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灸“肝俞”对HCC癌前病变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IL-2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直接灸“肝俞”对HCC癌前病变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IL-2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实验以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直接灸与间接灸法刺激模型大鼠肝俞穴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以及IL-2含量的变化,探讨灸法对肝癌癌前病变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分组与模型建立: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肝癌模型组(15只)、直接灸1组(15只)、直接灸2组(15只)以及隔姜灸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法逐步诱导HCC癌前病变模型,为期10周;直接灸1组、直接灸2组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直接灸“肝俞”穴3壮/穴、6壮/穴干预,隔日1次;隔姜灸组造模开始的同时运用“肝俞”隔姜灸法进行干预,3壮/穴,隔日1次;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2.指标检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含量以及NK细胞含量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在病理改变方面,模型组中央静脉偏离或缺如,肝索排列紊乱甚至消失,肝血窦狭窄,胶原纤维增生明显,有结节形成,细胞大小不均,细胞核深染,异型性高,出现巨核瘤细胞;艾灸各干预组光镜下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低,有的可见脂肪变性,细胞炎症,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改善。2.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含量变化:(1)与空白组比,模型组CD3+T、CD4+T细胞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直接灸1组CD3+T、CD4+T细胞含量升高(P0.05,P0.01),直接灸2组CD3+T、 CD4+T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隔姜灸组CD4+T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1), CD3+T细胞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艾灸干预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空白组比,模型组CD8+T细胞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直接灸1、2组和隔姜灸组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1,P0.01),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空白组比,模型组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经艾灸干预后三组的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1),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空白组比,模型组、直接灸1组、隔姜灸组NK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p0.05);与模型组比,直接灸1、2组和隔姜灸组NK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p0.01),其中以直接灸2组的降幅最大;与直接灸1组比较,直接灸2组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血清中IL-2表达变化: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IL-2表达显著降低(P0.01),直接灸1组和隔姜灸组大鼠IL-2降低(P0.05,P0.05);与模型组比,直接灸1、2组和隔姜灸组IL-2血清中的表达有差异(P0.05,P0.01,P0.05);三组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1.直接灸和隔姜灸对肝癌癌前病变病理形态学变化均有改善作用,但两种灸法对其改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2.直接灸和隔姜灸肝俞穴均可以提高CD3+、CD4+T细胞含量,下调细胞毒性CD8+T细胞含量,使CD4+、CD8+比值趋于正常范围,调节免疫状态,提高抗肿瘤的免疫功能。3.HCC癌前病变模型大鼠NK细胞含量升高,说明其存在抗肿瘤的自然免疫应答,提高自然免疫应答的充分性可能是直接灸和隔姜灸起效的机制之一。4.HCC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血清IL-2含量下降,直接灸和隔姜灸肝俞穴有上调IL-2含量的作用,提示提高IL-2的含量可能是直接灸和隔姜灸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综上所述,灸法干预肝癌癌前病变是有效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D3+、 CD4+T、CD8+T、NK细胞以及IL-2的含量,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监视,缓解其病理改变。
【关键词】:白介素-2 灸法 N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肝癌癌前病变 肿瘤免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符号说明11-12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2-38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12-21
- 1. 肝癌的病因病机12-13
- 2. 肝癌的辨证论治13-17
- 3.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展望17-18
- 参考文献18-21
- 综述二 灸法防治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21-29
- 1. 中医的“正气”与免疫的关系21
- 2. 艾灸抗肿瘤的中医源流21-22
- 3. 艾灸在肿瘤防治中对细胞免疫的影响22-25
- 4. 小结25-26
- 参考文献26-29
- 综述三 免疫系统与肿瘤的相互关系29-38
- 1. 肿瘤微环境29-30
- 2. 免疫监视学说30-32
- 3. 肿瘤逃逸现象32-34
- 4. 小结34-35
- 参考文献35-38
- 前言38-39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直接灸肝俞对HCC癌前病变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IL-2的影响39-58
- 1. 材料39-40
- 2. 方法40-45
- 3. 结果45-51
- 4. 小结51-52
- 5. 讨论52-58
- 结语58-60
- 1. 结论58
- 2. 存在问题与不足58-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艳;潘亚美;;直接灸临床体会[J];中国针灸;2005年S1期
2 王廷峰;王晓亮;王雨诺;;直接灸治疗顽症举隅[J];中国针灸;2008年S1期
3 梁金玉,王显宝,任钦宇;直接灸治疗虚证头痛50例[J];中国乡村医生;1997年04期
4 梁金玉,王显宝,任钦宇;直接灸治疗虚证头痛50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Z1期
5 周楣声;;直接灸方法与作用[J];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01期
6 林其盛;直接灸的手法应用及临症举隅[J];中国针灸;2001年05期
7 杨一玲;关玲;;直接灸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12年03期
8 高映晖;直接灸治疗肩周炎2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1期
9 邬继红,马文珠,朱文宏,齐金蕊,黄富贵,张艳;直接灸治疗月经过多4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8年03期
10 谢锡亮;;治疗乙肝:大显身手直接灸[J];中华养生保健;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志健;陈璇如;何军明;赖奕辉;黄有星;;直接灸促进腹部术后肠胃动力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国华;张去飞;李丽霞;林丽珠;;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骨髓抑制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林国华;李丽霞;张去飞;林丽珠;;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骨髓抑制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4 李丽霞;林国华;林丽珠;张去飞;;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5 林其盛;;直接灸的手法应用及临症举隅[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yび板,
本文编号:251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