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16 21:01
本文关键词:刺络放血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刺络放血干预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并进一步明确早期针灸干预对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为优化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病例选取我院针灸科及神经内科就诊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3天内伴耳后疼痛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发病急性期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翳风、牵正穴刺络放血治疗,隔日治疗1次,急性期后即停止;对照组仅予以药物治疗。恢复期两组采取相同的针刺方案,隔日1次,痊愈即停止。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治疗耳后疼痛的止痛效果,并记录疼痛消失时的天数;使用疗效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结果1、刺络放血治疗后耳后疼痛即刻VA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0.05);治疗后20minVAS评分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耳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砌.01)。2、组内比较:两组发病7天后H-B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H-B评分及FDI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FDI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发病7天后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H-B评分及FDI躯体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后FDI社会功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FDI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发病1个月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愈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早期刺络放血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疗效显著,能更快缓解耳后疼痛的症状,进而缩短面神经受压时间,促进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2、急性期介入针灸干预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更显著,且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刺络放血 耳后疼痛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临床资料11-14
- 1. 研究对象11-12
- 1.1 病例来源11
- 1.2 诊断标准11
- 1.3 纳入标准11
- 1.4 排除标准11
- 1.5 中止及剔除标准11-12
- 2. 研究方法12-14
- 2.1 样本量12
- 2.2 随机分组12
- 2.3 治疗方法12-13
- 2.4 观察指标13
- 2.5 疗效标准13
- 2.6 统计学处理13
- 2.7 质量控制13-14
- 研究结果14-20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14
- 2.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14-15
- 2.1 两组年龄和病程情况比较14
- 2.2 两组性别情况比较14
- 2.3 两组面神经麻痹分级情况比较14-15
- 2.4 两组治疗前耳后疼痛VAS评分比较15
- 2.5 两组治疗前H-B量表评分和FDI量表评分比较15
- 3. 两组耳后疼痛疗效比较15-17
- 3.1 刺络放血治疗前、后耳后疼痛VAS评分比较15-16
- 3.2 两组耳后疼痛消失天数比较16-17
- 4. 两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比较17-19
- 4.1 两组治疗前、后H-B评分比较17
- 4.2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17-18
- 4.3 两组1个月后疗效比较18
- 4.4 两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愈天数比较18-19
- 5. 不良反应分析19-20
- 讨论20-26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20
- 1.1 概念20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20
- 1.3 临床表现20
- 2.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20-21
- 2.1 病名研究20
- 2.2 病因病机20-21
-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耳后疼痛现象的认识21-22
- 3.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耳后疼痛的关系21
- 3.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耳后疼痛的治疗21-22
- 4. 治疗理论依据22-24
- 4.1 针灸介入时机22
- 4.2 刺络放血疗法22
- 4.3 穴位选择22-23
- 4.4 药物治疗23
- 4.5 评价指标23-24
- 5. 结果评价24-25
- 6. 不足与展望25-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29
- 附录29-33
- 致谢33-34
- 文献综述34-38
- 参考文献36-38
- 作者简历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乃扬;;针刺治疗几例热证的体会[J];江西中医药;1986年06期
2 张金涛;冯玲莉;;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6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函授;1988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彬彬;刺络放血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翠萍;周围性面瘫耳后疼痛与针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张超;刺络拔罐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刺络放血对急性期伴耳后疼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22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