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不同频率电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刺疗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5 23:15
【摘要】:1.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便是肥胖,肥胖形式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不仅是PCOS的常见症状,也是引发PCOS的常见诱因,是PCOS患者月经失调的主要原因。肥胖型PCOS为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种,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尚无可完全治愈的方法,且治疗后复发率高,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目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肥胖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和情绪改善的差异,评价2Hz及2/100Hz电针对肥胖型PCOS针刺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肥胖型PCOS电针频率的选择提供参考。3.方法实验方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代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30例肥胖型PCOS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的情况。治疗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两组,以经络辨证法为主,采用通调带脉,选取双侧肾俞、次毼、带脉、天枢、大横、归来、足临泣、外关、丰隆及中脘、中极进行针刺治疗,根据穴位选择针具及针刺深度。患者俯卧位取腰骶部腧穴平刺,不留针,转为仰卧位取腹部及远端腧穴。针刺得气后,双侧带脉接电针负极,双侧天枢接正极,连接英迪牌脉冲针灸治疗仪,左右各接一组,第1组的频率为2Hz,第2组的频率为2/100Hz,电针的强度以患者腹部肌肉有节律性收缩或针柄轻微颤动为度,留针20分钟。每周治疗三次,治疗时间三个月。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清AMH水平的采集,测量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腰围、臀围等肥胖相关指标,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Chi-PCOSQ)、Zung抑郁量表及Zung焦虑量表评分,并根据结果评价2Hz和2/100Hz电针对肥胖型PCOS针刺疗效的影响。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4.结果本研究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30例肥胖型PCOS患者,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按时配合完成针刺治疗及观察指标检测,无剔除、脱落病例,无明显不良反应。4.1频率1组(2Hz组)和频率2组(2/100Hz组)治疗前后参数比较4.1.1对频率1组(2Hz组)和频率2组(2/100Hz组)治疗前后的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经通调带脉针刺加电针2Hz或2/100Hz治疗后AM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4.1.2对频率1组(2Hz组)和频率2组(2/100Hz组)肥胖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经通调带脉针刺加电针2Hz或2/100Hz治疗后体重、腰围、臀围、BMI、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4.1.3对频率1组(2Hz组)治疗前后的Chi-PCOSQ各维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经通调带脉针刺加电针2Hz治疗后患者在多毛、痤疮、体质量、不孕、情绪、月经伴随症状、月经预测性症状七个维度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频率2组(2/100Hz组)治疗前后的Chi-PCOSQ各维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经通调带脉针刺加电针2/100Hz治疗后患者在痤疮维度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多毛、体质量、不孕、情绪、月经伴随症状、月经预测性症状六个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4.1.4对频率1组(2Hz组)和频率2组(2/100Hz组)治疗前后的Zung焦虑和Zung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经通调带脉针刺加电针2Hz或2/100Hz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4.2频率1组和2组疗效比较4.2.1比较频率1组(2Hz)治疗前后与频率2组(2/100Hz)治疗前后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治疗肥胖型PCOS的频率不影响血清AMH,电针治疗肥胖型PCOS的频率对肥胖型PCOS的治疗无影响。4.2.2将频率1、2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体重差值、腰围差值、臀围差值、BMI差值、WHR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4.2.3对频率1组治疗后与频率2组治疗后Chi-PCOSQ各维度评分、Zung抑郁量表、Zung焦虑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多毛、痤疮、体重、不孕、情绪、月经伴随症状及预测性月经症状、Zung抑郁、Zung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5.结论电针治疗后,患者血清AMH水平、肥胖相关指标(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较入组时均减低,针灸加电针治疗能够改善肥胖型PCOS卵巢功能及能够减重,但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无改善。2Hz和2/100Hz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体重以及心理因素影响无差异,两种电针频率对于肥胖型PCOS的针刺疗效无明显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英;;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68期

2 王晓燕;;一起了解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护理要点[J];人人健康;2019年16期

3 李洪芬;;多囊卵巢综合征知多少?[J];人人健康;2019年16期

4 刘蕾;郭志利;;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08期

5 陈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的具体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3期

6 李昕;;多囊卵巢综合征心理问题及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年03期

7 王雪;赵敏;连小龙;刘景楠;韩涛;;不同方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实验研究概述[J];山西中医;2019年03期

8 宋传鹏;李天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08期

9 梁叶萌;黄礼云;;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诊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30期

10 雷少华;刘丽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敏;;“多囊卵巢综合征”无需谈之色变[A];广州市第十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6年

2 戴蓓蓓;周毓青;张珏华;邱冬;赵蔚;;不同临床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三维超声特征分析[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贾莉婷;荣守华;李肖甫;孙琳;;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管群;曲军卫;吴效科;王勇;侯丽辉;曲军卫;王勇;许培;金佳丽;;不同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代谢的差异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淑云;;多囊卵巢综合征[A];贵州省生殖医学与遗传学分会2010年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立业;刘娟;孙博;毛璇;胡卫红;颜贤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浆代谢变化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高玲玲;张园;崔毓桂;刘嘉茵;;脂连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的荟萃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建英;;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9 朱依敏;;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进展[A];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姚瑶;胡永芳;;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药学监护[A];第三届全国妇产科药学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蔡氏妇科分基地;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N];上海中医药报;2019年

2 孔静;多囊卵巢综合征令“女人味”打折扣[N];中国人口报;2019年

3 记者 衣晓峰;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有新思路[N];健康报;2018年

4 沈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策略[N];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

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俞瑾;以“女性生命网络调控观”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6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傅晓英;数据在左 逻辑在右[N];健康报;2017年

7 河南中医药大学 谢文英;保胎汤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继发不孕体会[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8 北京朝阳医院 刘姗 李媛 特约记者 杨舒玲 整理;如何帮“多囊”女性怀上宝宝[N];健康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陈京京;对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缓解不孕不育[N];健康报;2017年

10 通讯员 衣晓峰 陈京京 记者 李丽云;两项重大成果破解多囊卵巢综合征难题[N];科技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庆军;多囊卵巢综合征共病情绪障碍的内分泌代谢特点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年

2 王颖;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意;miRNA-320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4 黄纯慧;加味苍附导痰汤联合优思明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杨月莲;肠道菌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6 林圣朝(Scott Ling);加味五苓散联合针灸对肾虚痰瘀型多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李冲;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7年

8 刘艳巧;刘润侠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石玉华;中国人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因素系列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10 桑霞;疏肝泻火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应红;运动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抗苗勒激素及其Ⅱ型受体蛋白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2 刘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及相关临床干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倪霓;人体尿液中几种新兴污染物的检测及其与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关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4 高四书;维生素D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5 刘迪;张文红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总结[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赵英慧;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冯骋骋;刘喜明教授治疗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异常的临床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邢雅雯;针药结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富小菲;不同频率电针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针刺疗效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高悦;基于窠囊理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5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5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