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红油纱条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玉红油纱条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用制剂玉红油纱条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作用,初步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阳性对照组)、D(玉红油纱条组)四组,每组24只。对B、C、D三组大鼠通过手术方式建立创伤模型。对不同处理组大鼠创面进行换药,每天观察创面组织变化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于换药第4天、第10天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进行心脏取血及创面组织取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创面组织形态、炎性细胞、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纤维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IL-6及TGF-β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VEGF、IL-6及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创面组织中VEG、IL-6及TGF-βm RNA的表达。结果:1创面大体观察可见换药后B、C、D组大鼠创面随着时间推移,组织水肿、渗出逐渐减轻,痂皮组织增多,创面缩小,C、D两组创面变化较B组明显,愈合时间明显缩短。2HE染色观察显示换药后不同时间点B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增殖较C、D两组明显,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B、C、D组大鼠创面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肉芽组织逐渐增多,且C、D两组较B组增加明显。3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检测换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VEGF、IL-6和TGF-β的表达结果显示:C、D两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GF-β和VEGF的表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愈合时间的推移呈增长趋势;C、D两组药物对模型大鼠创面组织中IL-6的表达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换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清中VEGF、IL-6和TGF-β含量统计:第4天各组大鼠血清中TGF-β和VEGF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第10天C、D两组大鼠血清中TGF-β和VEGF的含量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不同时间点C、D两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与A、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玉红油纱条能够有效减轻创面水肿及渗出,促进创面纤维及肉芽增生,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2玉红油纱条可通过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组织及血清中VEGF、IL-6和TGF-β表达的干预而控制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毛细血管新生及肉芽增生,促进创面的快速、有效愈合。
【关键词】:玉红油纱条 创伤模型大鼠 创面愈合 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69;R-3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1
- 第一章 实验内容11-17
- 1.材料和方法11-13
- 1.1 实验材料11-12
- 1.2 试验方法12-13
- 2. 指标观察及检测方法13-16
- 2.1 创面大体情况观察13
- 2.2 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13
- 2.3 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VEGF、IL-6 及TGF-β蛋白表达13-14
- 2.4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VEGF、IL-6 及TGF-β表达14
- 2.5 RT-PCR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VEGF、IL-6 及TGF-β的相对表达量14-16
- 3. 统计方法16-17
- 第二章 实验结果17-24
- 1. 大鼠创面大体观察17
- 2. 组织学HE描述17-18
- 3.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18
- 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8-20
- 4.1 不同时间点创面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8-19
- 4.2 不同时间点创面组织IL-6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9
- 4.3 不同时间点创面组织TGF-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9-20
- 5. 大鼠血清因子检测结果20-22
- 5.1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含量20-21
- 5.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IL-6 含量21
- 5.3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TGF-β含量21-22
- 6. 大鼠创面组织mRNA表达结果22-24
- 6.1 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VEGFmRNA表达结果22
- 6.2 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IL-6mRNA表达结果22-23
- 6.3 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TGF-βmRNA表达结果23-24
- 第三章 讨论24-31
- 1. 中医药对伤科创面愈合的认识及干预24-25
- 1.1 创伤初期24
- 1.2 创伤中期24-25
- 1.3 创伤后期25
- 2. 玉红油纱条方解及现代研究25-27
- 3.创面组织愈合的病理学过程27-28
- 4.玉红油纱条对创面愈合中不同因子的影响28-31
- 4.1 玉红油纱条对IL-6 的影响28-29
- 4.2 玉红油纱条对VEGF的影响29
- 4.3 玉红油纱条对TGF-β的影响29-31
- 结语31-32
- 1.结论31
- 2.存在的问题31
- 3.展望31-32
- 参考文献32-35
- 附录一: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肉眼观察)35-36
- 附录二: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结果36-37
- 附录三: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SP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图37-40
- 附录四:不同时间点各基因RT-PCR中的扩增及溶解曲线40-42
- 附录五:实验过程照片42-43
- 附录六: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43
- 附录七: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43-44
- 文献综述 中医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44-59
- 参考文献54-59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9-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明心;沈若武;刘晓彤;李春雪;李玲;杨永华;;蜂胶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03期
2 杜逸凤;潘宁;吴冬梅;;病理性瘢痕与多种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年01期
3 杜艳萍;周国庆;李华;叶仕根;;中草药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年23期
4 周忠志;熊武;黄新灵;杨双喜;向聪莲;陈丽;;积雪草苷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及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21期
5 李龙剑;张艳;彭丽华;齐江彤;胡忠杰;高建青;;外用中药治疗皮肤创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年10期
6 张坤;丁克;;复方黄柏液对大鼠感染性创面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19期
7 孙桂芳;张晓芬;陈亚峰;奉典旭;;皮肤创面修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年18期
8 张莹雪;王蔚;袁直;;促血管生成物质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5年09期
9 冯鑫;周永梅;房德敏;;中药对伤口愈合干预作用的机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8期
10 胡露洁;杨朝东;;黄连药用价值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刚;基于“祛瘀生新”治则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干预显微外科术后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齐德清;核心蛋白聚糖对皮肤创伤再生和瘢痕愈合中胶原纤维装配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秦书香;七星丹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周勇;生肌玉红膏促进慢性下肢溃疡创面肉芽生长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彦;低盐饮食与大鼠创面愈合的相关性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钰珑;蜕皮甾酮乳膏对家兔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6 张文佳;川芎嗪注射液加快威克伤负压引流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潘斯俭;慢性缺血性创面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和增殖调控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玉红油纱条对创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