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镇肝散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15 06:57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镇肝散瘀汤对急性脑出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治疗前后,其血肿体积情况、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评价镇肝散瘀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共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2014《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制定的脑出血内科治疗指南为指导,按照我院脑病科制定的急性脑出血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镇肝散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患者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14天的血肿体积、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并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最后,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评价“镇肝散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完成临床观察患者65例,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总脱落率为7.14%。(2)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段、平均年龄、血压、脑出血部位及伴随疾病等方面,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疗效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87%)明显优于对照组(71.8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430.05)。(4)血肿体积情况:(1)治疗第7天,两组组内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肿体积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90.01)。(2)治疗第14天,两组组内血肿体积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肿体积缩小程度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010.01)。(5)NIHSS评分情况:(1)治疗第7天,两组组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10.05)。(2)治疗14天,两组组内NIHSS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350.05)。(6)中医证候积分情况:(1)治疗第7天,两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1)。(2)治疗第14天,两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相比有差异明显(P0.01)。(7)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均变化无临床意义,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镇肝散瘀汤联合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能促进急性脑出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血肿体积缩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头痛、面红、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目赤、溲赤、便干便秘等这几个中医单项症状方面改善明显。(2)镇肝散瘀汤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恩欣;;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水电医学;2008年03期

2 张伟;;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89期

3 刘淳;;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08期

4 张才会;;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植入预见性服务的方式及效果评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19期

5 李超;;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年36期

6 许燕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患者128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1期

7 姜静;;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9期

8 宁军建;;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北方药学;2017年04期

9 张波;;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年05期

10 宋园园;;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培;刘艺;刘彩丽;王珊珊;;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2 牟歌童;孙鸿辉;;丹参类制剂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陈辉庭;;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回顾(附71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吴渝宪;;脑出血急性期的活血化瘀治疗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骆红星;;脑出血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6 任家强;邢长伟;马善军;张涛;;发挥中医优势,积极应用中医药治疗脑出血[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2017年Fukushima浦东鞍区病变研讨会及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7年

7 徐梦怡;周俊山;;脑出血急性期积极降压治疗对预后及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8 吴兴田;胡秋霞;;脑出血急性期的个体化治疗[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王丽娟;冯加纯;;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传勇;郭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中枢性高热36例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大会暨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董巧云;安全·科学·客观[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衣晓峰;针刺治疗急性脑出血机理探析[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常怡勇;脑出血为啥还用活血化瘀药[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顾维明;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闫妍;聆听2009ISC之音[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彦青;脑出血诱发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及扶正护脑胶囊对其干预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唐宇平;凝血酶及大黄对急性脑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杨仲义;熄风化痰祛瘀治疗脑出血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陈原风;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陈瑞珠;针药并用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赵佳辉;“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NSE、EAA、BDNF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孙长青;脑出血急性期脑皮层蛋白质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8 高培阳;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王蔚;脑出血急性期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嫣嫣;镇肝散瘀汤治疗急性脑出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万雅馨;针药结合治疗脑出血后癫痫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欧阳建彬;病灶对侧头电针为主治疗脑出血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赵学宇;病灶对侧头电针干预脑出血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冯琳;急性脑出血导致心脏异常改变的回顾性研究[D];西安医学院;2018年

6 臧东运;右美托咪定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显彬;大黄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沈舜燕;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9 魏东生;通腑合剂治疗痰热腑实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于善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