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2017-03-17 08:01

  本文关键词: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目前临床发病率高,并有逐年升高趋势,国内外学者大都赞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这一发展模式。中医在辨证基础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优势明显,并可在不同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甚至逆转。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学差异,分析对比饮食习惯、嗜好,生活环境等与发病的关联。方法:本文包括理论研究、症状收集表制作及临床研究三部分,通过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其胃镜病理结果提示腺体萎缩者,以岭南居民为限定。由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收集表”的填写,所有研究资料均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析。使用统计方法包括聚类分析、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等。结果:(1)本研究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2)50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证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22例、44.0%)脾胃虚弱证(11例、22.0%)肝胃气滞证(10例、20.0%)胃阴不足证(5例、10%)肝胃郁热证(2例、4.0%)胃络瘀血证(0例、0.0%)。其中湿热证以男的主导,气滞证由女性主导;(3)各个证型中以气、阴虚出现肠上皮化生比例最高;肠化在各证型间无明显差异。(P=-0.6150.05)(4)岭南地域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饮食习惯和偏嗜情况,考虑与本病发生有关联,但饮食习惯在证侯学上无明显差别(P=-0.9520.05);在饮食偏嗜方面,考虑过多的使用辛辣食物,与脾胃湿热型相关,(通过精确概率法检验,P=-0.0050.05)。(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伴有情志改变,其中以易怒、易思最常见;精确概率法检验,,P=0.8720.05,提示情志在证型方面无明显差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与在年龄、证型两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6)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前20位为心烦、失眠、腹胀、易怒、多梦、嗳气、疲倦、口干、乏力、食后饱胀、咽干、欲饮、胃脘痛、嘈杂、面色少华、难消化食物加重、胃脘隐痛、疼痛固定、嗳气则舒、口苦,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个是情绪,另外一个是脾胃。(7)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脉象以舌红(42.0%)、舌淡暗(18.0%)、黄腻苔(40.0%),滑脉(46.0%)、细脉(38.0%)、弦脉(32.0%)最为常见,借助精确法检验,提示舌色、舌苔在CAG证侯学特点有明显差别(P0.001)。(8)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最终考虑病位方面为脾、胃、肝脏腑,病性方面为气虚、阳虚、热、湿、滞。与岭南地域气候、地域学特点相符。结论:岭南地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和肝胃气滞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系症状:腹痛、腹胀、气逆从口出、胃中烦乱不适感等和情志相关症状:心烦、易怒、失眠;影响因子如三餐不定时、进食快、嗜食辛辣、饮食清淡、易怒及易思均与本病相关。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岭南地区 证型分布 影响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3-25
  •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13-19
  • 1.1.1 流行病学特点13
  • 1.1.2 发病机制13-16
  • 1.1.3 诊断标准16-17
  • 1.1.4 治疗17-19
  • 1.2 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19-25
  • 1.2.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范畴19
  • 1.2.2 病因认识19
  • 1.2.3 病机认识19-20
  • 1.2.4 岭南医家见解20
  • 1.2.5 中医辨证分型20-21
  • 1.2.6 中医药治疗21-23
  • 1.2.7 非药物疗法23-24
  • 1.2.8 中西医结合治疗24
  • 1.2.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24-25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5-29
  • 2.1 研究目的25
  • 2.2 研究对象25-26
  • 2.2.1 病例来源25
  • 2.2.2 诊断标准25-26
  • 2.2.3 病例纳入标准26
  • 2.2.4 病例排除标准26
  • 2.3 研究设计26-28
  • 2.3.1 技术路线及方案26-27
  • 2.3.2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收集表制定27
  • 2.3.3 技术路线图27-28
  • 2.4 统计分析28-29
  • 第三章 研究结果29-40
  • 3.1 流行病学资料29-30
  • 3.1.1 年龄与性别29-30
  • 3.2 证型分布30-31
  • 3.3 证型与病理表现31
  • 3.4 证型与饮食习惯31-32
  • 3.5 证型与饮食偏嗜32
  • 3.6 证型与情志32-33
  • 3.7 症状频数分析33-34
  • 3.8 舌脉频数分析34-36
  • 3.8.1 舌色34
  • 3.8.2 舌苔34-35
  • 3.8.3 脉诊方面35-36
  • 3.9 证型与HP感染36
  • 3.10 症状的聚类分析36-40
  • 3.10.1 信息筛选36-37
  • 3.10.2 聚类结果37-40
  • 第四章 讨论40-45
  • 4.1 流行病学分析40
  • 4.2 岭南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频数分析40-41
  • 4.3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与各个影响因子的关联41-44
  • 4.3.1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侯与男女之间的关系41
  • 4.3.2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侯与病理结果出现肠化的关系41
  • 4.3.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习惯的关系41-42
  • 4.3.4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偏嗜42
  • 4.3.5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情志42-43
  • 4.3.6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HP感染43
  • 4.3.7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频数分布43-44
  • 4.4 不足与展望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0-51
  • 附录51-75
  • 致谢75-76
  • 附件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力勤;胃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王元浩;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4期

3 姜志昂;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年04期

4 邢萍;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6期

5 杨俊,孔炳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诊治综述[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6 郭常亮,王永春,李瑞林;胃夫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8期

7 唐付才;中医药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8 梅天一,周福海;自制胃萎复胶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9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9 金东明,季幸姝,孙树权,齐忠志,王彩霞;近五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及实验进展特点[J];中医药学报;2001年06期

10 刘恩松;胃复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河北中医;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樵;夏飞;;周亨德老中医谈慢性萎缩性胃炎[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明河;蔡锦莲;;萎胃Ⅰ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135例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孟胜喜;;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之我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亮;;唐志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梁国英;李明;;谢晶日教授舌镜互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常松;;从虚郁毒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启泉;杜艳茹;刘晓辉;;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李佃贵;孟宪鑫;李刚;;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佃贵;娄莹莹;史纯纯;崔建从;俞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马山;;再谈慢性萎缩性胃炎[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胃宁和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93.1%[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冯瑶 德宁;中医可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变坏”[N];新华日报;2006年

3 大兵;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自我保护[N];中国石油报;2002年

4 王振岭 周文平 范俊利;中药可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熊锋宝;正确对待慢性萎缩性胃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6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7 石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对[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胃灵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文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饮食调节[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10 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舟 张卫华 骆殊;孟景春:慢性萎缩性胃炎三治[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氏秋河;胃炎Ⅰ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郭红梅;曾斌芳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扶正消萎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郭琳;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的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魏玉霞;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梅惠文;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陈国忠;周德丽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韦玉娜;胃炎Ⅰ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张伦;萎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杜琳;单兆伟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经验辑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钟e

本文编号:252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2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