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人工智能在胃食管反流病舌诊辨证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04 11:09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舌象资料,建立以证型为分类标准的舌象图片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将不同舌色、舌苔的舌象进行客观化分类,定量分析GERD患者舌象特征与对应证型之间的关系,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开放平台训练舌诊识别模型。研究方法:在辅助光源参数稳定的光照环境中,利用Camera Raw 7.0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还原舌象真实的色彩;利用Photoshop分割舌象,去除唇、齿、面部部等干扰像素。在Lab颜色空间中,利用MATLAB R2018a分区域(舌根、舌中、舌尖、左右舌边)提取舌象量化数据L(亮度)、a(红-绿)、b(黄-蓝)。以舌色、舌苔厚度、古苔颜色为分类标准,使用SPSS 19.0对舌象图片进行系统聚类。利用聚类结果,在百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分别训练舌色、舌苔厚度、舌苔颜色识别模型。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110例,采集舌象图片328张。1各证型分布情况肝胃郁热证14人(12.73%),肝胃不和证51人(46.36%),中虚气逆证20人(18.18%),气郁痰阻证16人(14.55%),瘀滞中脘证1人(0.91%),胃阴不足证8人(7.27%)。2各区域Lab值特点L(舌中)L(舌根、舌尖),L(舌边右)L(舌边左),a(舌尖)a(舌中、舌边)a(舌根),b(舌根)b(舌中、舌边、舌尖)。3聚类分析以整体、左右舌边、舌中、舌尖的L、a值作为聚类变量,进行舌色的系统聚类,分为5类,结合树状图和专家共识适当合并,可分为“淡红舌”、“红舌”、“淡白舌”;以舌根、舌中的a值作为聚类变量,进行舌苔厚度的系统聚类,分为5类,适当合并,可分为“厚苔”、“薄苔”、“少/无苔”;将“少/无苔”舌象去除后,以舌根、舌中b值作为聚类变量,进行舌苔颜色的系统聚类,分为3类,适当合并,可分为“白苔”、“黄苔”。以上聚类结果基本符合传统舌诊结果。4人工智能识别以聚类结果为依据训练舌象识别模型。舌色识别准确率为87.0%,精确率81.7%,召回率75.7%;舌苔厚度识别准确率为88.8%,精确率92.7%,召回率76.7%;舌苔颜色识别准确率为98.9%,精确率96.9%,召回率99.3%。经过校验,舌色识别准确率为90.6%,精确率为83.6%,召回率为78.9%;舌苔厚度识别准确率为89.8%,精确率为91.8%,召回率为79.0%;舌苔颜色识别准确率为97.7%,精确率为98.7%,召回率为93.8%。结论:1通过稳定的光照环境和后期颜色校正可以较好地还原舌象色彩;2与其他颜色空间相比,Lab颜色空间更适合舌象客观化分析;3以舌象不同区域的量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分类结果和传统舌诊基本一致;4依据研究中的聚类结果,人工智能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识别舌象特征。
【图文】:

色彩感觉,色差,图像采集,颜色


图1-1.舌诊客观化研究流程图逡逑色差是指两种颜色给人色彩感觉上的差别,主要与光源条件、图像采集设备两个因由于标准光源下的光照环境目前还不能完全模拟出,不同人工光源受色温、显色性续性等因素制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色差。因此有必要对所在光照环境进行观测,进行色差校正,目前主要有硬件校正和软件校正两种方法:硬件校正是指在图像动调整白平衡,消除拍摄设备的色差问题。软件校正是指后期使用软件,根据拍摄照环境参数进行数字化修正。许家佗认为硬件校正需要根据光照环境的变化手动进,而软件校正不仅能准确地还原色彩,且临床采集更为便捷[24]。沈兰荪发现舌体颜色白色、黄色为主,在色彩空间仅分布于较小的范围,由此他提出“感兴趣色域’’这即只在以上色域范围设置回归控制点,计算回归参数。使用此方法舌色的校正精119】。逡逑.2图像去噪逡逑研宄中舌象采集难免产生很多噪声,因而很有必要对图片进行去噪,否则将对后续造成很大干扰。中值滤波作为平滑噪声最经典的方法,它是将每一像素点的灰度值某邻域窗口内的所有像素点灰度的中值。张翔认为中值滤波作为一种非线性平滑技

舌面,方法,舌体,舌根


逡逑2.2图像裁剪逡逑由于舌象图片中包含唇、齿、面部及拍摄背景等多种信息,不仅影响后期处理速度,更对客观化分类的精度造成干扰,因此有必要从原始图像中裁剪出舌体部分的图像,去除多余素。逡逑目前图像分割最常用的方法是阈值分割,即利用图像各像素点客观化数值的特征进行分逡逑类,从而达到分割目标图像的目的,但由于舌体和嘴唇颜色、亮度、纹理相似,阈值分割很易将上唇错误地归入舌体部分;虽然目前有大量研究对分割方法进行改良,但效果仍然不佳。逡逑本研究中使用Photoshop邋“快速选择工具”,利用“动作”功能,可以快速批量完成舌象分割逡逑工作。逡逑2.3区域划分逡逑关于舌面信息的提取方法,,梁浩荣[41]使用人工取点的方式,选取舌尖1处、左右舌边各处、舌苔1处进行研究,这样无法避免主观选取的误差。张兵则将全部舌面划分为舌根、舌逡逑中、舌尖、左右舌边5个区域【56]。但实际拍摄中舌体周围及舌根不可避免地产生阴影,故本逡逑研究在其基础上将范围适当缩小,分别命名:“舌边1”邋“舌边2”、“舌根”、“舌中”、逡逑“舌尖”,具体如图:逡逑/逦舌边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婧;赖虔青;高远;林平;;林平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撷菁[J];亚太传统医药;2019年06期

2 纪浩洋;孟化;;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年06期

3 王秋生;;胃食管反流病之发病机制与辩证施术[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年02期

4 安丽娟;俞永江;;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J];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9年02期

5 郑洁;;胃食管反流病[J];中国水电医学;2003年03期

6 ;郑州陇海医院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 院士团队坐阵:打造多学科协作的单病专科[J];河南医学研究;2018年21期

7 阿迪来·阿布都热西提;高峰;;胃食管反流病新型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4期

8 ;郑州陇海医院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河南医学研究;2019年02期

9 王东方;刘绍能;;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证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9年06期

10 王艳;林琳;姜柳琴;;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异常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源媛;牛丽娜;方明;余凡;尤昱斐;沈丽娟;陈吉华;;磨牙症与胃食管反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2 李建锋;谢胜;刘礼剑;黄晓燕;杨成宁;刘园园;陈广文;李娟;戴文杰;陈明冰;;谢胜教授从肺肾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撷菁[A];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3 刘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A];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郑亮;;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彩艳;;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健康教育[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游;;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认识对比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唐旭东;赵迎盼;;近二十年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的文献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尚莹莹;王宏伟;黄天生;朱生j;;从“气”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贾永兰;李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3例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10 李黎;朱生j;;胃食管反流病患病人群年龄分层研究——老年人群与中青年人群临床比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包晓凤 李惠钰;关注胃健康 携手健康人生[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闻有成;向“胃食管反流病”宣战的院士和他的团队[N];经济参考报;2019年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 于磊;经内镜治胃食管反流 疗效与风险并存[N];健康报;2019年

4 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教授 陈胜良 耳鼻喉科 徐吉 袁惠芸 整理;预防喉癌 须提防胃食管反流[N];健康报;2018年

5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永帅 马骏名老中医工作室 李学军;马骏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6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治疗胃食管反流要关注“小事”[N];健康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年轻白领更要当心胃食管反流[N];科技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朱国旺;胃食管反流病,伤害的不止是食管[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周丽;胃食管反流病人易找错诊室[N];河北日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裘炯华;胃食管反流按需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路亭;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动物模型制备与HO-1在食管和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2 孙晓红;抗胃食管反流机制及胃食管反流病非药物治疗途经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许大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胃内体积和酸分布特征及其在反流机制中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查慧;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食管动力及感觉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尚文t

本文编号:264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4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