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脊柱整体观”自制颈部锻炼操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7:37
【摘要】: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本部分主要从不同方面对颈型颈椎病进行了文献综述。系统的查阅了关于颈型颈椎病的近期相关文献,主要从颈椎病的概述及流行病学研究、传统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中医分型、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以及目前常用的中西医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且对“脊柱整体观”进行了一定的叙述,目的是更加详细与全面的了解颈型颈椎病,为后期临床研究提供械础。第二部分:循证研究目的:对推拿与常规功能锻炼疗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循证分析。方法:检索常用的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所有推拿与功能锻炼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所有符合的文献纳入研究并进行评价,运用R语言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篇,共1047个病例进行评价,对优良率、VAS评分表、NDJ评分值、颈椎曲度及颅颈角五项指标进行分析。Meta分析表明,功能锻炼与推拿相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VAS评分表、NDI评分值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颈椎曲度变化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颅颈角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功能锻炼产生的治疗作用较为显著,功能锻炼与推拿手法相结合的方式较单纯推拿等治疗方式更能缓解颈部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第三部分:临床研究目的:基于“脊柱整体观”自制颈部功能锻炼操,对比其与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近期与远期疗效的不同,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收集75名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7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25例,单纯采用自制颈椎操锻炼治疗;B组25例,单纯使用推拿手法治疗;C组25例,自制颈椎操+推拿手法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三个时间点,运用Borden氏法测量患者X线颈椎曲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值、田中靖久颈椎评分表评判颈椎功能,上述三个指标共同评价患者不同阶段的治疗效果变化。结果:1、在各个时间点随访过程中A组脱落3名,共22名患者最终完成本研究;B组脱落患者2名,共23名患者完成本研究;C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最终共计70名患者参与本项研究。2、颈椎曲度:①治疗前与治疗后3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6月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表:①治疗前3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A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6个月,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田中靖久颈椎评分表:①治疗前3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间两两对比,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6个月,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中收集A组部分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进行观察,在治疗前与治疗后6月进行摄片对比,发现腰椎的曲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腰背部的疼痛,活动不适感明显减轻,表明本研究中基于“脊柱整体观”设计的功能锻炼操对患者的整体脊柱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1、推拿与基于“脊柱整体观”自制功能锻炼操均对颈型颈椎病有着一定作用。单纯推拿手法对于颈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操锻炼;推拿的远期疗效略劣于颈椎锻炼操,而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可以避免单一治疗方式的不足,积极去除病根,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获得更好的近期、远期疗效,从而降低颈椎病的发生率。2、基于“脊柱整体观”的颈椎锻炼操有利于颈曲与腰曲的恢复,可以从根本上解除病因,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减少脊柱疾患的复发,达到预防性治疗的效果。
【图文】:

文献,颈型,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


 ̄^逡逑图2-1改良jadad量表逡逑1.6统计分析逡逑R语言编辑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讣学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比值比OR作为疗效指标分逡逑析的统计量,连续性变量使用均数差(SMD)或者加权均数差(MD)作为疗效指标分析的统逡逑计量,并给出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邋interval,C1)。采用卡方检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检验,逡逑若异质性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怠义(PS0.1,邋1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异逡逑质性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1,I2多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发表偏逡逑倚分析:绘制漏斗图,观察其分布形态,判断上是否有潜在发表偏倚存在。逡逑2结果逡逑2.1文献检索结果逡逑通过上述检索方式初步筛选出文献404篇,将所有文献导入endnote软件,通过排除逡逑.屯M文献后剩余231篇,经阅读文章的标题与摘要后,,排除不相关文献,从而得到颈型颈逡逑椎病治疗随机研宄的文献42篇

偏倚,文献,随机对照试验,颈椎曲度


注:①有效率;②VAS;③NDT;④颈椎曲度;⑤颅颈角逡逑2.3文献偏倚分析逡逑文献偏倚分析见图2、3,纳入的15项文献研[偩λ婊哉帐匝椋渲校瓜钛性拭桢义鲜隽巳胙〔±乃婊椒ǎ任南滋峒埃Ψㄓ敕峙湟兀唬保灯南字校保雌婕巴顺鲑杌疱义戏茫ㄍ煎澹玻场ⅲ玻矗e义希遥幔睿洌铮礤澹螅澹瘢酰澹睿悖邋澹纾澹睿澹颍幔簦椋铮铄澹ǎ螅澹欤澹悖簦椋铮铄澹庳幔螅╁危眨欤欤欤欤欤欤欤欤椋恚恚恚椋恚儒义希粒欤欤铮悖幔簦椋铮铄澹悖铮睿悖澹幔欤恚澹睿翦澹ǎ螅澹欤澹悖簦椋铮铄澹猓椋幔螅╁义希拢欤椋睿洌椋睿珏澹铮驽澹穑幔颍簦椋悖椋穑幔睿簦箦澹幔睿溴澹穑澹颍螅铮睿睿澹戾澹ǎ穑澹颍妫铮颍恚幔睿悖邋澹猓椋幔螅╁澹慑义希拢欤椋睿洌椋睿珏澹铮驽澹铮酰簦悖铮恚邋澹幔螅螅澹螅螅恚澹睿翦澹ǎ洌澹簦澹悖簦椋铮铄澹猓椋幔螅╁澹慑澹у邋五危撸义希恚拢拢椋恚椋椋椋椋椋椋椋椋椋椋椋椋拢椋睿簦殄义希樱澹欤澹悖簦椋觯邋澹颍澹穑铮颍簦椋睿珏澹ǎ颍澹穑铮颍簦椋睿珏澹猓椋幔螅╁澹龋龋洛危危危危拢殄义希希簦瑁澹蝈澹猓椋幔箦澹掊义希慑危卞危卞危卞危卞义希埃ュ危玻担ュ危担埃ュ危罚担ュ危保埃埃ュ义蟇 邋Low邋risk邋of邋bias逦_邋Unclear邋risk邋of邋bias逦■邋High邋risk邋of邋bias逡逑图2-3文献偏倚评OTl逡逑I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鉴源;李倩;;药物压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年12期

2 张扬;;肢端推拿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年23期

3 刘姝含;刘美含;刘飞;;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1期

4 谢斌;李慧;傅金汉;胡天虹;;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年03期

5 赵兵德;林定坤;王羽丰;杨冬辉;;青年颈型颈椎病发病特点及诊治策略[J];新中医;2017年07期

6 谢小红;叶雅欣;;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5年02期

7 林定华;;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J];人人健康;2016年22期

8 李红蕾;;医疗体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7年04期

9 廖柏成;;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年06期

10 孟庆良;郭会卿;郑福增;谷慧敏;杜旭召;周子朋;王振;;脊得舒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52例[J];中医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铁周;宋永伟;郭艳幸;;优值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雪;罗汉华;宁飞鹏;林定坤;苏国义;赵兵德;高强;黄少敏;;颈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伟;;按压弹拨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艳幸;赵庆安;张媛;章奕;;颈型颈椎病的分型与治疗[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文俊;;颈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的发展现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王石;王珏;;针法手法精炼组合治疗颈型颈椎病200例临床观察[A];全国第六届骨科微创手术与多种针刀手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陈大为;孙凌蓉;;综合疗法治疗30例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震;李普光;唐东昕;张军;孙树椿;;红外热像术研究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川雄;邱玲;张吉;张敏;郑旭;何流;;牵引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中医防治疼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张玉辉;张颖;;体外冲击波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A];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二届骨科康复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仁福钟;何谓颈型颈椎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舒翼;脐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刘彩芝;针刺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郭淑环;颈三针配合麦粒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曾淑芬(Tsang Shuk Fan);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张汗;基于《金匮》燠土胜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于栋;手法松解胸锁乳突肌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相关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7 武震;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及颈后肌群受长期应力作用的相关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袁锋;针刺从心胆论治颈型颈椎病及对颈部软组织张力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傅惠兰;腹针配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赵忠民;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与软组织的变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琛琳;基于“脊柱整体观”自制颈部锻炼操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殷磊;电动砭术改善颈型颈椎病疼痛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宫妍;中药塌渍结合红外线照射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护理效果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廖妍羚;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伍玉文;“通元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李文坚;平衡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鄞文豪;痧点刺络拔罐结合推拿治疗血瘀型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胡婷;岐黄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许辉;“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马思瑶;弧刃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4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4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