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整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0:09

  本文关键词: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整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为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整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通过收集、挖掘、整理白族医药典籍,结合云南白族聚居地实地调查,归纳、总结云南白族医药中防治春燥的医药思想、养生防治方法和经验。研究目的:本研究充分利用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归纳、总结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医药方法和经验,以增强春燥预防养生保健意识,为云南春燥相关病证的防治提供依据,促进云南春燥防治的系统化研究,也为系统研究云南燥证奠定基础。方法与内容:在收集、挖掘、整理白族医药典籍的基础上,针对滇西北的白族聚居地实地调查,归纳白族医药中防治春燥的饮食、运动方法、外治疗法及方药等。饮食养生:鲜花、野菜、野生菌、常见蔬菜和水果以及月粥、三道茶、酥油茶、血肠等,对春燥有较好防治作用。运动养生方法:赛马、舞蹈等也常于春季开展,以升发阳气,应对春季相关病症。民间特色外治疗法:滚蛋疗法、温泉疗法、刮痧疗法、蒸汽疗法、鼻塞疗法、敷脐疗法、烧艾疗法等不同方法,对春季病症有一定功效。常用方药食疗:收集、挖掘防治春燥单验方85首、食疗方64首、常用药47味。总结防治春燥的方药特点、春燥相关病证的特点、防治春燥的基本原则等。结论:(1)防治春燥的方药特点:药物及用药方法保持民族特色、寓医于食,善用药膳、用药方法独特。(2)白族地区春燥相关的常见和多发病证:内科疾病、皮肤病、五官科疾病等,证型以风燥犯肺证、肺卫皮孔燥证、肝热肺燥证为多见。(3)防治春燥的基本原则:天人相应,顺时摄养;辨因施养,三因制宜;预防为主,综合调养。
【关键词】:云南白族 云南春燥 防治方法 医药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4
  • 1 研究背景9-13
  • 1.1 燥及云南春燥9-10
  • 1.2 中医药防治云南春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3 云南白族地区与春燥的联系11-12
  • 1.4 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意义12-13
  • 2 课题设计13-14
  • 2.1 课题来源13
  • 2.2 课题结构及基本的研究思路13-14
  • 第一部分 云南春燥的概述14-17
  • 1 云南春燥的特点14
  • 2 从三因理论看云南春燥形成和防治14-17
  • 2.1 地域因素14-15
  • 2.2 气候因素15
  • 2.3 体质因素15-17
  • 第二部分 云南白族医药研究概况17-24
  • 1 白族医药文化研究17-21
  • 1.1 白族医药文化概述17-18
  • 1.2 白族传统文化对白族医药文化的影响18-21
  • 2 白族医药的主要特点21-24
  • 2.1 多元化的民族医药21-22
  • 2.2 医药资源丰富多样22-24
  • 第三部分 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研究24-55
  • 1 饮食养生方法研究24-35
  • 1.1 食材25-29
  • 1.2 月粥29
  • 1.3 茶饮29-30
  • 1.4 血肠30-35
  • 2 运动养生方法研究35
  • 3 民间特色外治疗法35-41
  • 3.1 滚蛋疗法35-37
  • 3.2 温泉疗法37-38
  • 3.3 刮痧疗法38
  • 3.4 蒸汽疗法38-39
  • 3.5 鼻塞疗法39
  • 3.6 敷脐疗法39-40
  • 3.7 烧艾疗法40-41
  • 4 常用方药食疗研究41-51
  • 4.1 单验方42-43
  • 4.2 食疗方43-46
  • 4.3 常用药46-51
  • 5 特色与原则51-54
  • 5.1 防治春燥的方药特点51
  • 5.2 春燥相关病证的特点51-53
  • 5.3 防治春燥的基本原则53-54
  • 6 小结54-55
  • 全文总结55-58
  • 参考文献58-60
  • 文献综述60-64
  • 参考文献63-64
  • 发表文章情况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铭心;西北燥证研究概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年11期

2 高华;沙塔娜提·穆罕默德;周铭心;;西北燥证与心理素质关系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周光;周铭心;;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4 李鹏;赵晓东;周铭心;;西北燥证分子生物学研究构想[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02期

5 李鹏;赵晓东;周铭心;;从分子生物学开展西北燥证现代研究的基本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6 李鹏;周铭心;;新疆石河子拾棉民工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7 何宽其;;类燥证探讨[J];中医杂志;2009年06期

8 姜德;周铭心;;西北燥证主证相关性疾病研究概况[J];新疆中医药;2010年05期

9 郭晟;魏宁颐;郭娟;郑进;;云南燥证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06期

10 魏宁颐;王青;郭晟;杨梅;;云南燥证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万章;;血燥证理论在皮肤科中的应用[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杨梅;王雪梅;郭晟;魏宁颐;;云南燥证用药规律研究[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光炜;;《温病条辨》燥证治疗初探[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进;罗艳秋;;“春燥”辨证论治的要点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强 陕西省中医医院;血燥证辨疑[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见习记者 毛文婷;我区解开西北地区人群亚健康之谜[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3 吴沛田;秋多燥症宜辨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光;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2 王燕;西北燥证与心系疾病关联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姜德;西北燥证与孔窍、皮肤类疾病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吕光耀;新疆居民西北燥证与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5 景玉霞;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不同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及其与西北燥证关系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艳;224例女性哮喘患者证型特征及与西北燥证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彭雪梅;伊犁地区维汉民族心血管衰老规律及与西北燥证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紫萱;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彬;西北燥证与白介素17A、白介素10表达差异相关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5 谢雨;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整理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6 姜迎萍;西北燥证治法探索与方药筛选[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7 高华;西北燥证与心理素质关系的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8 马燕;西北燥证(新疆)与气质的关系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9 郭晟;基于古今文献数据分析的云南燥证证治规律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10 魏宁颐;基于临床数据分析的滇西北燥证证治规律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白族医药防治春燥的整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