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芍倍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2:14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芍倍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予芍倍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予亚甲蓝局部封闭治疗。治疗前分别记录两组一般观测、疗效观察、生活质量、皮损形态等指标,治疗2周后再次记录疗效观察、生活质量、皮损形态指标,最后综合分析两组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治疗3月后随访,评价复发率。运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以评定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研究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瘙痒程度、瘙痒持续时间、皮损面积、生活质量及皮损形态等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瘙痒程度(0.37VS0.93,p=0.011)、瘙痒持续时间(0.33VS0.83,p=0.01)、生活质量(1.7VS2.23,p=0.013)、皮损苔藓化(0.67VS1.3,p=0)、皮损色素沉着(0.67VS1.07,p=0.002)等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皮损面积(0.67VS0.90,P=0.23)及皮损剥脱(0.50VS0.50,P=1)评分经检验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结束经疗效评价,试验组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经秩和检验两组有效性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3月后随访,试验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4.76%VS42.86%,p0.05),经卡方检验两组复发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芍倍注射液皮下注射疗法可安全改善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患者在瘙痒程度、瘙痒时间、皮损面积、皮损苔藓化、皮损色素沉着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具有复发率低的优势,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与推广。
【图文】:

患者,病程


逦43.92±11.43逡逑3.邋2.邋2性别逡逑PE患者性别构成详见图1。在本研宄所纳入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占逡逑53.33%,女性28例,占46.邋67%,男女比例为8:7。逡逑标题逡逑40逡逑20逡逑10逡逑男逦女逡逑■人数逡逑图1.邋PE患者男女构成情况逡逑3.邋2.邋3病程逡逑本研究所有患者具体病程详情可见图2。最短病程为0.邋5月,,最长病程达15逡逑年。病程位于1邋一3年患者人数最多,达25例,病程位于5—7年之间人数最少,逡逑仅3例,剩余病程在1年以下、3—5年及7年以上患者人数分别为13、10、8逡逑25逡逑

病程,患者,单位,情况


图1.邋PE患者男女构成情况逡逑3.邋2.邋3病程逡逑本研究所有患者具体病程详情可见图2。最短病程为0.邋5月,最长病程达15逡逑年。病程位于1邋一3年患者人数最多,达25例,病程位于5—7年之间人数最少,逡逑仅3例,剩余病程在1年以下、3—5年及7年以上患者人数分别为13、10、8逡逑2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诚;;蒺藜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55例[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年15期

2 王乖娟;刘卫兵;荆鲁华;;荆防颗粒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05期

3 钟金宝;李仰琪;梁燕梅;;当归饮子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病6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7年07期

4 宋兆友;宋宁静;杨风清;孙礼玉;华爱英;苑秀华;徐宁;蔡晓天;缪寿业;汪世勤;张跃玲;;“克银方”的临床复试及动物实验报告[J];蚌埠医药;1988年02期

5 尹莹;卢益平;顾炜;;当归饮子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年05期

6 李芳梅;;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随机对照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13期

7 冯丽蓉;龚五洲;魏晓燕;;中药熏洗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22期

8 李金娥;康明非;吕曹华;吴志华;;“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J];福建中医药;2009年01期

9 马薇;;中医综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36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5期

10 冯丽蓉;龚五洲;李婷;;梅花针结合药物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效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勇;熊学平;;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石文英;钟荷君;章薇;席建元;罗光华;;自血穴位注射配合四物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刘岩;;黄芩油膏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42例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4 茅伟安;曹蒂莲;张健;王莉;瞿奕;茅婧怡;;自拟中药熏蒸方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的临床研究[A];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兰东;冉立伟;郭艳杰;董丽;;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血清过敏原检测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参柏洗剂熏洗的疗效观察[A];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于志峰;陆小左;张玉环;王学民;;慢性湿疹患者脉象与证型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谢长才;;针刺从心论治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力;;中药内服并外洗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陈建宏;;皮肤解毒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6年

10 唐凯;王晓燕;邓鹏;王真权;李克亚;;四物消风散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肛周湿疹33例临床观察[A];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西 王豪;脱发的辨证施治(二)[N];民族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奕兴;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谢文平;养血止痒片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陈秀华;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芍倍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2 冯蕙裳;二白膏治疗手角化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裴聪聪;复方甘草油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黄亮亮;针药合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血虚风燥型)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刘俊;针药结合改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睡眠质量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张晓宇;当归消u曁乐瘟蒲榉缭镄鸵疾〉牧俅擦菩Ч鄄靃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江梓贤;针药结合对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生活质量影响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麻晓玲;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钟牧晴;和血除湿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戴安琪;温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90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0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