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痤疮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16 18:16
【摘要】:目的:痤疮因其发病率高、损美性强,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副作用大,亟需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治疗痤疮上具有显著优势。医宗金鉴中载有多个治疗痤疮、痈疖等外科疾病的方剂,其中五味消毒饮是代表方剂之一,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故本研究拟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评价五味消毒饮加味对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的具体疗效;并设计Meta分析研究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中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的疗效,为临床应用五味消毒饮寻找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对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的皮损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总疗程为28天,治疗组予五味消毒饮加味配方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丹参酮胶囊口服,观察矢点为第0、14、28天,每次访视均记录患者皮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严格记录不良事件,进行脱落、剔除评估,最后统计分析年龄、性别、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相关数据。Meta分析:根据检索词于不同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根据前期制定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双人背对背分别于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将检索结果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对最终入选的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提取作者、研究时间、干预方式、疗效等相关数据资料,录入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临床研究:纳入的59例受试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分别经过28天的干预治疗后,其皮损状态较前改善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总评分,随着治疗进行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皮损改善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医证候评分及整体疗效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观察期间,脱落1例,无剔除病例,无不良反应报告。Meta分析:根据检索策略检索出相关文献328篇,删除重复后得到文献128篇,初筛后得到文献51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数为9篇。其中试验组均为五味消毒饮,对照组中有中成药2篇,西医常规治疗7篇,如甲硝唑、异维A酸、四环素、头孢氨苄等。纳入9篇文献均仅提及随机字样,未明确描述随机方法、随机隐藏方法和盲法使用情况,纳入文献存在一定偏倚。结论及意义:1.五味消毒饮加味可有效改善湿热蕴结型痤疮患者的皮损状态,以及湿热蕴结证的中医证候评分指标,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酮胶囊。2.Meta分析研究显示,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综上,五味消毒饮可有效改善痤疮患者皮损状态,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及外用西药,为临床应用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提供了临床数据支持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图文】:

性别分布,积分,前积


计结果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的平均评分分别为26.邋95±6.邋52、25.邋78±5.邋74分,逡逑经过治疗后,于第28天记录的皮损平均评分分别为9.邋89土4.邋30、10.邋92土5.邋06分,较逡逑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皮损评分情况如表1-2、图1-2所示。逡逑表1-2皮损积分对比逡逑组别逦样本里逦疗前积分逦疗后积分逦P逡逑治疗组逦30逦26.95±6.52逦9.89±4.30逦0.000逡逑对照组逦29逦25.78±5.74逦10.92±5.06逦0.000逡逑30逡逑25逡逑20逡逑10邋、逡逑5逡逑0逡逑疗前积分逦疗后积分逡逑一?一治疗组一*一对照组逡逑图1邋-邋2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图逡逑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者皮损评分进行比较,采用等级资料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逡逑检验方法,U=368.00,W=803.00,Z=-1.328,,P=0.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逡逑33逡逑

治疗前后,积分


逦对照组逡逑■男■女逡逑图1邋1受试者性别分布图逡逑3.邋3.邋2治疗前后评分统计结果逡逑3.邋3.邋2.邋1治疗前后受试者皮损评分统计结果逡逑本研究分别对入组前、治疗14天、治疗28天的患者皮损情况进行了评分记录,根据统逡逑计结果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的平均评分分别为26.邋95±6.邋52、25.邋78±5.邋74分,逡逑经过治疗后,于第28天记录的皮损平均评分分别为9.邋89土4.邋30、10.邋92土5.邋06分,较逡逑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皮损评分情况如表1-2、图1-2所示。逡逑表1-2皮损积分对比逡逑组别逦样本里逦疗前积分逦疗后积分逦P逡逑治疗组逦30逦26.95±6.52逦9.89±4.30逦0.000逡逑对照组逦29逦25.78±5.74逦10.92±5.06逦0.000逡逑30逡逑25逡逑20逡逑10邋、逡逑5逡逑0逡逑疗前积分逦疗后积分逡逑一?一治疗组一*一对照组逡逑图1邋-邋2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图逡逑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患者皮损评分进行比较,采用等级资料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逡逑检验方法,U=368.00,W=803.00,Z=-1.328,P=0.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逡逑3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盼;宋业强;;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火针疗法治疗痤疮9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年09期

2 杨勇;;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5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3 江应政;;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6期

4 陈仲根;刘家凤;;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9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4期

5 张文炳;五味消毒饮新用[J];光明中医;2001年06期

6 刘福官;五味消毒饮为主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3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年04期

7 周一祥;;五味消毒饮新用[J];中医函授通讯;1987年06期

8 陈华;;五味消毒饮在内科病中的运用[J];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05期

9 郑元诚;五味消毒饮的临床活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0 刘胜利;五味消毒饮治疗肾脏疾病举隅[J];四川中医;198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川宏;;五味消毒饮在眼科临床的应用[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2 覃善光;;五味消毒饮的临床运用[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蔡建成;杨美珍;;雷雄酊剂合五味消毒饮治疗带状疱疹68例[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春雷;李忠新;李瑜珍;蓝志明;曾学辉;;五味消毒饮联合红霉素对MRSA生物膜作用的初步研究[A];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麻文兴;;五味消毒饮加味为主治疗阴囊丹毒18例疗效观察[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郑文豪;唐海燕;王思平;;二陈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1例[A];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7 袁维;;五味消毒饮治疗产后发热的护理体会[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8 王玲;郑群坚;;加减五味消毒饮外洗治疗婴儿湿疹96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9 严双岚;;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护理[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淑兵;张太阳;;五味消毒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70例临床分析[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宇俊;五味消毒饮[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陕西 赵沛浩;五味消毒饮治病二则[N];民族医药报;2001年

3 河南洛阳市中铁十五局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包佐义;五味消毒饮 善治皮肤病[N];大众卫生报;2009年

4 李子云;五味消毒饮新用二例[N];民族医药报;2001年

5 阮闻;从“五味消毒饮”到“金叶败毒颗粒”[N];医药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凇;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痤疮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张宇;五味消毒饮分散片及滴丸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3 麻清;五味消毒饮加味保留灌肠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闫素;清热通腑法治疗脓毒症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黄水仙;细菌感染与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及五味消毒饮的干预作用[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6 陈振宙;五味消毒饮纱条外用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芦亚君;中药逆转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许志庆;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反应疗效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廖肇山;五味消毒饮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热毒炽盛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毕超;五味消毒饮预防治疗普外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7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7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