究中医肝主疏泄藏象本质[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严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严灿;徐志伟;;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周江霞;敖海清;;从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海马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对慢性心理应激损伤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江岩;龚鹏;;《内经》“肝主疏泄”之调畅情志理论探微[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9 高月求;张婷;;基于“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主任 钮晓红;治瘰疬先调理肝脾[N];健康报;2013年
2 杏翁;情志和消化与肝有关[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乐鹏;“肝主疏泄”理论探讨、数据挖掘与红外热成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马月香;肝主疏泄调节人体功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唐利龙;从大学生健康状况“四时八节”动态变化规律探讨“肝主疏泄”生理调节功能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李艳;从心理应激探讨“肝主疏泄”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岳广欣;束缚应激大鼠中枢AMPA受体及相关蛋白变化与肝主疏泄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吴丽丽;运用肝主疏泄理论防治应激性抑郁症的基础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文静;以“肝主疏泄、调节情志”为核心四时节令的生理病理对照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2 王东芳;宋金元时期的肝主疏泄[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申艳红;肝主疏泄与失眠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曹川泽;肝主疏泄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初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矫增金;肝主疏泄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李建平;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防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基础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石忠峰;“肝主疏泄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性激素及其调节激素有关”假说新证据[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韦昱;基于TSST实验探讨生理状态下肝主疏泄调控情志功能的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饶红梅;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行为学及NPY、CCK变化与肝主疏泄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1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