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牵引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17 22:57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手法牵引在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推拿应用的临床疗效,并以常规推拿方案作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加入手法牵引的优化推拿方案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优势,以期为本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试验条件的88例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所制定的治疗小儿斜颈的常规推拿方案。治疗组采用优化推拿方案,即在常规推拿方案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手法牵引。2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推拿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处彩超变化及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纳入时病情状况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斜颈程度、颈椎旋转、颈椎侧弯情况均有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突肌变化、肿块大小、肿块硬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治疗前后乳突肌的变化、肿块的大小和硬度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斜颈程度、乳突肌变化、颈椎旋转、颈椎侧弯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经治疗后组间分级量化比较,经秩和检验,乳突肌变化、肿块大小、肿块硬度、斜颈程度、颈椎旋转情况、颈椎侧弯情况,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65.96%,对照组总有效率39.0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推拿方案和优化推拿方案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均安全有效的,均能改善肿块型先天性肌性颈斜的症状。加入手法牵引的优化推拿方案对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症状改善优于常规推拿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图文】:
图1:推拿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试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逡逑
图2: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试验流程图逡逑2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4.1
【图文】:
图1:推拿治疗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试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书逡逑
图2: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试验流程图逡逑2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安达;张晓磊;方芳;张燕;;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0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13期
2 赵玮;宋军锋;;推拿配合蜡疗早期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53期
3 宋建辉;张一粟;;肌筋膜按摩疗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15期
4 石s,
本文编号:2631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314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