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药湿热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3:45
【摘要】:研究背景乳腺增生症,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表现为周期性的乳房疼痛,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与烦躁、焦虑、易怒等情绪互相影响。近些年来,现代女性面临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再加上本身月经周期的激素调控,乳腺增生症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加,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一方面,因其困扰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成为了乳腺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另一方面,西医学主要使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甚至可能出现过度治疗。而祖国医学在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缓解疼痛,缩小肿块,而且能够使其身心愉悦、情志舒畅。因此讨论、研究乳腺增生症仍有着深远及重要的意义,早期的干预、治疗应是乳腺增生症规范化诊疗的重中之重。目的通过化裁消化膏方,与湿热敷疗法相结合,对比中药局部(消化膏)湿热敷、与单纯局部(安慰剂)湿热敷,客观评价中药局部湿热敷对改善乳腺肿块相关症状、体征(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方面)、手诊最大乳房肿块长度、乳腺彩色超声下乳腺腺体厚度、乳腺导管最粗管径;对缓解乳房疼痛相关症状体征(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触痛程度)、黄体期乳房VAS疼痛均值;对乳腺相关症状体征(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触痛程度、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方面)、伴随症状(乳房疼痛与月经相关性、经行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月经量少色淡、善于易怒、两胁胀满、腰膝酸软、神疲倦怠方面)、及其积分、疗效统计比较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探索该消化膏湿热敷的作用机制,并将其系统化、规范化,丰富其在治疗相关肿块性、疼痛性疾病方面的内涵,以期临床推广。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门诊,诊断为乳腺增生症伴中、重度乳房疼痛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局部湿热敷组)36例,对照组(单纯局部湿热敷组)36例,所有患者入组时点为每次月经周期第14天,治疗结束时点为下个月经周期第1天,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并访视1个月经周期。结果纳入72例患者,脱落1例,脱落原因:纳入实验后发现不符合诊断标准且未进行治疗,实际纳入实验组36例,对照组35例。在乳腺肿块相关症状、体征方面,实验组在缩小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超声波检查下,乳腺腺体厚度、乳腺导管最粗管径方面比较,尚不能证实实验组能够缩小乳腺腺体厚度、乳腺导管最粗管径(P0.05)。在乳房疼痛相关症状方面,实验组在改善乳腺触痛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尚不能证实可以缓解乳房疼痛程度(P0.05);在对治疗、访视周期黄体期实验组、对照组在乳房疼痛VAS均值方面比较,可以认为无论在治疗周期、还是访视周期,实验组在减轻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比对照组更优,无论在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均没有明显加重。在对乳腺相关症状体征方面(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触痛程度、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4.4%;在伴随症状方面,总有效率达75%,可以认为中药局部湿热敷能够改善乳房疼痛与月经相关性、经行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月经量少色淡、善郁易怒、两胁胀满、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值得临床推广。结论中药(消化膏)局部湿热敷疗法能够缓解乳腺肿块相关症状体征(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肿块分布范围,缩小最大乳房肿块实际长度);能够缓解乳房触痛程度,减轻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同时也可以改善乳房疼痛与月经相关性、经行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月经量少色淡、善郁易怒、两胁胀满、腰膝酸软、神疲倦怠等相关伴随症状。此外,在改善乳腺相关症状体征方面,总有效率达94.4%;在伴随症状方面,总有效率达75%。中药局部湿热敷能明显缩小乳腺肿块相关症状体征、缓解乳房触痛、降低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以及改善伴随相关症状,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操作方便,且符合实际的中医外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图文】:

趋势图,趋势,周期黄体,乳房疼痛


图1治疗周期疼痛趋势逦图2随访周期疼痛趋势逡逑(1)疗效性分析逡逑组间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治疗周期黄体期、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逡逑VAS均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认为无论在治疗周期、还是访视周期,实逡逑验组在减轻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比对照组更优。逡逑组内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周期黄体期与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逡逑VAS均值比较,治疗周期基本与访视周期相当,略低丁-访视周期,可以认为无论在实验逡逑组、还是对照绀,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均没有明显加重。逡逑3.邋2.邋3治疗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在伴随症状、及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比较逡逑实验组P50:I)25-P75逦对照组P50:P25-P75逦统汁量Z邋P值逡逑伴随症状邋治疗前逦6.00:逦5.00-6.00逦5.00:逦5.00-6.00逦-0.69逦0.49逡逑治疗后逦2.00:逦2.00-3.00逦3.00:逦2.00-4.00逦-2.94逦<0.01逡逑

周期,趋势,周期黄体,乳房疼痛


图1治疗周期疼痛趋势逦图2随访周期疼痛趋势逡逑(1)疗效性分析逡逑组间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治疗周期黄体期、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逡逑VAS均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认为无论在治疗周期、还是访视周期,实逡逑验组在减轻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比对照组更优。逡逑组内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周期黄体期与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逡逑VAS均值比较,治疗周期基本与访视周期相当,略低丁-访视周期,可以认为无论在实验逡逑组、还是对照绀,访视周期黄体期乳房疼痛VAS均值均没有明显加重。逡逑3.邋2.邋3治疗前、后实验组、对照组在伴随症状、及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比较逡逑实验组P50:I)25-P75逦对照组P50:P25-P75逦统汁量Z邋P值逡逑伴随症状邋治疗前逦6.00:逦5.00-6.00逦5.00:逦5.00-6.00逦-0.69逦0.49逡逑治疗后逦2.00:逦2.00-3.00逦3.00:逦2.00-4.00逦-2.94逦<0.0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赛凤;付丽红;;中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年02期

2 宋潇逸;Sr华;;中西医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8年09期

3 吴安林;谢娇;邓多喜;杨程;叶平;谭洁;李铁浪;李江山;彭亮;;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近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年19期

4 红霞;草墩格日勒;;蒙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12期

5 王晓洁;;乳腺增生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年03期

6 解洪权;;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11期

7 杜东红;;旋夏汤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年14期

8 付琼玲;王永富;;不同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09期

9 纪小龙;;最易误诊的病: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J];抗癌之窗;2016年04期

10 杨俊娟;;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先桂;杨少玉;卞玉;李红英;李娇;;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统计分析与保健指导[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庆敏;王萍;王宗银;;内外同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19例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朱毓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艳荣;;乳腺增生症的预防[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兰慧;;乳腺增生症超声规范化诊断的初步探讨[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蔚;赵豫;何明;宋卫中;;三种给药方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成本.疗效分析[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自清;李素平;张志红;李运合;杨勇军;李志民;;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506例效果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冯旭燕;沈荣伟;周琼颖;;高频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的分析[A];2008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杜家忠;李松滨;李宝龙;高维滨;;针刺对乳腺增生症小鼠模型抑制作用的病理形态定量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王苹;胡励军;;乳腺增生症中西药治疗疗效评价——附156例临床分析[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 王小平;乳腺增生症的“五位一体”疗法[N];上海中医药报;2017年

2 兰州现代中医药研究所 史建纲;话说乳腺增生症[N];甘肃日报;2004年

3 周龙;治乳腺增生症方[N];民族医药报;2005年

4 潘建清;乳腺增生症有了电针围刺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5 副主任医师 宁在兰;认识乳腺增生症[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6 李斌;防治结合远离乳腺增生症[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陕西 主治医师 陈媛丽 张晓丽;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N];家庭医生报;2018年

8 周廷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朱晓敏;男孩患上了乳腺增生症[N];健康时报;2005年

10 王哲元;无痛性乳腺增生症更要警惕[N];大众卫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本文编号:2592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92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