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及压痛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9:10

  本文关键词: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及压痛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感觉,但周围环境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它可发生于单耳、双耳或者颅内。不同的耳鸣病人可表现出不同的声音,如蝉鸣声、嘶嘶声、嗡嗡声、铃声、火车轰鸣声、潮水声、吹风声等等。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耳鸣的发病率约为10%-15%,中国有10%的人有过耳鸣,5%的耳鸣患者寻求治疗,2%的耳鸣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精力不集中、工作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下降等,0.5%的患者视耳鸣为残疾而对自身心理造成伤害。迄今为止,西医学对耳鸣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确切的客观的检测方法较少,临床上治疗耳鸣的有效率高低不等,而中医治疗耳鸣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针灸治疗耳鸣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存在着选穴不规范、标准化治疗方案较少等缺点,尤其是对耳鸣患者穴位敏感点的诊察尚属空白,造成临床选穴的盲目性。所以,本试验通过对耳鸣患者病理状态下的经络进行循按诊察,筛选出与耳鸣最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客观依据。临床研究:1.目的:通过对耳鸣患者压敏穴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及其压痛阈和耳鸣侧别与经络压敏穴分布侧别的相关性研究,筛选出与耳鸣最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辨证、辨经选穴、以及穴位配伍提供依据。2.方法:运用经络循按诊察法,在63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项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络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压敏穴位置及频次,并利用压痛测试仪测定压敏穴的压痛阈,采用SPSS20.0对压敏穴出现穴数和频次、及不同耳鸣侧别的左、右、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和压敏穴压痛阈进行统计。3.结果:3.1耳鸣患者的一般情况:(1)性别年龄:63例耳鸣患者,其中男31例(49.21%),女32例(50.79%);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平均54.5岁,其中高发病年龄段在51-60岁(19例,28.57%)及61-70岁(20例,31.75%)。(2)病程:在0-3月,15例(急性耳鸣),4月~1年,13例(亚急性耳鸣),1年以上,35例(慢性耳鸣),其中1年以上的慢性耳鸣患者最为多见,发病率为55.56%。(3)耳鸣侧别:63例耳鸣患者中,左侧耳鸣13例,右侧耳鸣14例,双侧耳鸣35例,脑鸣1例,其中双侧耳鸣患者发病率最高,占55.56%。(4)耳鸣严重程度分级:Ⅰ级23例,Ⅱ级28例,Ⅲ级12例,其中Ⅱ级病例数最多,占44.44%。(5)中医证型:共分为十种证型,其中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最多,共19例,占30.16%,其次是气滞血瘀15例(23.81%)、痰湿内阻10例(15.87)、肝气郁结7例(11.11%)、痰火壅结3例(4.76%)、肝火上扰3例(4.76%)、心血不足2例(3.17%)、心神不宁2例(3.17%)、外邪侵袭1例(1.59%)、肾精亏虚1例(1.59%)。3.2耳鸣患者压敏穴数情况:63例耳鸣患者体表经络出现压敏穴共131穴,除任脉不方便未诊察外,其余13经均有压敏反应,出现穴数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是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少阳三焦经。由于压敏穴出现较多,但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下的压敏穴较少且频次较低,所以我们仅对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压敏穴进行统计,分布规律如下:(1)压敏穴分布的经脉及聚类分析:聚为四类,出现穴数排名前三的经脉依次为:第一类:足少阳胆经;第二类: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并列);第三类: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并列)。(2)压敏穴分布的区域及聚类分析:聚为三类,第一类:膝关节以下;第二类:侧头及耳周部;第三类:肘关节以下和背腰部。(3)压敏穴出现穴数及聚类分析:聚为七类,前三类依次为:第一类:完骨、翳风;第二类:外关、曲池;第三类:三阴交、阳陵泉、风池、太冲、手三里、足临泣、丘墟。(4)非经穴压敏反应点分布情况:耳鸣时除在经穴范围内存在压敏反应,在经穴上下附近同样存在压敏反应,其中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压敏反应点数最多,为9个;在孔最穴区上下出现穴数最多,为5个;非经穴压敏反应点在阳陵泉下3寸出现频次最高,为19次,其次为阳陵泉下2寸,为17次。(5)不同侧别耳鸣经络压敏穴数比较:左侧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右侧(P0.01),右侧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左侧(P0.05);左侧或右侧耳鸣时,有同侧经络压敏穴较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分别较左侧和右侧多,右侧经络压敏穴数较左侧多,即双侧右侧左侧(P0.01)。3.3耳鸣患者压敏穴压痛阈情况:(1)不同侧别耳鸣左、右经络压敏穴压痛阈比较:无论左侧耳鸣、右侧耳鸣还是双侧耳鸣,对双侧经络均出现压敏反应的穴位压痛阈进行左右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左侧耳鸣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①翳风比曲池压痛阈低(P0.05),翳风分别比完骨、足临泣、太冲、外关、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②曲池、完骨分别比阳陵泉压痛阈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右侧耳鸣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翳风分别比中渚、完骨、太冲、风池压痛阈低(P0.01);翳风比三阴交压痛阈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双侧耳鸣压敏穴之间压痛阂比较:a.头项及耳周压敏穴压痛阈比较:①悬颅分别比听会、曲鬓压痛阈低(P0.05);悬颅分别比完骨、风池压痛阈低(P0.01);②翳风比听会压痛阈低(P0.05);翳风分别比曲鬓、完骨、风池压痛阈低(P0.01);③悬厘比完骨压痛阈低(P0.05);悬厘比风池压痛阈低(P0.01);④听会比风池压痛阈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肘关节以下压敏穴压痛阈比较:曲池比外关压痛阂低(P0.01);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膝关节以下压敏穴压痛阈比较:①丘墟分别比地机、太溪、三阴交、悬钟、阴陵泉、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丘墟分别比漏谷、足三里压痛阈低(P0.05);②太冲分别比地机、漏谷、悬钟、足三里压痛阈低(P0.05);太冲分别比太溪、三阴交、阴陵泉压痛阂低(P0.01);③足临泣比阴陵泉压痛阈低(P0.05);足临泣比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④地机比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⑤太溪、三阴交分别比阳陵泉压痛阂低(P0.01);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头项及耳周与肘关节以下压敏穴压痛阈比较:①悬颅分别比曲池、中渚、手三里、外关压痛阈低(P0.01);②翳风分别比曲池、中渚、手三里、外关压痛阈低(P0.01);③悬厘比手三里压痛阂低(P0.05);悬厘比外关压痛阈低(P0.01);④听会与完骨分别比外关压痛阈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头项及耳周与膝关节以下压敏穴压痛阈比较:①悬颅比丘墟压痛阈低(P0.05);悬颅分别比足临泣、地机、太溪、三阴交、漏谷、悬钟、太冲、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②翳风分别比丘墟、太冲、足临泣、地机、太溪、三阴交、漏谷、悬钟、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③悬厘分别比太冲、足临泣、地机、太溪、三阴交、漏谷、悬钟、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④听会分别比地机、太溪、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听会分别比漏谷、悬钟压痛阈低(P0.05);⑤丘墟比风池压痛阈低(P0.05);⑥曲鬓分别比太溪、漏谷、阴陵泉、足三里、悬钟压痛阂低(P0.05);曲鬓分别比三阴交、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⑦完骨分别比地机、悬钟压痛阈低(P0.05);完骨分别比太溪、三阴交、漏谷、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穴压痛阈低(P0.01);⑧风池比阳陵泉压痛阂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肘关节以下与膝关节以下压敏穴压痛阈比较:①丘墟比外关压痛阈低(P0.01);②曲池分别比地机、漏谷、悬钟、足三里压痛阈低(P0.05);曲池分别比太溪、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③太冲比外关压痛阈低(P0.05);④中渚分别比阴陵泉、足三里压痛阂低(P0.05);中渚比阳陵泉压痛阈低(P0.01);⑤手三里、外关分别比阳陵泉压痛阈低(P0.05);其余压敏穴之间压痛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耳与经络的联系是普遍的,除任脉不方面未诊察外,其余13经所循按到的区域均有压敏反应点,其特异性如下:4.1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经脉、区域、穴位:(1)从压敏穴数角度认为,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经脉是足少阳胆经,其次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太阴脾经;特异的压敏区域是膝关节以下,其次是侧头及耳周部、肘关节以下和背腰部;特异的压敏穴位是完骨和翳风,其次为外关、曲池、三阴交、阳陵泉、风池、太冲、手三里、足临泣、丘墟。(2)从压敏穴压痛阂角度认为,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区域是头项及耳周部,其次是膝关节以下和肘关节以下;左侧耳鸣时,敏感穴依次为翳风、曲池、完骨;右侧耳鸣时敏感穴为翳风;双侧耳鸣时,敏感穴依次为:悬颅、翳风、悬厘、听会、曲池、丘墟、太冲、足临泣、地机、太溪、三阴交。(3)从非经穴压敏点角度认为,耳鸣患者不仅在经穴上存在压敏反应,在经脉循行线上非经穴上同样存在压敏反应,多在某些穴位附近,如孔最、阳陵泉、下巨虚、解溪、曲泽、蠡沟、尺泽、经渠、足三里、阴陵泉等。4.2不同侧别耳鸣压敏穴分布规律无论从压敏穴数角度还是从压敏穴压痛阈角度均认为,左侧耳鸣、右侧耳鸣及双侧耳鸣,其压敏反应均以人体双侧经络为主。
【关键词】:耳鸣 经络循按 聚类分析 压敏穴 压痛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81
【目录】:
  • 摘要6-11
  • ABSTRACT11-19
  • 符号说明19-2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20-70
  • 综述一 耳鸣的中医文献研究20-43
  • 1. 古代医家对耳鸣的论述20-26
  • 1.1 耳鸣的病因病机20-24
  • 1.2 耳鸣的辨证论治24-26
  • 2. 现代医家对耳鸣的论述26-30
  • 2.1 从肝论治26-27
  • 2.2 从心论治27
  • 2.3 从脾论治27
  • 2.4 从肺论治27-28
  • 2.5 从肾论治28
  • 2.6 从脏腑相关论治28-29
  • 2.7 其他辨证论治方法29-30
  • 3. 针灸治疗耳鸣的文献研究30-43
  • 3.1 经络系统与耳的联系30-32
  • 3.2 选穴特点32-36
  • 3.3 针灸治疗方法36-43
  • 综述二 耳鸣的现代医学研究43-51
  • 1. 现代医学对耳鸣的认识43
  • 2. 耳鸣的流行病学调查43-44
  • 3. 耳鸣的发生机制44-46
  • 3.1 耳鸣外周机制44-45
  • 3.2 耳鸣中枢机制45-46
  • 4. 耳鸣的影响因素46
  • 5. 耳鸣的分类46-47
  • 6. 耳鸣的诊断47-48
  • 6.1 病史采集47
  • 6.2 临床一般检查47
  • 6.3 听力学测试47
  • 6.4 前庭功能检查47-48
  • 6.5 耳鸣测试48
  • 7. 耳鸣的治疗48-51
  • 7.1 药物治疗48
  • 7.2 掩蔽疗法48-49
  • 7.3 电刺激疗法49
  • 7.4 习服疗法49
  • 7.5 心理疗法49-50
  • 7.6 其他治疗方法50-51
  • 综述三 经络腧穴压敏反应研究51-60
  • 1. 压敏反应概述51-53
  • 2. 压敏反应形成机制53-57
  • 2.1 压敏反应形成的物质基础53-55
  • 2.2 压敏反应的传导途径55-57
  • 3. 经络腧穴反应脏腑疾病论述57-60
  • 参考文献60-70
  • 前言70-71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71-122
  • 1. 研究方案71-77
  • 1.1 临床资料来源71
  • 1.2 耳鸣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71-73
  • 1.3 纳入标准73
  • 1.4 排除标准73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73
  • 1.6 研究方法73-75
  • 1.7 统计学处理75-76
  • 1.8 技术路线图76-77
  • 2. 结果77-111
  • 2.1 耳鸣患者的一般情况77-83
  • 2.2 耳鸣患者压敏穴数情况83-94
  • 2.3 耳鸣患者压敏穴的压痛阈情况94-111
  • 3. 小结111-112
  • 4. 讨论112-122
  • 4.1 耳鸣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112
  • 4.2 耳与经络联系的普遍性112-113
  • 4.3 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经脉113-114
  • 4.4 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区域114-116
  • 4.5 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穴及压痛阈分析116-119
  • 4.6 耳鸣患者非经穴压敏点分析119-120
  • 4.7 耳鸣侧别与压敏穴左右侧别的相关性分析120-122
  • 第三部分 结语122-124
  • 1. 结论122
  • 1.1 耳鸣患者特异的压敏经脉、区域、穴位122
  • 1.2 不同侧别耳鸣压敏穴分布规律122
  • 2. 创新点122-123
  • 3. 存在问题与不足123-124
  • 参考文献124-127
  • 附录127-138
  • 附表1127-136
  • 附表2136-137
  • 附表3137-138
  • 致谢138-140
  • 个人简历1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爱媛,卢世璧,马志鹏,毕胜;压敏片成像分析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4期

2 李瑞;经络首尾压敏点取穴在头痛治疗中的作用[J];北京中医;1997年01期

3 颜冰;王和鸣;;膝半月板载荷的压敏片测量[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昆;;压敏胶粘剂的技术发展[A];北京粘接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中国粘接技术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曾宪家;杨玉昆;;辐射固化压敏胶粘剂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辐射固化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驰亮;王立;周峻峰;;丙烯酸酯二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压敏性能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陆慧;夏姣贞;杜明贵;潘孝仁;;低温沉积ZnO多层膜的结构与压敏性质[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瞿雄伟;翟珍;杜士平;蔡潇;;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及其压敏特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杨玉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剂的发展[A];北京粘接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胶黏剂论文集[C];1992年

7 陆慧;滕月莉;殷海波;陆元成;潘孝仁;;低压ZnO压敏薄膜制备与研究[A];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论文展示 十三、敏感及传感材料[A];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6年

9 张金仓;张瑞英;邢怀民;戴宪起;朱命玮;程国生;董成;;湿法合成ZnO陶瓷的压敏特性与结构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Joe Peng;Lynne A.thoma;AbuBakr;梁伟;;美国邮政总署(USPS)邮政票据和标签类产品中所使用的一种环保型压敏胶粘剂的研制开发成果及经验[A];2001中国造纸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投身压敏产品研发[N];西安日报;2009年

2 卫亚明译;美国公开压敏粘合纤维专利[N];中国纺织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贾志成;《水压敏技术及其防滴漏水表产业化的应用》科技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水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国忠;高压SnO_2压敏陶瓷研究及新型低压—高介压敏、无铅压电材料探索[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春明;高压二氧化锡压敏材料和高温钛酸铋钠钾压电材料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美琦;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及压痛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孟辉;新型多层片式压敏—电容双功能电子陶瓷元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张小文;二氧化钛基压敏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4 赵文超;(V,Sr)掺杂TiO_2压敏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沈涵孜;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海庆;三氧化钨非线性电学特性的缺陷模型及其抗老化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刚;镨系(Pr)纳米氧化锌(ZnO)非线性压敏功能材料研究[D];常州大学;2011年

8 吕文志;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刘黄海;粘弹性柔软压敏单元初步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白桂丽;钛酸锶基多功能压敏陶瓷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及压痛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