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深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5:08
本文关键词:分支深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深刺鱼腰、四白、夹承浆为主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了充分验证该方法不但可以替代西药治疗还具有远期疗效、没有副作用,旨在从针灸的角度来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鱼腰、四白、夹承浆为主穴,每周3次,两周为一个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卡马西平片,每日2次,首次剂量0.1 g每次,以后每天增加0.1g,直到疼痛停止(最大量不应超过1g/d),从开始给药不间断服药,直到总疗程结束。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时、停止治疗2个月后,分别用综合评分法和中医症状评分评价总体疗效。两组均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分别用副反应量表,作为两组副作用的观察,并进行对照分析。从总体疗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副反应的有无来评价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结果:1.综合评分比较:疗程结束后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2个月后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长期疗效优于药物组。2.两组治疗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3.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人数为11人,副反应率为37%,主要副作用为消化系统症状便秘、食欲减退和厌食。4.疗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的随访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仍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组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2.针刺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优于药物组。3.针刺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药物组治疗后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方面的主观症状以及血、尿、便及肝、肾功能等客观体征的异常。4.深刺鱼腰、四白、夹承浆为主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失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分支深刺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中英文缩写对照11-12
- 前言12-13
- 资料与方法13-22
- 1 病例资料13-14
- 1.1 中医诊断标准13
- 1.2 西医诊断标准13
- 1.3 纳入病例标准13
- 1.4 排除病例标准13-14
- 1.5 终止撤出标准14
- 1.6 脱落标准14
- 2 病例来源、分组14
- 3 一般资料比较14-16
- 4 治疗方法16-19
- 4.1 治疗组16-18
- 4.2 对照组18-19
- 5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19
- 5.1 一般情况记录19
- 5.2 疼痛程度分级19
- 6 疗效评定及标准19-20
- 7 安全性指标及处理20
- 8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20-21
- 9 临床观察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21
- 10 统计学处理21-22
- 结果22-29
- 1 统计学处理22-29
- 1.1 两组内比较22-24
- 1.2 两组间比较24-29
- 讨论29-34
- 1 现代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29
- 2 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29-30
- 3 选穴的实践来源30
- 4 选穴的西医理论依据30
- 5 选穴的中医理论依据30-31
- 6 祖国医学对深刺法的认识31-32
- 7 临床研究的疗效分析32-34
- 结论34-35
- 问题与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37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37-53
- 1 西医对三叉神经的认识37-39
-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37-38
- 1.2 西医治疗38-39
- 2 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39-48
- 2.1 历史沿革与症状39
- 2.2 中医发病机制39-40
- 2.3 中医治则40
- 2.4 治疗方法40-48
- 2.4.1 传统与现代针灸疗法40-45
- 2.4.2 基于新理论的治疗45-47
- 2.4.3 中药治疗47-48
- 3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61
- 附表1 患者一般状况表53-55
- 附表2 综合评分表55-56
- 附表3 原发性三叉神经中医症状积分观察表56-57
- 附表4 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57-59
- 附表5 技术路线59-60
- 附表6 试验终止记录表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萍;刘明;张泓;;局部深刺加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2 孙化斌;;深刺云门穴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32例[J];中国针灸;2012年06期
3 赵颖;;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03期
4 赵颖;王琪;;深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60例[J];吉林中医药;2009年06期
5 刘志顺;丁玉龙;;深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则[J];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01期
6 段锦绣;彭唯娜;刘志顺;杨德莉;郭郡;蔡Y铈
本文编号:259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0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