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金匮》妇人三篇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7:09

  本文关键词:《金匮》妇人三篇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医经典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源头,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中医流派的学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的妇人三篇更是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奠基之作,篇中的许多学术思想在后世妇科流派中都有所体现,并对其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作用。通过对经典与流派间学术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询中医经典的重要价值。目的:研究《金匮》妇人三篇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间的学术相关性。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金匮》妇人三篇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仲景妇人三篇的学术观点。同时将其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跟随姚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临证所得,归纳整理,以比较两者间学术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姚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的研究,发现其重视阴阳、重视气血、重视肝脾等学术特点,均可在《金匮》妇人三篇中找到理论依据。并且姚氏妇科流派还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了郁火的相关观点。可见,后世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是在根源于中医经典著作的基础之上并加以拓展而形成的。结论:《金匮》妇人三篇作为中医妇科学的肇始,对后世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的学术特点与《金匮》妇人三篇有着源与流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金匮要略》妇人三篇 姚氏妇科流派 学术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22.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章 《金匮》妇人三篇的学术地位11-24
  • 一、《金匮》妇人三篇对中医妇科学的承前启后作用11-14
  • (一)《金匮》妇人三篇是秦汉以前妇科学的集大成者11-12
  • (二)《金匮》妇人三篇是后世中医妇科发展的基石12-14
  • 二、《金匮》妇人三篇对后世中医妇科流派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奠基作用14-24
  • (一)《金匮》妇人三篇是后世中医妇科流派学术之肇始14-16
  • (二)当代部分妇科流派简介16-24
  • 第二章 《金匮》妇人三篇学术思想举隅24-36
  • 一、总结提出妇人杂病病因——因虚积冷结气24-25
  • 二、祛邪以安胎为妊娠病论治大法25-28
  • 三、调燮阴阳,阴平阳秘28-31
  • 四、调畅气血,通达气机31-32
  • 五、调和肝脾,疏肝理脾32-33
  • 六、重视津液,水血并治33-36
  • 第三章 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探微36-60
  • 一、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简介36-37
  • 二、昆明姚氏妇科流派主要学术特点37-42
  • (一)医理:首重肝脾冲任,强调郁火为患37-39
  • (二)治法:强调“血本气动”,重视枢转气机39-40
  • (三)处方:制方擅用逍遥,临证灵活化裁40-41
  • (四)用药:遣药轻清平淡,组方灵动疏和41-42
  • 三、昆明姚氏妇科流派优势病种简述42-60
  •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42-50
  • (二)不孕症50-55
  • (三)胎动不安、胎漏55-60
  • 第四章 《金匮》妇人三篇与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的学术相关性60-66
  • 一、重阴阳在合61-62
  • 二、重气血在调62-63
  • 三、重肝脾在制63-64
  • 四、重郁火在透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综述69-75
  • 参考文献73-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培智;《金匮》“热过于营,吸而不出”新解[J];新疆中医药;1998年01期

2 邓明仲;;评《金匮》“十七句”之争[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3 陈国权;漫谈《金匮》十记[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4 刘晓西;;《金匮》“诸”字解[J];陕西中医函授;1987年03期

5 张再良;;关于研究生《金匮》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旷惠桃,张炳填;如何避免《金匮》教学与《中内》重复[J];中医教育;1994年01期

7 沈继泽;谈谈有关《金匮》狐域病的几个问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8 郭晓东;谈《金匮》学习中的几个问题[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伍炳彩;;谈谈《金匮》课堂教学如何联系临床[J];江西中医药;1985年05期

10 李奇梅;;《金匮》难解字举隅[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文芳;;浅谈《金匮》之护理[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雪华;;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金匮》教学中的运用[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键运;刘钊;;谈临床运用《金匮》理论的经验[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萌;张冬梅;;《金匮》部分条文新解[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5 李俊莲;王笈;;学习《金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6 张再良;杨文U,

本文编号:259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