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沉香穴位贴敷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3-20 12:11

  本文关键词:沉香穴位贴敷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穴位贴敷法治疗便秘安全、无痛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临床上有不少报告,但所用具体方法各不相同,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也缺乏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运用沉香穴位贴敷膏对神阙、天枢、关元、中脘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便秘的治疗效果,发扬中医传统治疗特色,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推广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便秘的技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试验设计方法。诊断标准参照国际通常采用的功能性肠病罗马Ⅲ标准,明确诊断。根据诊断标准,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门诊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福松进行治疗便秘,一日两次,每次20g,治疗周期为四周。观察组采用沉香穴位贴敷膏对神阙、天枢、关元、中脘穴位进行贴敷,隔日一次,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4周后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两组治疗之间的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分析疗效,得出结论。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数值等资料对比,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经非参数检验,Z=-2.605,p=0.01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减少,非参数检验,Z=17.19,p=0.000,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经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减少,非参数检验,Z=12.43,p=0.000,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症状改善明显。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症总状积分,观察组减少明显,经t检验,t=-3.786,p=0.0002,p0.05,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说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主症总积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主症总积分减少明显,经t检验,t=-2.849,p=0.003,p0.05,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说明观察组临床主症改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观察组在排便频率(自然排便)、使用泻剂、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腹胀的评分较对照组各主症评分减少明显,经非参数检验,p0.05,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说明观察组临床各主症改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两组治疗后次症总积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总症状积分减少明显,经t检验,t=-1.700,p=0.047,p0.05,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说明观察组临床次症改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两组治疗后各次症腹痛、怕冷、乏力、腰膝酸软、胸胁痞满、汗出气短、饮食不振、嗳气的评分构成比较,观察组在腹痛、怕冷、乏力、腰膝酸软、胸胁痞满方面较对照组积分明显减少,经非参数检验,p0.05,统计学上差异明显,说明观察组临床次症中在腹痛、怕冷、乏力、腰膝酸软、胸胁痞满方面改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而在汗出气短、饮食不振、嗳气方面,经非参数检验,p0.05,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次症在汗出气短、饮食不振、嗳气方面改善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周期时间、入组例数较少及患者个人体质等原因相关,临床上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沉香穴位贴敷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方法安全、无痛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关键词】:沉香穴位贴敷膏 慢传输型便秘 穴位贴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略词9-10
  • 综述 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进展10-30
  • 1 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10-14
  • 1.1 便秘的病名源流及历史沿革10-11
  • 1.2 便秘的病因病机11-12
  • 1.3 便秘的中医药治疗12-14
  • 2 慢传输型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14-24
  • 2.1 STC的病因分析15-16
  • 2.2 STC的病理生理16-20
  • 2.3 STC的诊断方法20-22
  • 2.4 STC的临床治疗方式22-24
  • 3 结语24-26
  • 参考文献26-30
  • 前言30-31
  • 1 病例选择31-33
  • 1.1 诊断标准31
  • 1.2 病例纳入、排除、剔除、脱落、终止标准31-32
  • 1.3 一般资料32-33
  • 2 研究方法33-38
  • 2.1 分组治疗方法33-34
  • 2.2 疗效评定标准34-36
  • 2.3 统计方法36
  • 2.4 治疗前两组统计比较36-38
  • 3 结果38-41
  • 3.1 治疗后两组统计比较38-40
  • 3.2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分析40-41
  • 4 讨论41-48
  • 4.1 对穴位贴敷疗法的认识41-42
  • 4.2 本研究取穴依据42-43
  • 4.3 沉香穴位贴敷膏药物组成43-44
  • 4.4 本研究的治疗特色44
  • 4.5 研究结果44-45
  • 4.6 结果分析45-46
  • 4.7 结论46-47
  • 4.8 问题与展望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仍海;李薇;江春蕾;马建华;孙连祺;玄权哲;刘薇;;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3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4年10期

2 周倩妹;孟繁洁;靳英辉;温晓燕;;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13年05期

3 张媛媛;付于;;辨证论治减肥后顽固性便秘1例[J];河南中医;2012年07期

4 刘莉;李慧;孙学刚;陈志良;刘强;;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穴位贴敷透皮给药治疗豚鼠哮喘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5 惠永锋;叶玲;;中药灌肠在肛肠科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2年01期

6 余自君;王晓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中西医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34期

7 景卫政;;温针灸治疗慢性便秘7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22期

8 吴]岚;薛雅红;郑雪平;丁义江;;丁义江教授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1年10期

9 任媛媛;;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热秘型70例[J];陕西中医;2011年09期

10 杜丽娟;唐学贵;吴至久;李敏;;VIP在慢性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中的表达和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仍海;通调三焦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沉香穴位贴敷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7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